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王寶恩,著名肝病學家,提倡與國際學術界接軌,受人尊敬

老姚說健康 2024-04-15 10:43:10

王寶恩,1926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並于194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1952年起,先後擔任過醫院內科副主任、主任,院長、研究所所長,終身榮譽院長等職。1978年起,先後任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0年受聘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此外他還是《中華肝髒病雜志》的名譽主編。

王寶恩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學醫六年,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在大學時代,王寶恩幸運地遇到了嚴師:我國著名的醫學家鍾惠瀾教授。

鍾惠瀾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教學方式也非常特別。他經常點名讓學生上講台分析病例,而他在不斷提問,直到把學生問住。所以,很多人不適應他的這種教學方式。

但是,王寶恩卻非常“受用”,認爲這是提高自己非常難得機會。爲了不被問倒,他經常通宵加班看書,預習第二天的功課,所以他經常在課堂上對答如流,深得鍾教授的賞識。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之下,王寶恩的學識遠遠超過了對本科生的要求。

參加工作之後,王寶恩得到了著名老中醫郗霈齡的指導。王寶恩因此也熟讀中醫典籍,爲後來中西醫結合打下了非常紮實的基礎。他一有時間就上門請教,還請郗老去他的肝病門診會診和坐診,自己在旁邊細心觀看,中醫辨證施治的理論讓王寶恩受益匪淺。

後來,王寶恩成爲了我國著名的內科學專家,特別是在消化系統疾病、肝病和急救醫學的造詣非常高深。王教授在醫學上有兩項非常重大的創新性成就。一項是運用現代醫學研究方法,證明了中藥可以有效逆轉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

另一項是通過20多年的臨床實踐,找到了多髒衰的中醫證型、治則和方劑,大大提高了搶救成功率,使多髒器功能不全的病死率大大下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王寶恩思想非常解放,提倡與國際學術界接軌。爲此,他與同行一起發起成立了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並組織開展了全國性有關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病的多次專題學術研討會,推動這些領域不斷走向國際化,開創了我國肝病領域對外學術交流的新局面。

王寶恩教授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著書4部,參與編寫學術專著多部。

《王寶恩肝髒病學》一書,充分體現了王寶恩教授關于肝髒病學的學術思想,充分反映了他50多年的臨床經驗,是世界肝病學的經典專著。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12

老姚說健康

簡介:分享健康知識,願你一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