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國醫大師孫光榮,倡導“中和醫派”,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老姚說健康 2024-04-03 10:53:14

孫光榮1941年出生于湖南浏陽,我國著名的中醫文獻學家、教育家、臨床家。孫光榮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2014年被評爲第二屆“國醫大師”,同時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孫光榮長期從事中醫臨床、科研和文獻研究,中醫理論水平非常高,醫術非常精湛,非常擅長治療中醫內科、婦科多種疑難雜症。

孫光榮出身于一個中醫世家,從小就極爲聰明,5歲時就被父親認爲是“可傳衣缽之才”。在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之後,10歲就正式跟隨父親習醫,盡得家傳醫學的精髓。後來,又師承名醫李聰甫,得到了“東垣學派”的真傳。

1964年,孫光榮正式獨立行醫,由于醫術精湛,很快就成爲了當地的名醫。1974年,他進入國營醫院,成爲一名主治醫師。1978年,調入湖南省中醫研究院工作。2000年獲聘爲北京中醫藥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副院長。2015年當選爲“中國中醫藥新聞人物”,並獲聘爲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

孫光榮是現代湖湘中醫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倡導“中和醫派”,在中醫臨床方面首創“中醫辨治六步程式”,確立了中醫的優勢病種,而且研制出了系列經驗方,擅長治療中醫內科、婦科疾病,特別是在腦病、腫瘤等方面有非常深的造詣。

孫光榮思想非常開放,極具創新精神,而且能夠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將傳統中醫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特別是開創了中醫遠程教育,促進了中醫藥的廣泛傳播與推廣,有中醫的現代化創新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孫光榮提出,學習中醫,要在理論上求救于曆代典籍,而在經驗上要多求諸師,而特技則要求于新。他提出了振興中醫的三大原則:傳承、融合、創新,這樣才能學好中醫、繼承中醫、發揚中醫。

孫光榮深受儒學文化和湖湘文化的雙重熏陶,一生秉持“醫者仁心”的思想,堅守 “儉以養廉、勤以補拙,躬以持身,恕以待人”的孫氏家訓。他一直保持一顆慈悲心,十分同情病人,以一顆慈悲之心爲病人服務,盡心盡力爲病人看好病,從來不收病人禮金禮品。

孫光榮非常重視學術和經驗的傳承,先後發表高質量的論文158篇,出版了23部專著,最具代表性的專著有《醫用文言基礎學》《中藏經校注》《中藏經語譯》《中國曆代名醫名術》《中醫經典養生名言錄》《中風康複研究》《炎症的中醫辨治》《神經系統疾病的中醫辨治》《中醫養生大全》等。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5

老姚說健康

簡介:分享健康知識,願你一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