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4000億,吃饅頭榨菜!最“摳”巨頭,爲何背刺國人?

金錯刀 2024-05-20 09:59:34

“沒想到,殺傷力最大的原來是飛機刺客。”

最近,很多人被航空公司“摳”到破防。有人到了機場才發現,高價買的機票竟然沒有包含免費托運的行李額度。

如果這樣的事情是發生在廉價航空的身上,或許還能理解。但不曾想,這些“摳門手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傳統航空公司所效仿。

沒有免費托運,不能升艙,不能累積裏程,尤其是飛機餐幾乎無一例外的縮水了。

有人乘坐南航飛機收到了:4個饅頭,1包榨菜,還有1片白菜。

還有人的飛機餐先不說味道,形象就慘不忍睹,像攪拌過的嘔吐物。

數據顯示,2019年,東航、國航、南航“三大航”飛機餐的支出是36億、40億和39億元;而2023年都默契的集體縮水,分別約是29.93億、30億元、25億。

其中,國航整整在飛機餐上“摳”出了10個億。

但很多人不解,光這個五一據統計國內遊出行合計2.74億人次。不僅高鐵票搶不到,連飛機票也跟著水漲船高。

航空公司爆滿,爲何飛機餐卻集體縮水?

饅頭+榨菜,正在統治飛機餐

過去大數人的印象中,飛機餐只有兩種菜色:牛肉面和雞肉飯。

自從大批航空公司餐食縮水之後,經濟艙乘客連這兩樣也吃不上了,在人類最高級的交通工具上吃最難吃的食物,成爲很多國內旅客出行的“習以爲常”。

承受網友最多火力的,是廣東人最熟悉的“老朋友”:南航。

似乎是帶著廣東人對食物天生的執著,作爲總部就開在廣州的南航,廣東人對自家飛機餐的評價毫不留情。

比如這份咖喱飯——在飛機上用餐,就像開盲盒一樣,掀開溫熱的錫紙蓋前,都猜不到聽起來平平無奇的食材會以怎樣的驚嚇狀態出現。

廣東這個美食之王的基因,南航是一點沒學會。

過去的熱餐也逐漸被速食面包所取代。

有網友花了1000多買了東航的機票,結果飛機餐就端上來兩個小面包,連熱乎氣都沒有。

飛機餐這件事兒上,航空公司擁有絕對的主動權。

按照過去行業慣例,配餐標准依據飛行時間長短變化。其中,飛行時間在一小時內的航空餐爲幹點餐,有面包、燒餅或漢堡;飛行時間在兩小時以上,又正值飯點,飛機餐爲正餐。

如果航程和飛行時段約兩小時,又正值飯點或在飯點之間,旅客也有可能獲得輕正餐或者點心餐。

這樣的規定其實很合理,如果查查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2014年至2018年財報就會發現,三大航空公司在航空餐飲方面的投入其實在逐年增加。

但自從2019年後,祥鵬航空、春秋航空、西部航空、中國聯合航空、天津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就宣布取消普通機票的免費餐食,以壓縮成本。

緊接著國航還宣布:實際飛行時間在70分鍾以內的航班不再提供飛機餐,只配備小瓶瓶裝飲料,放置在座椅物品袋內。

中國網友們想不通,航空公司可以把400噸的飛機安全地開上天,爲什麽卻做不好一個400g的盒飯?

被迫縮水的飛機餐,藏著兩大無奈

春秋航空的原董事長王正華曾經說過一句狠話 :“只要政府批准,我就敢在飛機上賣站票。”

如今似乎可以看出向廉航看齊,成了無數航空公司的“小目標”。

別看如今旅遊複蘇爆火,但三大航(國航、東航、南航)去年總體營業收入4147.70億元,虧損還是超過了134億,根本沒賺到錢。

反而天天被罵摳門的春秋航空,在2023年成爲爲數不多賺錢的公司,23億的淨利潤創開航以來新高。

在這種情況下,飛機餐不得不承擔了“降本增效”的艱巨使命和任務。

但細究起來就會發現,飛機餐縮水還跟兩個外部推手緊密相連:

1、高鐵的威力,過去被“小看”了

在中型航空公司中,山航遭受高鐵的沖擊是最大的。對山航來說,濟南直飛北京上海已被京滬高鐵覆蓋,缺少了一大塊穩定的利潤貢獻。

京滬高鐵財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京滬高鐵實現營業收入89.39億,淨利潤22.26億,同比增長912.6%。

你抱怨山航飛機餐都是饅頭面包,但山航已經默默承受了京滬高鐵的暴擊。

除了山航,有調查顯示乘客在面對裏程在800公裏以內且和高鐵線重合的航線,大多會選乘高鐵。原因很簡單,高鐵准點率高、離市區近、安檢方便,且受自然氣候影響小。

更重要的是,跟高鐵的穩定票價相比,因爲機票隨著供需變化極大,買到一張價格合理的機票難度太高:攜程數據顯示,5月9日—16日國內經濟艙機票均價爲627元,比五一假期下降了40%。

