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宣布出兵,一場核戰避免不了?

楊風說華夏 2024-05-13 03:11:01

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竟然宣布要向烏克蘭派兵。這是怎麽回事?

立陶宛打頭陣,要成爲歐洲第一個出兵烏克蘭的國家,這是在幫烏克蘭,還是在幫美國呢?還是說,立陶宛想要拖歐洲下水?

這背後有許多的算計,包括歐洲大國法國和德國的算計,以及美國這兩方的算計。

烏克蘭沖突這一杯水,越來越渾了。

前有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派兵說,現在又有立陶宛要出兵,而北約背後的老大哥美國,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表態。然而,俄羅斯早已經明顯表態,不惜打一場核戰爭。

歐洲大地上,正彌漫著詭谲氣氛,這是戰爭的烏雲,還是核戰的蘑菇雲?歐洲多個國家正在測試俄羅斯的耐心,一些國家則是在背後陰詭地笑著。我們正在見證曆史。

前兩日,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向英國媒體表示,她已經獲得立陶宛議會的授權,可以向烏克蘭派遣軍隊進行訓練。

之前,說要往烏克蘭派兵的是歐洲大國法國,說要派遣2000名士兵進駐烏克蘭,協助烏克蘭打仗。後來又傳出消息,馬克龍准備把1500人的外籍作戰軍團士兵到烏克蘭作戰。

請注意,馬克龍的說法不是把士兵駐紮在烏克蘭戰場的後方,而是派往前方,是要和俄羅斯作戰的。

馬克龍的派兵說,最後是在法國防長主動打電話給俄羅斯防長“溝通”之後,這場“馬克龍風波”才平息下來。

1 立陶宛爲何強出頭?

但是,北約國家向烏克蘭派兵的風波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更奇妙的是,是由歐洲小國的立陶宛發起的。

立陶宛憑什麽繼法國之後也向俄羅斯叫囂,要派兵烏克蘭呢?立陶宛人口不過280萬,面積6.5平方公裏,GDP更是微不足道,卻仍然要強出頭,這豈不怪哉?

很顯然,如果立陶宛沒有得到美國的默許,立陶宛是不可能這樣做的。

所以,雖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之前喊出出兵烏克蘭,美國立即予以反對,但美國的算盤絕對不是像表面上這麽單純。

2 馬克龍出手的目的

有關馬克龍出兵烏克蘭的說法,之前我們的評論是,馬克龍的目的有三:

一,爲法國爭取在歐洲的主導權。

英國已經退出歐盟,法國和德國是歐盟以及歐元區最大的兩個國家。如今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孱弱,非但在烏克蘭沖突上事事聽從美國,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在德國國內政壇也不具備該有的主導權。

馬克龍這時候不搶歐洲的主導權,更待何時?肯定要趁機表現一下,彰顯一下自己,也彰顯法國的大國地位。

二,爲歐洲爭取更多的獨立性。

三,爲結束烏克蘭沖突的談判做准備,爭取和平談判的籌碼。

第二和第三項我們之前詳細解釋過,不再贅述。

馬克龍這些計算,美國其實也清楚。但礙于法國畢竟是歐洲大國,如果任由法國在派兵事情上如此“沖撞”,那就棘手了。

3 美國的盤算精啊!

