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老八胤禩臨終前寫的信,才明白他爲啥能稱八賢王?

楊角風發作 2024-03-22 09:56:58

《雍正王朝》非常精彩,裏面出場的人物也個個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包括每位皇子都各不相同,也給觀衆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身正氣,敢作敢爲,俠肝義膽,被稱“俠王”的老十三胤祥;有聰慧過人,陰險狡詐,財大氣粗,被稱“小諸葛”的老九胤禟;有一心爲民,心狠手辣,冷血無情,被稱“冷面王”的老四胤禛;還有精明強幹,溫文爾雅,笑裏藏刀,人稱“八賢王”的老八胤禩……

對,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這個“八賢王”,也是“冷面王”,後來的雍正皇帝的死對頭。那麽,跟“冷面皇上”一向對著幹的老八胤禩,究竟有哪些出彩的地方,爲什麽能獲得“八賢王”的美譽?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看懂老八胤禩臨終前寫的信,才明白他爲啥能稱八賢王?

一、

老八胤禩精心策劃的八王議政逼宮事件,最終栽在了老十三胤祥手中,後來他被雍正帝抄家時,曾對弘時說了這麽一句話:

“八叔這輩子,吃虧就吃虧在一個‘賢’字上。”

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相對于心狠手辣,一心要把他的家人和隨從發配到雲南的弘時來講。他還是太仁慈了些,若是早就像弘時這樣狠,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場:

“八賢王,八賢王,賢有什麽用?百無一用,百無一用啊!”

按照老八胤禩的總結,自己之所以能獲得“八賢王”的美譽,是建立在人心和德望之上的:

“什麽人心,什麽德望,到頭來都是一錢不值!”

而他越是貶低這個稱呼,也就證明,在這之前他就越在意這兩個方面,只是沒想到在跟雍正帝的最後一戰上,自己會敗。是啊,勝者王,敗者寇,別說人心和德望了,現在的自己,恐怕連小命都難保。

但是,有個問題需要我們思考一下,那就是這個八賢王的美譽,是老八胤禩自己給自己封的呢,還是朝野上下早就達成了共識?

其實,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雖然老八胤禩後面跟弘時說的話,有故意坑他的成分在裏面。但若是弘時內心沒有養著一個惡魔的話,他也不可能三言兩語,就把這個惡魔給放了出來。所以,老八胤禩的這句話,並非是自誇,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事實根據的。

二、

事實上,老八胤禩“八賢王”的美譽,最早出現的時候還真不是八爺黨們的自誇,而是出自其死對頭“冷面王”胤禛之口。

當時是熱河八大山莊被圍事件發生後不久,康熙帝廢掉了太子胤礽,並讓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舉薦新太子。又因爲張五哥說了幾句實話,讓康熙帝心情大悅,從而放出了對張五哥有恩的老十三胤祥。

在這個前提下,老十三胤祥勸四哥也去爭一下這個太子,不能便宜了八哥!

老四胤禛就說了這麽一通話:

“十三弟,你對我的期望過深了,要知道,人家管老八叫‘八賢王’,而管我呢,都叫‘冷面王’!”

要知道劇情發展到這裏的時候,老八胤禩不僅沒有接下南下赈災和追繳戶部欠款的差事,還處處給老四胤禛使絆子。唯一幹了個追查刑部冤案的事,結果案子查沒查清楚倒是例外,反而弄了個更大的冤案扣到了太子胤礽頭上。

是啊,連一向不耍心眼兒,直來直去的老十三胤祥都能看出來,老八胤禩假仁假義:

“什麽‘八賢王’,我就是瞧不過他那假仁假義的樣兒!”

是啊,他要是“賢”,爲什麽髒活累活都不願意幹,而一心去收買人心去呢?

可是,連老十三胤祥都能看出來老八胤禩不是真“賢”,那麽,老四胤禛口中的“人家”又是誰,他們爲什麽卻一致認爲老八胤禩夠得上“八賢王”稱號呢?

三、

要想解釋這個問題,咱們啊,還得從《雍正王朝》一開篇講起,老四胤禛爲什麽要去南方籌款赈災呢?

