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褚書記的錢包?

今西安 2024-04-28 10:36:37
落馬整整一年後,陝西韓城市委原書記褚錦鋒在最近幾天突然又被熱搜推上了前台。

2023年3月16日,陝西省紀委監委官網“秦風網”發布通報:陝西省果業中心黨委書記、韓城市委原書記褚錦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陝西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位褚書記,論級別在如今遍地“老虎”的官場,也就算個小蒼蠅,但由于不久前陝西省紀委監委披露其貪腐細節的文中,一句“集政治蛻變、經濟貪婪于一身的腐敗典型”的“高規格”評價,讓他瞬間出圈,一下混出了比諸多“大魚”都高的關注度。褚錦鋒于去年3月中旬被查(圖:秦風網)關于褚錦鋒的違紀細節,除了一般落馬官員的通報中都會出現的“嚴重違紀違法”、“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缺失”之外,還有一個“結交政治騙子”。據透露:褚錦鋒在韓城任市委書記期間,被騙了500萬。

秀啊,太秀了。

01據陝西省紀委監委官網2024年4月發文披露:2018年4月起,褚錦鋒升任韓城市委書記。當年7月在北京,韓城當地一企業老板向褚錦鋒引薦了一個人。此人自稱“在中央某機關工作”、“認識大領導”、“可以爲褚錦鋒職務晉升上提供幫助”。

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職務晉升”在政壇永遠是不會過時的香饽饽,對官員的誘惑極大,褚書記也不能免俗。雙方很快就打得火熱,甚至一度發展到了彼此稱兄道弟的程度。褚錦鋒(圖:中國新聞周刊)從2018年8月起,此人便以所謂“活動費”爲名目,數次向褚錦鋒索要超過500萬元的巨款。褚錦鋒有求必應,來者不拒——當然,他自己是不會掏腰包的,這筆錢大部分來自于挪用韓城市某市屬國有企業的公款,小部分來自另一位曾在韓城承攬過綠化工程的私人老板的口袋。不僅如此,褚書記還利用職務之便,違規授意組織部門僞造入黨申請書的日期、職務等,將引薦人和出資人都發展爲預備黨員,甚至給這個騙子的女兒在韓城安排了工作。

褚錦鋒身爲領導幹部,理論上應該什麽樣的場面沒見過,居然能幼稚至此,輕易就被人騙走了幾百萬。這一波啊,還真不是敵人太狡猾,就是我軍自己太無能。官員從政最硬的倚仗,不是貴人而是規章;官員立身最大的圈子,不是個體而是人民。也不知這點政治常識和鑒別能力都沒有的他,是怎麽坐到這麽高的位子上的。

2020年8月,那位“認識大領導的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在北京被警方抓獲,一年後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褚書記心心念念的那塊“職務晉升”的大餅,到頭來都馊了他也沒能吃到嘴裏。

畫的餅落了空,欠的錢還是得還,褚書記彌補挪用公款的手法毫無新意,就是最老套的“拆東牆補西牆”,一邊向西安某商業運營公司法定代表人索要了430萬,一邊“忍痛”拿出了自己之前收受他人的300萬。同時還不忘幫自己“洗白”:在2021年時,他先後兩次“主動”向陝西省紀委監委說明情況,聲稱自己與此人交往,是“爲韓城光電産業爭取資金”、“二人並無經濟往來”。

褚錦鋒被中紀委點名“盲目舉債、鋪攤子上項目”

(圖:中紀委國家監委官網)

褚書記傻,紀委可不傻,他拙劣的謊言很快就被戳破了。2023年3月中旬,褚錦鋒被官宣落馬。同年9月,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痛批褚錦鋒“盲目舉債,鋪攤子上項目,産生巨額政府性債務”,將其列爲“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起訴。

