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大挑戰:“谲”該怎麽讀?不讀jú,也不讀jié,詭谲什麽意思?

文學一淺閣 2024-04-09 07:12:01

俗話說,君子一言,驷馬難追。由此可見,誠信的重要性。詭谲之人,難成大事,從古至今,皆是如此。今天,我們來了解下“谲”這個字。它既不讀jú,也不讀jié,那麽該怎麽讀呢?詭谲、波谲雲詭表示什麽意思?

一、“谲”該怎麽讀?

正確讀音:jué

同音字:絕

部首:讠

結構:左右結構

通過“《唐韻》《集韻》《韻會》上:古穴切,音玦”來看,“谲”確實應該讀“jué”,而且只有這一個讀音,不要讀成jú(橘),也不要讀成jié(“桔”)。

二、“谲”字怎麽解釋

1.欺詐,欺騙。

《說文》上解釋:“谲,權詐也”,《廣雅》上解釋:“谲,欺也”。由此可見,“谲”本義是作動詞,表示欺詐欺騙之意。組詞:谲主、谲诳。

2.通“決”,表示判斷,判別之意。

“谲”在這裏作通假字,同“決”。《荀子·儒效》上說:“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說的就是要“根據品德的高低,來判定等級;根據能力的大小,來授以官職。”

3.詭詐、怪異。組詞:詭谲、谲詭、谲計。

“谲”在這裏作形容詞,和我們經常聽到的“詭”字連用,就組成了“詭谲”這個詞語。主要表示奇異、奇怪;怪誕、虛妄;變化多端;狡詐、狡黠;陰謀詭計多個意思。

4.婉曲。組詞:谲谏。

“詭”在這裏主要用于勸谏之時。谲谏是指勸谏時過程可以迂回曲折,不直言其事,甚至語氣要委婉,不直指過失的勸谏。類似于《戰國策》裏《鄒忌諷齊王納谏》裏的“諷谏”之意。

三、“波谲雲詭”什麽意思

波谲雲詭,原意是用來形容房屋的構造就像雲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後來詞義擴大,出現了兩種意思。其一,用來比喻文章變化曲折、錯落有致;其二,用于形容事物變化多端,讓人難以預料。當然,有時也寫作“雲谲波詭”,意思和波谲雲詭一樣。例句:最近的國際局勢真是波谲雲詭,讓人摸不著頭腦。

四、“谲”的字形演變

“谲”爲形聲字,左形右聲。左邊爲讠,即“言”,表形,表意,表示與語言有關。“谲”的小篆字體,左邊爲言旁,最初爲象形字,上面表示曲刀,上像刀面,豎像刀柄,兩側像護手,下面爲“口”形,表示嘴巴,兩者結合,表示說話必須要謹慎,否則就會遭禍或得罪人。到了小篆字體,字形圓潤,再到楷書時,字形更方正,最後成了“言”字,最後成了“言”旁,即讠。右邊矞爲聲旁,由矛和冏構成,表示以錐相穿。上部爲矛,金文字體表示有柄的刺刀,柄上圓環,可系以飾物,小篆時,變彎斜,最後慢慢方正。下部冏,整體變化不大,從圓潤到方正。整個聲旁矞除表聲音外,也表示一定意義。谲和迂的音相近,表示言之迂也,也就是不說直話,拐著彎說話。

五、“谲”字在古文獻中的運用

1.大廈雲谲波詭。

這句話出自漢代揚雄的《甘泉賦》,原句是“于是大廈雲谲波詭,摧嶉而成觀”。摧嗺,林木崇積的樣子。整句大意就是“于是大廈構造就像雲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材木崇積貌成爲景觀。”

2.谲谏還因憶谠言

雨獵·其三

[清]弘曆

度嶺踰溝萬點繁,瀑垂何必藉遙源。

雨衣不漏知需瓦,谲谏還因憶谠言。

谲谏,指委婉的規谏、勸谏。谠言,指正直之言。本詩出自清朝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之手,屬于雨中捕獵組詩中的第三首。“雨衣不漏知需瓦,谲谏還因憶谠言”大意就是:雨衣不漏才知道需要瓦片的遮擋,委婉的勸谏還是因爲想起正直的言論(有利于國家)。全詩在寫景敘事中,表達了作者對朝廷某些現象的一些思考,表示依舊需要那些公正正直的言論上達天聽,只不過要谲谏,也就是方式要委婉些。

六、結語

漢字,作爲語言的文化載體,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波谲雲詭。字音、字形、字義的演變,既是曆史的推進,也是思想的演變,更是文化的傳承。從古至今,唯有誠信待人,不做詭谲之人,方能長久。

8 阅读:7904
评论列表
  • 2024-04-11 16:53

  • 2024-04-11 13:02

    請教一個問題,一天我問的友說你媳婦呢,明友說去看nie姐姐去了,請問這個nie字的漢字怎寫

    leeyer 回覆:
    聶?內?內的話,陝西方言裏指那個
    文學一淺閣 回覆:
    沒聽過啊,方言嗎?
  • 2024-04-11 15:55

    誰說詭谲之人難成大事?!成大事者多詭谲之人!!

  • 2024-04-10 17:39

    "谲"這個字有點玄乎,怎麽還有"谲主、谲诳"這種組詞,還有誰知道用法啊?

  • 2024-04-10 20:30

    看來又學到了一個新詞,記住了,“谲”是欺詐的意思,別被“谲”住了哈~

  • 2024-04-10 13:52

    谲字真的神奇,看著像橘,讀起來卻像絕,話說你們知道谲主、谲诳嗎?

  • 2024-04-10 08:10

    這谲字的用法挺有意思,原來還有這麽多寓意呢,每天學習一點,進步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