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複活了,車流破曆史新高,這到底是爲什麽?

嘩撲 2024-04-06 01:22:12

萬萬沒想到啊!有些人這麽快就被打臉了,啪啪啪狠狠的打。

被許多外媒譽爲是世紀面子工程的港珠澳大橋奇迹般複活了,就在4月1日,港珠澳大橋海關統計,單日上橋車輛達到1.95萬輛,打破曆史紀錄。

2017年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之後就質疑不斷,有人說這是花1200億造了個面子工程,還有外國媒體熱心幫我們算賬,按照港珠澳大橋當時的車流量,我們需要500多年才可以回本。

爲啥這些人敢如此質疑,因爲沒車上橋啊。

沒想到這才6年過去,這打臉來得這麽快。我們普通人只看眼前的,可是決策者看的是十年、二十年、甚至幾十年之後的事情。如今這一切人家早就預料到了。

去年以來,香港人開始紛紛湧入內地消費。在疫情過去之後,所有人都以爲香港將迎來大批的內地遊客。

可是沒有想到,這情況卻剛好相反,大批的香港人紛紛湧入內地。過去一年深圳大部分的商場都被香港人給占領了。

隨著香港頒發了港車北上計劃,如今香港人來內地消費也開始輻射到珠海一帶,如果沒有港珠澳大橋,那麽又怎麽會出現這種盛況呢?

過去內地人去香港搶購奶粉、IPHONE、黃金等産品。可是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如今內地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這些東西,甚至很多産品都被國産化代替了。奶粉我們有飛鶴,手機我們有華爲、小米。因此內地人赴港消費的動力就越來越弱了。

反過來對于香港人來說,如今來內地消費就是太香了。如果你去過香港,你就知道香港不愧是全球物價最貴的城市,隨隨便便一個燒臘飯就100塊,下個館子沒有幾百、一千完全不行。

可是如果在香港賺錢,來內地消費那就是太香了。可是你可能會奇怪,過去內地物價也比香港低不少,爲何就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呢?

關鍵就是內地的經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今內地的産品,不僅僅是價格比香港便宜,而且産品質量、服務質量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簡單來說,那就是又便宜又好。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對香港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這樣的情況還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大灣區經濟、文化、産業的融合,香港跟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的交流會越來越頻繁。

從香港開車經過港珠澳大橋到達珠海只需要46分鍾,而這裏的房價卻只有香港的十分之一,關鍵城市建設水平甚至還在香港之上。未來肯定會有大批香港年輕人回到內地置業,甚至選擇在內地工作。

香港如今依然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對外窗口。過去幾年香港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跟內地缺乏融合,導致出現了文化的差異。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就是爲了在物理上解決內地跟香港的距離,推動大灣區的融合。這樣的戰略布局,又何必爭一朝一夕之功了。可以說,未來已來。

0 阅读:0

嘩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