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結局,何珊根本不愛費可,費可也不是“戀愛腦”

校長大大 2024-05-20 00:22:58

《新生》大結局確實拍得讓我不太滿意,前面七集都在塑造費可是一個心思缜密的犯罪天才。劇情裏一直強調他保送成大,也證明了費可的智商是非常高的。起碼,他不是一個會犯低級錯誤的人,可是高三那一年,他就做出一個最令人不解的決定,幫弟弟“替考”,導致自己被禁考五年。

編劇可能想營造一種,費可就是因爲經曆了這些痛苦的回憶,所以才從一個天真單純的少年,黑化成了“費可”。費可的原生家庭,也十分的糟糕,父親出軌,母親去世,他只能在父親的新家庭裏“寄人籬下”。費可只有在學校裏,才能喘一口氣,因爲那裏有跟他“志同道合”的何珊,他們的目標都是考進成大。

何珊是費可的白月光。學生時代的時候,感情是最純粹的,費可對何珊的記憶也是最深刻的。他們在高三的時候,雖然沒有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但是他們都心知肚明,只要考進成大,他們就能順理成章的走到一起,開啓他們的幸福生活。

只不過,現實是殘酷的。他們的感情經不起一點風浪,費可對何珊來說,也只不過是人生前進道路上的路人,學生時代的時候剛好順路,所以他們一起走了。可是,一旦費可出事了,她就會抛下費可。從她大學馬上就談戀愛了,就能看出費可在她那裏,已經是過去式。

何珊對費可頂多算好感,根本不愛費可。從她高三回答調查員的話,還有在大學社團登山遇難後,她主動要求寫名單,最後只寫了十七人的名單,都可以看出,何珊根本沒有爲費可考慮多少。她還是更想當一個“正義”的人。

高三的時候,調查員詢問何珊的時候,可以認爲是她年少單純,所以如實回答了。但是,在大學社團登山遇到後,確實了是十八人的團隊之後,社長明明已經想要一人攬下責任了,結果何珊卻主動交代了名單,還只寫了十七人。我不得不懷疑何珊,其實想保護的不是費可,而是單純想要揭開真相。

因爲在確定十八人的情況下,你只寫十七人,學校只要一一核對資料,馬上就能找到第十八個人是誰。特別是費可在保送時,是上過新聞的,在被搜救隊找到的時候,也上過新聞。何珊故意寫十七人,反而會讓人更想知道漏掉的那個人是誰。何珊可不是傻白甜,她不可能不知道,她這麽做的後果是什麽,從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大結局的時候,費可爲什麽要舍命救下何珊,很多人單純認爲是戀愛腦。我個人覺得不是,救人這一點,是出自他的本能,從側面證明費可本質不壞,如果可以,他也想做個好人。還有一點,費可也是在拯救自己的“見證人”,何珊見證過那個閃閃發光的“李澤瑞”。

何珊是能夠證明“李澤瑞”存在過的人,救下何珊就像拯救曾經的自己一樣,費可一直想要當回“李澤瑞”,他不想再活在“費可”的面具之下。如果能夠時光倒流,或許李澤瑞就不會成爲“費可”了。大結局“費可”死了,實際上也意味著李澤瑞“活了”。或許,費可也想抹去“費可”的存在,只留下一個幹幹淨淨的“李澤瑞”。

不過,大結局的劇情太過匆忙,最後一集的故事裏,還穿插了不少陳佳佳和司機的狗血劇情,導致對費可的塑造還不夠全面。觀衆還沒有對費可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就安排他匆匆下線,確實有點難以接受,也容易讓觀衆誤以爲他是“戀愛腦”。其實,我反而希望他是“戀愛腦”。如果他真的是“戀愛腦”,他就不會去替考了,而是陪何珊去成大了。

0 阅读:19

校長大大

簡介:專注泛娛樂,只因熱愛,只因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