今年4月,陝西省紀委監委又發文曝光:褚錦鋒自2016年上任韓城市長,就不顧當地財政實際承載能力,嚴重脫離發展實際,盲目上馬大量項目,將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抛之腦後,甚至不惜違紀違法,以犧牲長遠利益換取短期利益。僅一個“黃河生態漁業示範基地”項目,就造成高達1.1個億的國有資産損失,給當地留下極其沉重的包袱。

如今,褚錦鋒已經落馬,未來如何,法律必將給出公正的裁決。只是苦了韓城的老百姓,還得給他整活出來的這麽一個巨大的財政黑洞還債。

褚錦鋒被查後,寫了一份洋洋灑灑的“忏悔書”,稱:“作爲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黨員、主政一方的市委書記,盲目結交‘政治騙子’,稱兄道弟、跑官買官,確實匪夷所思,連我自己回過頭來都百思不得其解,但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我跑官被騙的事情敗露之後,整日惶惶不安,知道自己已是釜底遊魚,事業即將終結。我時常在夢中驚醒,在黑暗中哭泣,血壓飙升,整個人失了形,就像掉入了井中的困獸,無力掙紮。”

晚了!汽車撞牆了你知道拐了;股票漲了你知道買了;大鼻涕流嘴裏你知道甩了;犯錯誤判刑了,你知道悔改了?

022024年4月23日下午3點,四川泸州江陽區法院第十審判庭結束了一場持續5個半小時的、因一起詐騙案引發的合同糾紛案的庭審。

這起民事訴訟案很特別:被告有三位,騰訊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財付通、互聯網巨頭網易、以及一位81歲的老人童某榮;而原告多達29位,均爲個人。這些原告幾乎都和一個叫“童敏”的人有關系,其中包括她的親戚、同學、朋友,甚至還有她的母親。那位名列被告的童某榮,則是童敏的父親。童敏(圖:封面新聞)太長不看版就是:童敏的媽媽聯合一衆親朋好友,把童敏的爸爸告上了法庭。而本案真正意義上的被告人童敏,已經死了快3年了。

這起堪稱三觀粉碎機的案件最早可以上溯至2017年,時任四川省泸州市合江縣天立國際學校小學段校長的童敏,利用其校長身份以及從教多年在當地積攢下的良好口碑,對外宣稱“可入股天立幼兒園、天立培訓學校或天立後勤配送公司”,以“高額回報”爲誘餌,連續四年詐騙學生家長、親朋好友以及學校教職工等人的財物,涉案金額總計超過5000萬元之巨。

更令人瞠目的是:有5000萬在手,童校長既不住豪宅,也沒買豪車,而是把這些錢全砸在了網易旗下的一款網遊《大唐無雙》裏。這5000萬,幫童敏在虛擬世界裏立起了小有名氣的“才貌雙全白富美”人設,這個人設的背後,則是無數人辛辛苦苦攢了半輩子甚至一輩子的家底:

童敏母親賣房給自己留的120萬養老錢;

童敏身患癌症的舅舅的30萬手術費;

童敏兩個妹妹近300萬的存款。

......

一直到2021年5月31日,才漸漸有受害者意識到了問題並報警。6月7日,泸州市公安局江陽區分局認爲“確有犯罪事實發生”,對童敏涉嫌合同詐騙立案偵查。而童敏騙錢時臉不變色心不跳,卻沒有膽量收拾自己造成的爛攤子,還沒等警察上門,就投江自殺了。

童敏作爲犯罪嫌疑人被確認死亡後,案件也就變成了“死案”,當地警方隨即按照相關規定,宣布撤案。

泸州市公安局江陽區分局開具的《撤銷案件決定書》

(圖:封面新聞)

警方的做法合規合法,但對于那些幾乎被騙空家底的受害者,這樣的結果是完全無法接受的。童敏死後,她的個人賬戶上只剩下幾十萬元,根本填不滿5000萬的大窟窿。無奈之下,以童敏母親爲首的29位受害者,才把童敏父親、財付通和網易一起告上了法庭。現在庭審已經結束,法院並未當庭宣判。

這起案子的離奇之處就在于:諸如“沉迷網遊花光XX萬”之類標題,這些年來並不少見,但當事人多是年幼無知的未成年人和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而本案的主角童敏,卻是一個已經40多歲的成年人,並且還是一位校長。

在大衆的心目中,“人民教師”是一種神聖的職業,是承擔著“教書育人”、“傳道受業”的重任的。然而,我們把國家的未來交到這樣一個沉迷遊戲不能自拔、把親朋好友騙得傾家蕩産、最後面對法律的追究一死了之的一個全無擔當的詐騙犯手中,又怎麽能指望這樣的人引導孩子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呢?

