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動作比跑步更傷膝,很多人還天天做!

快問醫生 2024-05-13 09:37:25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用自己找借口,有現成的理由讓自己偷懶,有幾個人能不動心呢?

“跑步傷膝”給了那些不想運動,只想躺平人群絕好的理由。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你在做著比跑步更傷膝的行爲:久坐。

跑步是否真的傷膝?

據國際醫學權威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發表的研究:

競技跑步者膝關節病發生率爲13.3%;

久坐不動人群膝關節病發生率爲10.2%;

健身跑步者膝關節病發生率爲3.5%。

而且有一項研究跟蹤了一組50-72歲的跑步者18年,期間不斷對這些跑步者進行膝蓋X光片檢查,發現跑步者中得關節炎的比例爲20%,但是不跑步者中得關節炎的比例爲32%。

這些數據都能有效說明跑步並不會增加膝蓋受傷的風險,而且跑步會減少關節受損的風險。

但爲何經常會聽到不少跑步者說跑步後膝蓋疼呢?

真正的原因是跑步方法不對,如果是正確科學地跑步,不但不會傷膝,反而有利于膝關節健康。

跑步傷膝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1.跑步前沒做熱身運動;

2.跑步姿勢不對;

3.跑步過間過長,過于頻繁;

4.過度肥胖;

5.穿的鞋子不合適。

正確科學跑步,這些事要知道:

1.跑步前要做5-10分鍾熱身運動,伸展一下四肢;

2.跑步時間不宜過長,每天跑步不要超過60分鍾,保持在30-60分鍾之內;

3.跑步時,身體稍稍往前傾,前腳掌先著地;

4.長期跑步最好穿專業的跑鞋,可減輕震蕩,保護膝關節;

5.跑步不要追求過快,感覺到呼吸和心跳稍加快,但可正常交談爲宜。

這些動作更傷膝,勸你少做

1.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時膝蓋長時間處于彎曲狀態,會影響到下肢的血液循環,導致膝蓋缺血缺氧,而且增加膝關節受損的幾率。

另外,久坐不動導致下肢肌肉長期得不到鍛煉,會導致下肢肌肉萎縮,不但會增加關節壓力,還會導致膝關節穩定性下降。

所以久坐不動會更容易導致膝關節炎的發生。

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平時久坐的話不要突然劇烈運動,這樣會導致膝關節不穩定,膝蓋損傷。

2.爬山、爬樓梯

爬山、爬樓梯雖然也是運動的一種方式,但是一般不建議。

因爲爬山和爬樓梯時,膝蓋需要承受自身體重3倍左右的重力,從而會增加膝蓋的磨損。

平時非得去爬山或爬樓梯時也注意做好防護,借助一下手扶杆或登山杖來減少膝蓋受力,另外注意上山或上樓梯時重心稍微向前,而下山和下樓梯時重心稍後傾。

膝關節出現這些異常,或是在向你求救

僵:關節僵硬,走路舒展不開,感覺活動不靈活;

疼:上下樓梯時膝蓋酸痛;

腫:關節腫脹;

冷:下肢畏寒怕冷;

卡:走著走著膝關節卡住了,活動一下又好了。

如果膝關節向你發出了這些求救信號,可不能大意,及時就醫檢查,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膝蓋。

如何保護膝蓋?

1.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膝蓋的受力與體重息息相關,體重指數越大,膝蓋的受力就越大,所以如果肥胖的話要注意減肥,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

2.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膝蓋怕冷,一冷就疼,一吹就腫,所以膝蓋要注意保暖。

而且平時對膝蓋進行熱敷,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而且能減輕膝蓋疼痛。

3.健康飲食,多補鈣

多補鈣能有效保護膝關節,平時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豆制品等。

另外也要注意健康飲食,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平時低油低脂低鹽低熱量飲食。

4.合理鍛煉,避免過度運動

運動雖好,但也要注意方法,要做好熱身,同時注意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

5.下肢肌肉力量訓練

鍛煉下肢肌肉力量可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減少膝蓋受傷的風險,而且能有效防止膝關節的骨質增生。

介紹兩款簡單的鍛煉方法:

(1)靠牆靜蹲:背靠牆壁,雙足前伸分開,與肩等寬,使大腿與小腿成接近 90 度(略小于 90 度)的夾角,堅持 20 秒,緩慢放松,每組 20 次,每天 10 組。

(2)坐著高擡腿:後背靠著椅子,保持上身穩定挺直,大腿和小腿保持90度,然後一條腿伸直,保持5-10秒放下,再換另一條腿,每組10次,每天10組。

0 阅读:30

快問醫生

簡介:爲用戶提供全面的,及時的,准確的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