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合肥家庭主婦改學畫畫,3年一朝成名,實現理想從來不晚!

新Sky 2024-05-10 23:01:19

畫家陳丹青說,孫瑤瑤的畫讓他“吃醋”,有著職業畫家無可比擬的潑辣生猛的“感覺”與驚人的生命力。

01藝術的種子萌芽梵高說:“我夢想著繪畫,我畫著我的夢想”。

少年時期的孫瑤瑤孫瑤瑤心中那顆關于畫畫的種子很早就已經種下。因爲爸爸在縣戲班子拉主胡,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二胡了。上中學時,她就讀于安徽黃梅戲學校讀戲音專業,每日的生活,就是獨自一人一遍又一遍地練琴。孫瑤瑤很小的時候,看見別的小朋友背著畫夾出去畫畫,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還用T恤做了一些設計,很是羨慕。

少年時期的孫瑤瑤雖然大學畢業後,她被安排在藝術劇院,但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她就一直很忙,幾乎沒有 再工作過。從兒子出生開始,一直到她讀完大學,這二十多年來,她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照顧孩子上。“每天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完全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心裏有一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這種向往自由的心情一直伴隨著她,直到有一天,她開始嘗試學習畫畫。

02開始嘗試學習畫畫兒子讀高中後,不需要接送了,空余的時間一下子多了起來。孫瑤瑤很快在網上找到一家成人畫室,約了一節試聽課。在此之前她完全沒有畫過畫,“哪怕素描都沒有學過”,但畫室給了很大的自由度,讓她可以直接開始畫油畫。第一節課她選擇了一幅莫奈的風景畫,平靜的湖面和遠山,意境悠然,湖邊大樹的枝條在風中搖曳,很美的景致,但卻無從下手。老師先演示了樹的畫法,看著奇迹在老師的筆下一點點發生,孫瑤瑤激動地完成了余下的部分。完成後她盯著這幅畫看了好久,“這可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幅油畫啊!原來畫畫帶來的幸福感是這麽簡單又強烈。”她說。

從那時起,她就“上瘾”了,一周至少要去兩趟畫室,大家都叫她“勤奮的瑤瑤”。兒子出國後,她去加拿大陪讀,也是在附近的一家畫室裏練手,但因爲疫情原因,畫室暫時關閉,她所租的房子又太小,畫起來也不太方便,于是就在網上購買了本子和彩色鉛筆,開始嘗試在紙上畫。

創作中的孫瑤瑤‍雖然已經46歲了,但是孫瑤瑤對藝術的熱愛卻沒有減弱。她利用空閑的時候上了一些畫畫的班,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從她的畫中,我們能感受到她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尋。鮮豔的顔色和充滿活力的線條,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這些畫作不僅展示了她豐富的內心世界,也讓她成爲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藝術人物。03“我的時間都在畫裏”

在各種意義上,孫瑤瑤都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但爲了畫畫,她主動聯系上30多年都沒有聯系過的老同學朱春林。因爲那是她唯一知道在藝術領域的老師——當年他考到了中央美院油畫系,現在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做油畫院的院長。“他從最開始就很鼓勵我,跟我說你畫得非常好,要堅持畫下去。”朱春林的鼓勵給了她很大的信心,就這樣每天畫一幅,直到回國前,一下子畫了一百多張。

孫瑤瑤曾經說過,她在戲劇學院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由于當時的社會風氣,她並沒有被錄取。從她的話裏可以聽得出來,她對自己的“讀書不多”感到惋惜,但沒想到,在繪畫方面,卻得到了如此之多的意外之喜。2021年,48歲、非專業的她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研修班錄取。“我真的沒有想到他們願意收我,特別開心。那一年裏我是我們班畫得最多的,每天都畫到師傅拿著電筒來趕人了才肯走。”

油畫院修複室的邰武旗老師還將她的畫拿給了陳丹青看,陳丹青對她作品中的“感覺”和極具生命力的能量贊不絕口,甚至還臨摹了一張。時至今日回想,孫瑤瑤依舊覺得不敢相信。“畫畫帶給了我太多驚喜和幸福感,我特別感激。”04發現生活中孤獨卻溫暖的瞬間

孤獨感似乎貫穿著孫瑤瑤人生的各個階段——小時候一個人獨自練琴,婚後因爲和朋友出去時總是掃興地要提前回家帶孩子,也逐漸退出了各種聚會。但她選擇溫暖地擁抱了這種孤獨。“不用和人社交也挺好的,我好像更喜歡大自然裏的東西。”