作爲校長,童敏其人,我們在她身上找不出一絲“爲人師表”的使命感。或許在她的潛意識裏,她也從來就沒把“校長”這個頭銜當成是什麽責任和義務,而只是一種方便自己騙錢的工具而已。

所以說,並不存在真正高尚的職業,只有真正高尚的人。

同樣是校長,張桂梅女士一輩子都全心全意撲在教育事業上,十幾年間幫助近兩千名貧困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被評爲“時代楷模”;童敏卻是不務正業、誤人子弟,甚至連自己的至親好友都不放過,滿腦子想的只有如何從他們身上“揩油”。

我們希望此案的受害者最後都能追回——哪怕只是一部分的——損失。也提醒一下某些教師隊伍裏的害群之馬,別讓自己的龌龊拖累了這個偉大職業的口碑。

034月22日,北京市兩高(上海)律師事務所工作人員證實:網友“是小冰心啊”確爲該所律師,姓董。同時,上海市律師協會也公開回應:已關注此事,會依法依規核實情況後處理。

女律師的“擦邊舞”視頻(圖:網絡)這起事件的具體來龍去脈,起源于前段時間,有一位獨立律師在網上發貼,吐槽底層律師生活的不易。結果,那位網名“是小冰心啊”的董姓女律師在底下回複“去做擦邊直播吧!我律師收入5千,直播收入2萬,沒直播,我在上海根本活不下去。”

剛開始沒幾個人真當回事,但有帶福爾摩斯照著“是小冰心啊”這個ID按圖索骥,結果發現,嗯,是真的,人家說到做到,很多視頻平台都留下了這位董律師“熱舞”的身影。當然,她在這些視頻裏的打扮普遍也都,嗯,怎麽說呢,就那個,很大膽吧。

總之結果就是,董律師火了,一邊狠狠地又收割了一大波粉絲,另一邊,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同爲律師的人士對她的所作所爲提出了質疑,甚至謾罵,說她“在給律師這一行業抹黑”。

輿論的重壓之下,董律師不得不在網上公開發布視頻道歉,稱自己“只是在開玩笑”、“沒有任何鼓勵擦邊的意思”,但同時,她也堅決否認自己發布的視頻涉嫌“色情”、“擦邊”之類內容,說這只是一種“新穎的普法手段”。至于爲什麽要這麽做,董律師也有苦衷:很多像她這樣初出茅廬的年輕律師,經驗淺、沒名氣,根本接不到案子,而沒案子會直接導致掙不到錢,實在沒法子,只好搞一些比較“非常規”的手段來吸引流量。而事實證明她確實也成功了,“是小冰心啊”如今在視頻網站上高低也算個小網紅,“擦邊舞”真的幫她拿到了不少打賞和行業資源。

董律師的視頻擦邊與否,其實業內人士早有定論,據某知名律師所言:“她的表演確實不屬于淫穢色情表演,所以不存在刑事違法。”但不違法,也並不代表這件事就一定能爲社會所認同和接受。

《合夥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中的相關內容

(圖:網絡)

董律師引發爭議甚至遭到人身攻擊的最根本原因,其實也與“擦邊”無關,而在于她的這些操作違反了“基本法”。《合夥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律師不得從事其他任何經營性活動。說白了就是律師只能老老實實幹法律服務的本職工作,不允許兼職。董女士業余時間當當網紅跳跳舞沒什麽不可以,但是把“網紅”和“律師”這兩個身份綁定,再加上她接受了來自網友的可以直接變現的“打賞”,那就相當于她有了律師之外的“副業”,而這是違反規定的。

