改變芯片史的3個華人

嘉賓商學 2024-05-17 11:12:06

在美國,IC被戲稱爲Indian + Chinese。

搞軟件的,谷歌母公司CEO皮查伊、微軟CEO納德拉、推特前CEO阿格拉瓦爾、Adobe CEO納拉延,都是印度裔;搞芯片的,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AMD CEO蘇姿豐、台積電(美資占股比最高)創始人張忠謀,又都是華人。

再往前,90年代帶領英特爾逆天改命的微處理器事業部總經理虞有澄,是華人;曾跟英偉達齊名、後來被AMD收購的顯卡大戶ATI創始人何國源,還是華人。據統計,全球10大芯片設計公司,華人操盤的有8家。

老黃、蘇媽當下很火,但值得銘記的芯片華人精英還有很多。今天就帶你認識下改變芯片曆史的3個華人。

第一個,是25歲就當上高通副總裁的天才少年鄒求真。

鄒求真擁有天才基因,他爸爸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少年大學生,還在麻省理工當過教授。

他更是四年級學習高中數學,六年級搞定高中英語。高中不用讀,三個月學完三年課程,考上東南大學少年班,總成績還是第一。

1992年,鄒求真18歲,別人在准備高考,他卻保送斯坦福讀研了。僅用8個半月,他就拿下電子工程碩士學位,進入高通做工程師,負責研發新一代通信技術CDMA。

當時歐美通信行業處在2G時代,TDMA技術是主流,而高通選擇了CDMA,從1989年就到處推廣,說CDMA網絡容量比TDMA大四十倍,一定更有前途。

但是市場並不買賬,官方協會也不搭理,畢竟你這技術還不成熟,信號不穩,而TDMA技術拿來就能用,省心省力。

鄒求真所在團隊的任務,就是把CDMA做成成熟穩定的産品,得到官方協會認可,拿到標准執照。

這塊高通啃了3年都沒啃下來的硬骨頭,鄒求真幾個月就拿下了,當年就被美國電信工業協會采納,成爲行業標准。鄒求真也從工程師升爲總負責人,帶領高通在8年裏推出8代新産品,把愛立信、思科等巨頭遠遠甩下。

到1999年,3G來臨,對通信網絡容量的要求大幅膨脹,CDMA的春天到了。高通手裏有大量技術和專利,大發橫財。鄒求真也正式升任副總裁,那年,他才25歲。

到4G、5G時代,智能手機普及,高通繼續稱霸,骁龍芯片給誰首發,誰就能占得先機,不給誰用,誰大概率就會斷炊。

能有如此地位,鄒求真打下的基礎功不可沒。

說完高通,再來看博通。論市值,博通是高通的3倍;論利潤,是高通的2倍。

如果說高通是手機王者,那博通就是通信大神,連華爲基站都要用他家的芯片。

博通能這麽牛,離不開我們要說的第二個華人,陳福陽。

1971年,18歲的窮小子陳福陽拿到麻省理工的獎學金,開始逆天改命。

跟技術流的鄒求真不同,陳福陽拿下機械工程學位後,又去哈佛讀了MBA。然後做過風投、管過財務,曾是百事可樂的高級財務主管。

所以陳福陽的長項不是技術,而是資本。

2005年,有財團買下惠普的芯片業務,取名安華高,邀請陳福陽做CEO。

對于這麽一位半路出家的,芯片圈兒不太看得上他,你懂GPRS嗎(通用分組無線業務,一種移動通信技術),你懂EDGE嗎(增強數據速率的GSM演進技術)。

陳福陽說:我不懂技術,但我懂賺錢。

他上來就把不賺錢的業務全賣掉,留下的部門也有苛刻的利潤指標,三次不達標,就把整個部門賣掉。這麽幹肯定不得人心,但真的很得利潤。

2006年,他剛上任時,安華高虧損2.3億美元,到2010年,利潤達到4.2億美元,還順利上市。

陳福陽認爲芯片産業已經成熟,接下來要通過並購做垂直整合。有了資本市場撐腰,他徹底化身芯片大鳄。

2013年4月,66億美元收購存儲芯片巨頭LSI;2015年5月,370億美元蛇吞象拿下博通,這是當時芯片行業最大的收購案;然後准備1300億美元拿下高通,要不是被政府攔下,高通早就走進曆史了。

陳福陽最大一筆並購發生在去年11月,以690億美元拿下虛擬軟件服務商VMware。

陳福陽一路買買買,博通一路漲漲漲,2009年,博通股價12美元上下,如今已經漲到1300美元左右。

陳福陽選並購對象,最看重業務協同,不買好的,只買合適的。比如690億美元拿下VMware,可以補充博通軟件的不足,實現“軟硬一體”。

現年70多歲的陳福陽依然掌管著博通,依然影響著芯片的曆史。

說完芯片大鳄,最後來認識一位芯片天使,中國最重要的芯片天使投資人之一,陳立武。

雖然生于馬來西亞,學于新加坡,創業于美國,但陳立武卻對中國項目最感興趣,他的華登國際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風投之一。90年代末,當時處在金融危機,是資本寒冬,他卻投了中芯國際、華潤上華、安凱科技、兆易創新等芯片公司。

30年多來,陳立武投了近200家芯片初創企業,從上遊的設計、設備到制造,再到下遊的系統應用無所不包,而且大部分位于中國,可以說是點燃了中國芯片火種的人。

另外,陳立武還是全球三大芯片設計軟件龍頭之一的Cadence(铿騰電子)掌門人。

2009年Cadence受金融危機影響,業務縮水,産品力下滑,被客戶嫌棄,說只想給他們打F分,作爲投資人的陳立武臨危受命,接下CEO職務,他原本只打算代管三個月,物色好人選就交棒。沒想到,這一代管就是十多年。

跟陳福陽一樣,陳立武也是個外行。但他沒像陳福陽那樣強勢改革,而是召集員工,邀請他們提建議。他的理念是重建企業文化,而不是粗暴地對業務大拆大建。

比如他鼓勵員工彙報時先說不足,再說亮點。你也不用擔心說不足會挨罵,他想聽的是你爲解決錯誤做出過什麽努力。

在他的溫和改造下,Cadence慢慢緩過勁來,重回行業頭部,現在已是800億美元的巨頭,是他剛接手時的一百多倍。

一張華人點名冊,大半部芯片發展史。芯片技術的叠代遠未結束,華人的智慧光芒仍在散發。

出品 | 嘉賓商學

0 阅读:0

嘉賓商學

簡介:商界引領者的黃埔軍校,是中國唯一的全案例學習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