五一節後的價格低谷,甚至100到300元就能實現成都飛昆明、西安飛貴陽。

航空公司也早已意識到來自高鐵的沖擊。

南航在2022年就在自家年中報稱 ,隨著高鐵網絡不斷完善,如果公司未能制定有效應對高鐵競爭的營銷策略,將可能影響公司經營效益。

所以,航空公司也會選擇降低票價,用“性價比”來應對高鐵的沖擊,于是飛機餐成了首當其沖縮水的對象;更雪上加霜的是,高鐵餐又打起了體驗牌。

2、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飛機餐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

國內航空餐來源于以下三種配餐公司:航空公司旗下的配餐公司、機場旗下的配餐公司、不依托航空公司及機場獨立存在的配餐公司。

根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食品分會的統計,中國目前130家航空配餐企業,大部分由航空公司控股或機場建立。

換句話說,獨立配餐公司僅占市場份額約5%。

南航旗下的廣州南聯航食,就承包著整個廣州白雲機場的餐食配送。而國航旗下的北京航食,也把北京首都機場約75%的市場份額穩穩捏在手裏。

沒競爭,自然也缺了些把飛機餐做得更好吃的動力。

同時,航空公司應該在什麽時段提供什麽種類的餐食,相關部門並沒有強制規定。

《在公共航空運輸旅客服務管理規定》中,也早已刪除提供餐飲的相關內容。只是飛機餐食作爲機票“一價全包”的附加服務,很大程度上影響旅客的飛行消費體驗。

選擇經濟艙的乘客,會更在乎飛機票價格和准點率,飛機餐只是錦上添花。

咬牙卷價格,不如卷特色體驗

中國的飛機餐,也曾經經曆過“土豪時代”。

1975年,民航甚至打出了這樣的廣告:只要乘坐民航國際航班都能免費獲贈茅台酒一瓶,乘客可以帶回家。

國泰航空曾經提供過生烤龍蝦、魚翅等高級食材。

後來,雖然不能將茅台打包帶走,但一直到80年代末,乘客還能在飛機上免費暢飲茅台。

不過土豪有土豪的道理,1979年一張上海虹橋飛往北京的機票是64元,當時相當于很多家庭一個月的工資,幾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問題是,賺錢太難的航空公司,未必只有“偷偷減配”這一招。

核心是,在減少餐食浪費、節約成本的一切動作下需要有個前提——需要在確保旅客體驗的前提下進行。

比如與其硬上饅頭榨菜,不如將餐食費用從機票價格中剝離出來,不需要用餐的旅客可以退還一部分費用。

南航推出了“綠色飛行”模式,如果旅客不用餐,就可以額外獲得一定數額的裏程積分。

而更好的解題思路是,咬牙卷價格,不如卷特色體驗。

比如摳門的航班很多,但川航卻是例外,趕上飯點甚至會體驗什麽叫連番的美食轟炸——幾乎所有吐槽飛機餐難吃的乘客,只要上了川航,都難逃真香定律。

有著“航空界的海底撈”之稱的川航,並沒有什麽“土豪菜品 ”,而是更像一個特色小吃店:

冒菜火鍋、豆花鍋盔、烤土豆,還有空姐永遠會熱情地拿著一罐老幹媽,給每個人舀一勺。

2022年,川航從成都往返攀枝花航線,還供應了選自攀枝花的“攀果”芒果凍幹。

很多人坐四川航空的航班,希望兩個慢:一個是飛機飛慢點,二是空姐走慢點,這樣能夠多吃幾輪。

同樣把特色幹到極致還有海南航空,海南豬肉拌粉、海南雞飯、椰子水、清炒蝦仁,主打一個時時刻刻提醒你來過海南。

對于很多機場偏遠的城市,哪怕是11點黃金時間的飛機,很多人也需要起個大早,無餐食就意味著餓上大半天。

在各家航班競爭激烈推出各種低價套餐時,川航和海航在飛機餐上花了小心思,反而形成了差異化競爭,無形中也成爲了很多乘客選擇的理由。

畢竟是在特殊的機艙環境裏,飛機餐的好吃難吃標准並不需要太過苛刻。

航空公司也許有虧損的苦衷,但人性化和用戶體驗永遠是商業世界最好的話語權。

飛機餐可以“摳門”,但一定更好的解題思路。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5 阅读:4566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9:09

    機票的價格一般都不貴,甚至比高鐵還要便宜,貴的是機場建設費和燃油費。難到高鐵不用高鐵站嗎?高鐵不用電嗎?爲什麽沒有各種費呢?

  • 2024-05-23 23:29

    老婆生孩子住單間2500一晚不包吃,只給你一個外包的月嫂在照顧,我覺得這個更坑

  • 2024-05-20 23:14

    不喜歡飛機餐,還影響休息,最好取消,剩下的錢給機票折扣。

    曾幾何時 回覆:
    取消也沒有剩下的錢給你
  • 2024-05-24 22:33

    從來不坐國行

  • Kog 1
    2024-05-27 01:46

    縮水太多了,直接一瓶水給打發了[笑著哭]反正飛機餐,越南航空是真的好!就河內飛胡志明,照樣盒飯,甜點,飲品

  • 2024-05-26 22:37

    要不是飛機上沒信號,估計上廁所要掃碼支付或者航空裏程支付。

  • 2024-05-21 03:35

    去年從北京大興機場回上海虹橋,飛機上啥也沒給

金錯刀

簡介:爆品戰略理論提出者,科技商業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