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麽事件發酵後,對董律師口誅筆伐的基本都是法律圈子裏的人,因爲他們明白:幹這一行,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平心而論,就“女律師跳擦邊舞”這個事件本身,縱然董律師的做法確有不妥之處,但也很難過分指責她什麽。

實際上,董律師的背景、能力,都可以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了:她當年是她們縣的高考文科狀元,本科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一個月就通過了法考......然而這些“硬貨”都無法改變律師行業“越老越吃香”的“潛規則”。事實就是如此:董律師有如此之多的光環加身,她在上海一個月也只能拿到“根本活不下去”的5000塊。

老老實實拿5000的死工資,和稍微擦擦邊拿兩萬,你就說換成你,你怎麽選?

而類似的事件也不僅僅在律師界才有,格力老總董明珠曾怒斥她的秘書孟羽童,說她只想“借助格力這個平台成爲一個網紅”。但問題是:人家當秘書一個月只能拿一萬,當網紅一個代言就十幾萬。既然現狀如此,你有什麽理由阻止人家去掙更多的錢呢?

董律師“擦邊”視頻的爆火,真正帶來的隱患是以後很有可能會有更多的年輕律師有樣學樣,加入“擦邊”的大軍,結果造成很多有實力、沒名氣但又不願玩“騷操作”的律師生存更加艱難,乃至被徹底擠出圈子,失去飯碗,從而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最終使得整個網絡環境烏煙瘴氣、徹底崩壞。

憑自己的本事吃飯,無可厚非,但有些底線,是必須要守住的。

04

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4月26日3時32分與空間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5時4分,3位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順利進駐“天宮”,中國空間站實現第四次“太空會師”。

神舟十七號與十八號的六位航天員在“天宮”內合影

(圖:中國青年網)

神舟上天對于如今的中國人早已是“常規操作”,不算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新聞。不過,此番“神十八”的成功發射,還是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此前從未接觸過的全新內容,引發了大衆的濃厚興趣,比如: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翻譯成人話就是“太空養魚”,這也將是中國首次嘗試在太空培養脊椎類動物。

消息曝光後,立刻秒速沖上熱搜,網友們紛紛高呼:“在天上種菜已經過時了,現在要在天上養魚了!”

不過,在地上養魚容易,在天上養魚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地上養魚是爲了觀賞,天上養魚則是一項嚴謹正經的科學研究。

就拿養魚的品種而言,就不是隨便什麽魚都能享受到“上天”的“殊榮”的。據報道,本次太空養魚的主角是斑馬魚,與它“搭班子”的水草則是金魚藻,都是經過嚴格考核後才“中標”的。

選擇斑馬魚的原因,是因爲它有體型小、生命力旺、繁殖力強等優點,和人類的身體有一些相似之處。所以,在太空養斑馬魚,研究它們在太空中的身體狀況變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並應對人類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例如,微重力可能會影響斑馬魚的骨骼發育和肌肉功能,導致其形態和結構發生改變;太空射線可能損害斑馬魚體內的遺傳物質,進而影響其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等等。空間站中的斑馬魚(圖:央視網)而“太空養魚”的終極目標,則是幫助人類在太空中打造出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如果未來人類真的要大規模進軍太空,甚至在太空安家落戶,那麽“太空養魚”的實驗數據,就是實現這一計劃的最重要的理論依據。

反過來,“太空養魚”、“太空種菜”的實驗成果,也可以爲地球上的漁業和農業帶來全新的啓示和發現,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還能幫助人類在生物學、醫學以及環境科學等領域取得新的突破,找到新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途徑。

總結一下就是:“太空養魚”不僅是一項科學實驗,更是在爲人類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空間探路。

當然具體情況如何,就得等實驗正式開始才能知道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