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型催化劑:推動二氧化碳減排和化學産品合成

曦照認知 2024-05-12 07:34:08

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而二氧化碳(CO2)作爲一種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積累對氣候變化起著重要作用。爲了減輕其影響,將CO2轉化爲有益的碳産品是一個可行的策略。最近,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員探索了這一方法,他們使用β-Mo2C(β-相二钼碳化物)納米粒子作爲催化劑,錨定在二氧化硅(SiO2)載體上,加速了將CO2轉化爲一氧化碳(CO)的過程。CO是一種有價值的氣體,可以用來生産其他重要的化合物。

CO2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分子,這使得將這種溫室氣體轉化爲其他分子變得具有挑戰性。催化劑可以在化學反應中降低形成或斷裂化學鍵所需的能量,並在逆水煤氣變換(RWGS)反應中使用,將CO2和氫氣(H2)轉化爲CO和水(H2O)。重要的是,由反應産生的CO氣體,當與H2結合時被稱爲合成氣(syngas),可以用作碳源,創造其他重要的化合物。

傳統RWGS反應中的催化劑是由貴金屬制成的,包括鉑(Pt)、钯(Pd)和金(Au),這限制了反應的成本效率。因此,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的催化劑材料和形成方法,以增加RWGS反應的實用性,作爲降低大氣中CO2和産生合成氣的手段。

爲了解決傳統RWGS催化劑的成本問題,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了在SiO2載體上形成的更經濟的β-Mo2C納米粒子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以確定低成本催化劑是否能增強β-Mo2C在RWGS反應中的活性水平。

研究人員合成了吸收在SiO2載體上的β-Mo2C納米粒子催化劑(β-Mo2C/SiO2)。SiO2載體的非晶態結構對納米粒子的形成、活性和β-Mo2C/SiO2催化劑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研究團隊還測試了铯(Ce)、鎂(Mg)、钛(Ti)和鋁(Al)氧化物作爲潛在載體,但在650°C的溫度下,SiO2上的催化劑産生了最佳的催化劑形成。

SiO2催化劑載體結構將β-Mo2C的催化活性提高了8倍,與塊狀β-Mo2C相比,在RWGS反應中表現出更高的CO轉化率和增加的穩定性。

研究人員在有利于轉化爲CO氣體的反應條件下進行了研究,H2:CO2的比例等于1:1。這個比例與通常測試的小于3:1的比例不同。反應還在300至600°C的溫度下進行。在這些條件下,研究團隊産生了更濃縮的CO,這對于下遊化合物合成更有效。

研究團隊將這項研究視爲利用載體結構增加活性的其他催化劑的起點。“我們能夠合成高負載量的相純金屬碳化物納米材料,爲開發新的CO2利用過程的催化劑打開了大門,”研究的高級作者、伊利諾伊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的Hong Yang教授說。“我希望通過對這種催化劑的合成-結構-性能關系的深入研究,我們很快就能發現對CO2增值轉化和我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新的重要應用。”

這項研究不僅展示了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合成有用化學物質方面的潛力,而且強調了催化劑技術在推動可持續化學工業發展中的重要性。那麽,您如何看待這種新型催化劑在氣候變化行動中的應用前景?您認爲它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化學工業和環境保護?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想法,與我們共同探討這一激動人心的技術進步。

0 阅读:3

曦照認知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