康熙晚年,身體和精力也都不比壯年,再加上有點自己的小心思,所以把很多差事交到了太子胤礽和衆位阿哥手上。

其中老大胤禔,劇中提到他兼管宗人府,這也是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中,他最活躍的原因所在;太子胤礽名義上六部都管,但其實重心卻在排六部最末的刑部,也難怪刑部冤案他受牽連;老八胤禩兼管戶部,這也是開頭老四胤禛去查戶部時,老十胤誐突然蹦出來提了一嘴的原因;老四胤禛劇中一開始沒講,但是從他後來到揚州跟任伯安的對話中,大約能猜出來,他兼管吏部。

當時他在揚州召集各路官員見面時,曾經說了一句,看任伯安有點面熟。

而任伯安的回話是:

“四貝勒爺明達,下官曾在吏部衙門供職。”

其他幾個部門,複立太子胤礽之後,曾經把兵部給了老十四胤禵,老十三胤祥則兼管了刑部,老四胤禛成了領侍衛內大臣。至于禮部、工部啥的,估計有老三胤祉,和其他皇子們掌控吧。

咱單說戶部,這是個肥差,這次黃河決堤,康熙帝想從國庫調錢,卻突然發現,存銀只剩下了五十萬兩。而後來經過盤查,戶部共借出去一千二百萬兩銀子,而這些銀子,沒有掌管戶部的老八胤禩點頭,恐怕戶部尚書也不敢做主吧?

四、

難道說,老八胤禩“八賢王”的美譽,全都是因爲他拿國庫的銀子收買人心造成的?

不能說全部,至少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老八胤禩從戶部往外借銀子,是毫無原則,只要有人來借,他就借,來者不拒!

像老十胤誐,太子胤礽借錢就不用多說了,管他是用來蓋戲樓,還是幹啥,親兄弟嘛,借!像魏東亭啊,隆科多啊,一個是前朝老臣,一個曾殺敵立功,管他是不善理財,還是不務正業,借!像桑佩、圖倫深、鄧元芳,就算不缺錢,故意借錢去做生意,放高利貸,也是一個字——借!

太子胤礽感激不感激老八胤禩,暫且不清楚,至少老十胤誐得知八哥的恩;魏東亭同樣得感恩,不然的話,也不會剛聽到康熙帝要追繳欠款,就跑去找老八胤禩求助了;像桑佩、圖倫深、鄧元芳這些人,更是八爺黨的忠實粉絲,畢竟老八胤禩可是他們的財神爺,可不得供著點!

還有隆科多,爲啥後來舉薦新太子時,不願意聽六叔的話去燒老四胤禛冷竈啊?

就是因爲在他最落魄,連個官職都沒有的時候,老八胤禩違規借給過他錢。要知道那時的他,連六叔佟國維家的一個管家都敢諷刺他,想轟他出去的,他自然得感激。

最重要的是,這些從戶部借過錢的人,自然歸類,甚至會排擠那些沒借過錢的人。像老狀元陳文盛,他真缺那一兩銀子嗎,不缺啊,可是不借錢,他怎麽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

五、

所以說,自從老八胤禩兼管戶部之後,官場的風氣就被帶壞了,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

當然,老八胤禩之所以被他人稱爲“賢王”,倒不是說他在把戶部銀子借出去的同時,中飽私囊。若是那樣的話,那他跟借錢的那些人也就沒啥區別了,自然也獲得不了他們的尊重。

老八胤禩要想籠絡人,光靠公家的銀子是達不到目的的,畢竟這些官員都不是傻子,借花獻佛的事,一次兩次行,要是每個人拿到的都是借來的花,自然也難以服衆。

比如,對待老十胤誐,老八胤禩一開始確實想通過這件事給老四胤禛一個教訓,但得知他跑到前門大街賣家當,還打了田文鏡後,嚇得不行,趕緊跑過去制止。回頭還埋怨老九胤禟,說這次老十胤誐犯的錯,可以關宗人府半年了:

“我早說了幫他還賬,你不聽!”

之所以那次老十胤誐上門求助,老八胤禩沒有第一時間掏錢,其實也是因爲當時府前聚集了太多官員,爲此老十胤誐還幫八哥抱怨了一句:

“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誰燒高香。”

是啊,連親兄弟的錢老八胤禩都沒幫著還,怎麽可能幫你們這些官員還賬呢,錢又不是他花的!