于是,美國也有美國的打算。在爭取烏克蘭沖突的主導權,以及攪亂和平談判的這池春水上,美國有了它的計劃。

很簡單,就讓立陶宛沖出來,暴沖一下。美國讓立陶宛出頭,有幾個好處。

第一,立陶宛國家小,就像小孩子一般,往前暴沖一下,如果看到苗頭不對,可以立即踩刹車,來個政策急轉彎,可以很輕松的像沒事人一樣。

如果立陶宛的沖撞出現問題,踩不了刹車,美國還可以出面調停、折沖一下。

這時候,歐洲這些大國能不給美國面子嗎?至于俄羅斯方面,既然大家都知道立陶宛是個小國,做不了主,如果暴沖一下出了事情,大不了美國再出面“擺平”,幫立陶宛踩刹車。

第二,當立陶宛出面暴沖之後,法國馬克龍那一套就玩不下去了。

因爲,如果馬克龍這時候再起哄,加碼,那就真的可能會“撞牆”,撞向俄羅斯的核子牆,吃下俄羅斯的戰術核彈。

爲什麽是戰術核彈呢?烏克蘭就在俄羅斯的邊境上,俄羅斯的核轟炸機,或核導彈要打擊烏克蘭境內的烏軍,或是北約軍隊,不就是1000公裏距離內的事。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每一次出頭起哄或是帶頭鬧事的只有一個國家。第一次是法國,然後其他北約國家都很緊張。這一次是立陶宛。

既然現在立陶宛出頭了,法國再冒出頭的話,在歐洲的北約國家與俄羅斯爆發核戰的機會就增加了。

況且,如果有2、3個 歐洲國家一起出頭,這事就難辦了,因爲能夠出面踩刹車的國家就少了,刹車的力量也會薄弱些。

這就是玩火!既然是玩火,最好不要太多人一起玩,否則真的不好收拾。

所以,美國這一套玩八面玲珑,可以迫使法國收斂一些,也可以繼續刺激俄羅斯,惡心俄羅斯一下。

還有第三個好處,美國國會都已經通過600多億美元對烏克蘭的援助預算,歐洲國家還不趕緊地也掏出錢來?

美國肯定要歐洲國家出錢。歐洲國家敢不出錢?那我(美國)就讓立陶宛闖一些禍出來,看你們敢不出錢?

出錢總比真的吃核彈要好吧?那就乖乖地出錢吧!

4 美國給出兩個信息,兩個方案

美國此舉是給出了兩個信息,兩個方案。

一個信息是,不要跟我耍心眼,鬧事。想要鬧事,我比你(法國或其他歐洲國家)會,也比你有本錢。

另一個信息是,不能在烏克蘭沖突上輸。

兩個方案是:既然不能在烏克蘭沖突上輸給俄羅斯,那麽:

第一,最終只有派遣軍隊進入烏克蘭打仗。不管是以雇傭兵的名義,還是其他名義。

但是這個方案的風險很大,很可能會吃俄羅斯的核彈。

第二,不想冒風險嗎?那就掏錢吧!要不,就打開武器庫,把一些精密一些,高端一些的武器拿出來。

最好是既拿錢,也出武器。

說來說去,這些歐洲國家(法國)就是玩不過美國。我(美國)手上有美元霸權,可以把你們(歐洲)的資金吸過來;我又有很多在你們那邊的小弟,例如立陶宛、波蘭等歐洲小國。

論起手段,我(美國)還比你(歐洲)狠,要不,北溪天然氣管道是怎麽被炸的?

5 俄羅斯進行戰術核演習

不過,美國讓立陶宛出頭,如果玩過頭了,風險也很大。

例如,如果俄羅斯沒有出現強烈反應,這一次是立陶宛,下一回可能就是波蘭,或愛沙尼亞等國家。一旦事態發展到此地步,大家都刹不了車。

這不就,俄羅斯已經不耐煩了,俄羅斯警告,若北約派兵將遭受戰術核彈打擊

據俄羅斯《消息報》于5月6日的報道,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要求,舉行戰術核演習,由俄羅斯南部軍區導彈部隊、航空兵和海軍參加。

並且,俄羅斯外交部還特別指出:“我們希望這次的演習活動,能給西方國家那些‘頭腦發熱的人’降降溫,這有助于他們認清自己制造的戰略風險會帶來什麽樣的災難性後果...”

俄羅斯的意思很明顯了,如果北約國家真的往烏克蘭派駐軍隊,俄羅斯會真的打核彈。

俄羅斯是開玩笑的嗎?