兒時沒有小夥伴一起玩,她就很喜歡去家對面的公園,自己在那裏摘野花、觀察蜻蜓、跟螞蟻玩。開始畫畫後,也就自然而然地開始記錄自然中那些微小的細節、簡單的愉悅:金色麥田裏 兩只鴨子正在戲水,遠處的農家升起炊煙;從公園裏拾來的野花,精心點綴後成了畫布上 和諧的黃白相間;在集市上看到那些角落裏沒有人要的、形態各異的小南瓜,她像寶貝一樣買回家畫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逐漸長大並開始獨立生活,他們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事業。而她的丈夫則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職業生涯中。她選擇了一條與衆不同的道路——繪畫。在這個家庭裏,每個人都忙碌著,各自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當我好奇地詢問她是否想念孩子,她坦言:“自然是會想的。但我認爲,大家應該專注于自己最熱愛的事情,這樣才能收獲更多的滿足感。而且保持適當的距離也讓我們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的空間。”

她非常享受這份孤獨。它教會了她如何獨處,如何用畫筆去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以及如何在沒有外界幹擾的環境中尋找創作的靈感。這種純粹的自我探索,對她來說是一種寶貴的經曆。

創作中的孫瑤瑤

05

藝術界嶄露頭角如今4年過去,孫瑤瑤已經辦了兩場個展,好評如潮。

她就如她畫裏一樣的質樸、純淨,一襲黑色長裙,不加任何矯飾,不好意思地談起她爲個展開幕特意買了100多元的珍珠耳環,最後卻還是覺得不合適而摘了。“畫畫讓我像是重新活了一次,我想用我的余生去做我喜歡的事。”

盡管已經辦了兩次個展,孫瑤瑤覺得自己並不是“畫家”,只是一個“很愛畫畫的人”。在工作室裏還有不少畫從未展出過,大多是比較早期的作品。“很多人都覺得我太吃虧了,幾十年在家裏帶孩子,也沒有了自己的事業,我不這麽覺得。爲家庭、爲孩子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我其實得到了很多快樂,也和他共同成長了,我不後悔。”

“但是現在我想花更多的時間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人生其實很短,我要抓緊時間,我覺得 我現在還來得及。畫畫給我一種像是重生的感覺。”

06純淨 直接 真摯

純淨、直接、真摯,這是大家看孫瑤瑤的畫時最直觀的感受。

有人說從她的畫中能看到多伊格與霍克尼的影子,其實孫瑤瑤並不知道這兩位畫家,也從未見過他們的作品,只是在氣息上恰好相似而已。

這樣的繪畫往往會讓人和美術史上的某位大師對應起來,誇其爲某某第二,這無疑是捧殺。

畫畫的過程有時會痛苦,沮喪,迷茫,寫生也完全沒有想像中那樣輕松,需要付出你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我希望這些荊棘最終可以開出白色的花,那樣的話,這些痛苦的掙紮就像是分娩中的陣痛,痛苦之後會有歡樂的結果。” 孫瑤瑤說。她的風景畫,簡單的構圖,一切正當好,每個部分塗抹了既不是想象,也不是寫實的色彩。

畢加索曾說:"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近現代很多大師都是素人,比如後印象派大師凡高、高更都是半道出家,塞尚也未受過系統的學院訓練,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巴爾蒂斯也是自學成才,他們卻成爲現代繪畫的先驅。通常學界將從未受過正規專業訓練的人歸爲素人,素人最大的好處是不受任何規條的限制,完全出于本能與直覺,隨心隨意而動,沒有章法,自由自在。素人不分年齡,但普遍有兒童畫傾向,赤子之心是很多畫家終其一生努力追求的境界。

孫瑤瑤畫畫很努力很專注,在繪畫中體會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滿足。她的畫直截了當從不拖泥帶水,一氣呵成,讓人看了過瘾。

一個藝術家的成長需要從直覺到自覺再回歸直覺,如何踏上進步的階梯,其中的曆煉自然不可少。顯然,這位“業余畫家”學不會學院式風景寫生,但她知道怎樣組織一幅畫,讓這幅畫“好看”。

0 阅读:27

新Sky

簡介:喜歡請關注【新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