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結局,費可對後媽的“複仇”,太過愚蠢

校長大大 2024-05-20 00:27:10

《新生》大結局,確實出乎了許多的意料。不過,並不是那種精彩的反轉,而是選擇了一條讓觀衆都覺得很離譜的生硬反轉。費可整個人設,還有前期鋪墊的懸疑感和神秘感,在最後三集瞬間變得蕩然無存,前後存在很大的割裂感。

陳樹發代替費可成了最終的“幕後策劃者”,費可也從一個犯罪天才,成了一個“受害者”。雖然並沒有完全洗白費可,但是後續的劇情確實給費可增加了許多的同情分。劇情的重點也從懸疑變成了家庭倫理,“罪魁禍首”剛好都是他們那個不靠譜的父親。

陳佳佳的父親陳樹發成了“反派”,費可的父親,也成了他一切悲劇的源頭。關于費可的故事裏,一直給了不少意義明確的特寫鏡頭,費可睡在儲藏室的沙發上,吃飯只用一次性餐具。不管從哪個點來看,費可在父親的新家庭裏,他都像是一個借住的“外人”,而不是一個“兒子”。

費可是一個天才,原本可以擁有光明的未來,可是因爲自己的一念之差,他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前途。後媽請求費可給她的兒子“替考”,看似是後媽提出了無理要求,罪責應該是在後媽身上。可是,費可作爲一個高三學生,起碼十七八歲了,“替考”是違法的事情,他肯定是懂的。所以說,費可自己也有問題。

費可明明智商挺高的,可是在處理這件事上,卻暴露他的性格缺陷。他實際上是不喜歡後媽的,自己肯定也不願意幫助他的弟弟替考。可是,他爲了報複他們一家人,他選擇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費可原本可以選擇答應後媽替考,然後當天放她鴿子,那麽弟弟就會因爲缺考導致0分。按照他弟弟的能力,就算正常考試都未必能考上大學,就更別說一科缺考了。費可自然知道他弟弟的能力,答應他們就是爲了戲耍他們,要他們在一天天地期待中度過,最後願望落空。

從結果來看,費可確實出了一口惡氣,一向冷眼旁觀的弟弟,這次也氣到出手打人了。但是,費可複仇的代價是慘痛的,五年禁考的懲罰,對于弟弟的影響根本不大,反而是對于他這種保送的人才,才是最重的懲罰。實際上,真正的“複仇”,應該是讓自己變成更好的樣子,以此來打他們的臉,費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實在是太過愚蠢了。

當然,這也是劇情裏讓我覺得邏輯不通的地方,別說是學霸人設了,但凡有點智商的高三學子,都不會選擇這種報複方式。甚至,如果他再狠一點,還可以反過來去舉報他的後媽和弟弟,完全可以說後媽逼迫他“替考”。這樣不但可以懲罰違法的後媽,甚至可以讓後媽一家都社會性死亡。

還有,別總拿審核制度來當“擋箭牌”,結局明明可以有更多符合邏輯的寫法,編劇硬是爲了反轉而反轉,主打一個觀衆猜不到,就是成功了。可是,觀衆對于這種不符合邏輯,人設前後割裂的反轉,並不買賬。後媽並沒有逼迫費可,也沒有讓費可無法生存的地步,實在沒有必要犧牲自己的前途。

這劇情讓我聯想到了《鳴龍少年》裏的程雨杉,一個高三的學生,媽媽再婚和繼父生了一個弟弟,她家庭地位也不高,住在樓梯間改的簡易房間,平時還得在麻將館幫忙照顧生意。而且,經濟命脈是掌握在繼父手裏,是可以決定程雨杉到底能不能上大學。費可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沒必要同歸于盡。

相比之下,費可的父親雖然渣,但是並沒有不管費可,費可如果保送進大學,學雜費他還是會負責的。從劇情裏費可和後媽鬧掰之後,父親還來送錢,就可以看出父親對他,還是有感情的。只不過,他一碗水端不平而已。

總之,費可確實受了很多委屈,但是他自己也走了極端。他明明有著改變命運的能力,也有著跨越階級的能力,可是他選擇了最愚蠢的“同歸于盡”方式。他後面一系列的悲劇,就是從他決定“替考”這個轉折點開始。一念之差,他自己斷送了美好的前途。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校長大大

簡介:專注泛娛樂,只因熱愛,只因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