當然不是。俄羅斯很清楚,如果北約國家持續大量軍援烏克蘭,那可是沒完沒了,時間久了,俄羅斯也會受不了。

倒不是俄羅斯不能夠打持久戰,而是因爲如此死耗下去,歐洲和俄羅斯會兩敗俱傷。當然美國也討不了好,因爲美國也會長期陷在烏克蘭沖突中。

俄羅斯的盤算是有其道理的。如果北約國家只是像目前這樣。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金錢上的援助,俄羅斯還可以撐下去。

打一個比方。如果北約國家只是停留在提供武器和金錢,那就像是有身家的富人從身上擠出一點資源,援助烏克蘭。

但如果是北約國家直接派兵,由于是自己的軍隊派駐在烏克蘭作戰,那肯定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在這種情景下,且不說俄羅斯會不會戰敗,時間久了之後俄羅斯肯定受不了。

俄羅斯何必在這樣的情況下跟北約國家玩呢?不會的。那就幹脆扔核彈。

重點是,俄羅斯不會白白的讓自己耗死在烏克蘭,那最終的結果不就是扔核彈嗎?

所以,美西方不要玩過頭了,玩過頭的結果就是俄羅斯跟你拼命。

6 終極獲益者

說到這裏,我們就把話挑明了說,不管是法國在玩,還是美國加進來玩,北約和俄羅斯這麽耗下去,最終獲益的還是中國。

2022年2月初,這是烏克蘭沖突爆發之前,我們特別說明,烏克蘭的緊張局勢長期持續下去,中國將會獲益,而美國在初期所收獲的利益,將會慢慢地吐出來。

烏克蘭沖突爆發後沒多久,楊風說,《中國再獲一次戰略機遇期》。

不管北約國家要怎麽玩,最終注定了中國是獲益者。你們(美西方)愛玩,就繼續玩吧!反正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歐洲搞出來的。

烏克蘭沖突已經進行兩年多了,美國和北約國家繼續玩,中國肯定會獲得另一次的戰略機遇期。

7 結論

烏克蘭沖突對俄羅斯不利的地方是,美國和北約國家不斷加碼,從援助金錢、軍事訓練和近程武器,到派遣雇傭兵、更精密和更遠程的武器。

美西方這是利用烏克蘭作爲人肉盾牌,來耗損俄羅斯。雖然耗損的是俄羅斯,但遭受大量傷亡的卻是烏克蘭,由烏克蘭來承受。

您說俄羅斯到底會不會扔核彈?別說俄羅斯如果戰敗將很有可能扔核彈。如果俄羅斯承受了太大的成本,耗損過大,俄羅斯一樣有可能會扔核彈。

因爲俄羅斯不會容許美國和北約“慢性”消耗俄羅斯,耗死俄羅斯。俄羅斯現在還承受得住,甚至于是遊刃有余。

但如果俄羅斯付出了太高的代價,俄羅斯很有可能會扔核彈的。

此外,借由立陶宛往烏克蘭派兵事件,美國給予歐洲的信息很清楚,跟我玩,那就是在太歲頭上動土。美國有的是方法回敬那些想跟美國玩的歐洲國家。

至于中國,中國可能要對這些美西方國家說聲“抱歉”,你們盡量玩吧!因爲再怎麽玩,中國也不會被你們拖下水。反正這是你們的恩怨,中國只是和俄羅斯進行正常貿易,一視同仁。

因爲中國是“黃雀在後”,也是那位羽扇綸巾,手裏輕搖折扇,從從容容者。

至于立陶宛這次跳出來,往前暴沖,有人對此著重于立陶宛和俄羅斯的恩怨。其實大可不必,立陶宛國家力量太小,若是背後沒有美方的授意或允許,立陶宛不可能這麽做,也不敢于這麽做。

請注意,當出現新歐洲國家和舊歐洲國家意見沖突的時候,新歐洲國家那邊總是會有美國的支持。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這裏,我們下期再會!

0 阅读:368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9:57

    該挨核

楊風說華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