但不管怎麽說,老八胤禩攔著老十胤誐,沒讓他犯更大的錯,從內心來講,是爲了對方好,這一點老十胤誐不會不清楚。

六、

可是,太子胤礽想籠絡人心,都得向戶部借錢,那老八胤禩的錢又是從哪來的呢?

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畢竟,他若是明目張膽的貪財,自然也落不下“賢王”稱呼。可是,不貪錢,自己這麽一大家子人要養活,還時不時的打賞一下其他官員,怎麽也不夠花啊。

比如,老四胤禛在前線赈災,自己的兒子弘時生病,就是老八胤禩帶著幾位兄弟守了一夜。在淩太醫給弘時看完病後,老八胤禩隨手就掏出了一千兩銀子,讓他買個好鳥玩玩。可以說,不管背後跟其他兄弟鬥成啥樣,至少表面文章,老八胤禩還是做到位的。

這樣一來,不僅四福晉得說他好話,連淩太醫回去彙報康熙帝,都得替“八賢王”美言幾句。

事實上,老八胤禩的錢,一方面是朝廷俸祿,另一方面是善于經營,比如那個萬永當鋪就是他的産業。再有便是老九胤禟的利益輸送了,也就是說,自己坐鎮背後留名聲,打掩護,撈錢的事讓老九胤禟去幹。

像老四胤禛去揚州赈災的時候,任伯安手下的那群官員在一起喝酒,就提到手頭的一百萬兩銀子是孝敬九爺的。

當然,老九胤禟也不傻,好處都讓八哥拿了,黑鍋自己背,哪有這麽好的事?

所以,老八胤禩要想籠絡這幾位兄弟,關鍵時刻就得拿出當哥的樣子來。比如刑部冤案爆發後,爲啥太子胤礽陷進去出不來,而牽扯最大的老九胤禟卻安然無恙?

七、

雖然老八胤禩也數落老九胤禟,說任伯安就是個爲富不仁的小人,你老九居然把他當成了心腹。

但他絕不會撒手不管,面對老九沒抓沒撓的心,他還得安慰對方,最後還是出馬拯救了老九胤禟,將其摘了個幹幹淨淨:

“我這一輩子,踏踏實實的做一個富翁就是了,我幹嘛要操這麽多心啊?”

包括,後來雍正帝即位,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跑到伯倫不歸酒樓聽黃曲,喝小酒。老八胤禩得知後,趕緊跑去把他們幾位喊回家,不然的話,以當時雍正帝的氣憤程度來看,這三個鐵定沒好果子吃。

也就是說,老八胤禩對待這幾位兄弟還是很夠意思的,至少表面文章做得好。就算跟老十四胤禵曾經鬧過矛盾,但從他們整體利益來講,他的出發點也並不錯。要是當初老十四胤禵聽他的話,不那麽早跟西北叛軍決戰,皇位花落誰家還真說不定。

當然,老八胤禩能獲得“八賢王”稱呼,並非施舍點金錢,或者只對兄弟好就能實現的。他在外人面前,也永遠站在道德制高點,是一個完美無瑕的王爺。

像舉薦新太子的時候,他爲了避嫌,是誰來拜訪都不見的,在得知老十胤誐帶了個神秘道士到府上胡說八道後,一出來就是一句:

“哪來的妖道在此妖言惑衆?”

事後,他還將這個神秘道士張明德綁了起來,送到了康熙帝面前!

八、

不管背後他怎麽使壞,至少在表面上,在朝廷的那些官員看來,老八胤禩是無愧于“八賢王”稱號的!

開篇國庫空虛,康熙帝都震怒了,問老八胤禩,爲什麽?

人家都沒說這些錢都被下面這些大臣借走了,而是主動承認了錯誤,說自己有虧職守,請皇阿瑪治罪!

舉薦新太子時,佟國維惹惱了康熙帝,要被撤職問罪,老八胤禩也是主動站出來,說自己甯願退出競爭,也不想皇上治佟國維的罪。

後來老十四胤禵跟老十三胤祥在大殿前大打出手,別人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同樣是老八胤禩急忙沖上去,試圖拉開對方。

也就是說,在朝堂上的這些官員看來,老八胤禩做事的標准就是敢作敢當,勇于承擔,犧牲自己,成全大夥。

不僅如此,在外人面前,在籠絡其他陣營的人面前,他也做得相當到位:

在年羹堯面前,老八胤禩當衆舉薦他當四川提督,面對感謝時,人家閉門不見,還說這是替朝廷舉賢;在蒙古王公面前,老八胤禩也是一身正氣,不僅替皇上宴請大家,在狩獵場上也是不殺生,只抓活的;在八爺黨面前,因爲一個人嘲笑孫嘉誠長得跟豬八戒一樣,老八胤禩轉手就是一巴掌,喊一句“士可殺,不可辱”;在清流面前,六部九卿,王公大臣,一個都不敢去祭拜孫嘉誠,人家老八胤禩就敢去……

所以說,人家做事,都是往這些人心裏做的,換你,你會不喜歡,不稱呼他一聲“八賢王”?

九、

當然,如果僅僅是做表面文章,時間久了也會露餡,老八胤禩做事不像其他人,還是有底線的!

比如老四胤禛去南方赈災,老十胤誐擔心任伯安銀子丟了,影響到大家的收入。老九胤禟倒是不擔心銀子,而是擔心老四胤禛籌款成功了,會獲得皇阿瑪恩寵。

只有老八胤禩提了一句:

“這上百萬的災民過冬,怎麽辦?”

同樣,老四胤禛追繳戶部欠款,老十胤誐搗亂,回頭老九胤禟還暗中叫好,說給老四胤禛點顔色看看。

老八胤禩就說了一句公道話:

“四哥接這個差事也不容易,我們不幫他,也絕不能拉他的腿兒。”

包括雍正帝即位後,沒有人比老八胤禩更希望他出醜了,可是面對西北戰事再起。老十四胤禵要寫信告知曾經的部下,給年羹堯搗亂,讓他當不成大將軍。老八胤禩就勸他,要以大局爲重,不要因爲個人利益,傷害了國家利益。

末了,他說了一句話:

“我是先帝的兒子,更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十幾萬叛軍都打到家門口了,我不會因爲自己受了一點氣,而置列祖列宗的江山而不顧!”

此話一出,氣的老十四胤禵也發飙了,說你倒成了賢王,成了雍正帝的忠臣,我們倒自甘下流,成了不肖子孫了。

這也是唯一一次,八爺黨內部內讧,連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都給氣走了。

十、

老八胤禩就是那種對所有人都很好,對兄弟好,對官員好,對對手也好,甚至失勢以後都藏起來一千萬兩銀子分給下人。

即使到最後,他敗了,徹底敗給了雍正帝,臨終前都不忘下一封信,給自己的死對頭,也是如今的皇上四哥。

信的開頭就是愛新覺羅-阿其那謹上,並稱呼對方是皇上四哥,所以,甭管雍正帝多麽恨他,罵他,人家該有的禮節還是有的。而且,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既然自己敗了,那爲了江山社稷,還是勸雍正帝歇一歇。

是啊,他是得歇歇了,因爲老八胤禩早就看出來他的身體大不如從前,這個問題他跟弘時說過:

“你以爲你皇阿瑪還有多長的日子嗎,他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他一個人每天幹的是五個人的活,甚至是十個人的……”

所以說,他並不希望雍正帝早早倒下,也知道只要自己不死,他還會繼續爭下去:

“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

隨後,老八胤禩又說了一句心裏話:

“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裏只佩服你!”

是啊,你爭了一輩子,到頭來得罪了那麽多人,那肯定留下了罵名:

“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煙雲,你太放不下了。”

所以說,爲什麽人家老八胤禩能留下“八賢王”美譽啊,甭管他是不是康熙帝臨終前說的那樣,靠寬仁來收買人心。至少,人家是非常在乎名聲的,雖然是假仁假義,背後也沒少幹不仁義的事。但終歸是留下了好名聲,而不像雍正帝那樣,累死累活一輩子,到頭來還落下個殘暴名聲。

是啊,要知道人家老八胤禩查刑部冤案時,只要凶殘一下,刑部的官員一個都跑不掉,而人家呢,怎麽彙報的?

他說張五哥是一個特例,而且人犯是有特殊情況才找人頂替,我認爲刑部也是被騙了,他們也是受害者。

我認爲,老八胤禩“八賢王”的美譽,還是稱得上的,至少表面是這樣!

1 阅读:165
评论列表
  • 2024-03-23 12:54

    老八從頭到尾都沒殺過一個人…

  • 2024-03-25 23:11

    分析的到位[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