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反對建港珠澳大橋,真相到底是什麽?胡應湘跟他並沒有鬧翻

嘩撲 2024-04-09 03:00:18

馬英九登上港珠澳大橋的連續三次驚歎,讓許多人都感到了自豪。作爲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建設難度確實不一般。這不僅僅體現了中國國力的提高,也代表了中國科技的進步。

說到港珠澳大橋,不得不提到兩個人,一個就是李嘉誠,另外一個就是胡應湘。多年來很多人一直認爲李嘉誠當年是反對建港珠澳大橋的。甚至認爲他跟胡應湘也是因爲這條大橋而鬧翻的。

那麽真相到底是什麽呢?時間回到80年代的時候,胡應湘跟好友李嘉誠一起來到廣州,他們跟李兆基、鄭裕彤、馮景禧一起出資20億,在廣州流花路廣交會旁邊蓋了一棟五星級酒店。

當時廣州基建很落後,很多外商來了廣州連一個像樣的酒店都沒有。于是胡應湘跟李嘉誠這麽幹,其實是爲了幫助廣州發展外貿經濟,而且他們跟廣州簽好了協議,項目在回收20億成本之後,就會把項目移交給廣州。5年之後,廣州大酒店成功回收20億,項目也移交給了廣州。

當年李嘉誠、胡應湘、霍英東、李兆基這些香港富豪都積極到內地投資,推動內地的經濟發展。不過他們每一個人的側重點都不同。比如說霍英東的精力都放在南沙的開發上面。

李嘉誠則是放在慈善上面。你可能不知道,80年代的時候李嘉誠在內地做了非常多的慈善事業,可是他在內地投資生意則是到90年代之後的事情。

胡應湘則是把精力都放在基建上面。胡應湘後來也說了,相比于賺錢,自己更加關心基建的發展。胡應湘認爲基建做好了,才有機會把經濟發展起來。

隨後胡應湘陸續在內地投資建設了沙角電廠、皇崗口岸、廣深高速等項目,不完全統計胡應湘在內地的投資建設累計超過了500億的資金。可以說他對內地經濟發展是做出巨大的貢獻。

當然李嘉誠在慈善事業也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貢獻也是非常大,光是一個汕頭大學他就累計投入了上百億的資金。

80年的時候,胡應湘就提出了在珠海跟香港之間建設一個跨海大橋的想法。很多人可能無法想象,那個時候提出這個想法的震撼程度。那個時候國內連高速公路都沒有幾條,很多人家裏都一件電器都沒有。

可是胡應湘卻要建全球最大的跨海大橋。他自己本來就工程師,因此他也設計了第一個方案。之後爲了推動大橋的建設,他一直在奔走,還做了大量的調研。後來他把自己積攢了10箱資料的無償交給了珠海。

只是因爲國力不足,一直到2000年之後,這個計劃還是沒有落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港珠澳大橋的戰略意義,建成之後從香港到粵西的距離將大大減少。同時香港跟內地的距離也將大大拉近。同時澳門跟珠海的經濟也必定會被拉動發展起來。

這對于推動整個大灣區的經濟發展都作用巨大。因此在多年之前,胡應湘才會想建這條大橋。2003年的時候,胡應湘決定聯手何鴻燊、鄭裕彤、李兆基、郭炳聯一起籌資150億建設大橋。

那麽這裏面爲何沒有李嘉誠呢?當時這個項目在香港的影響非常大。從商界、政界到民間都在討論,有人反對,有人支持。其實李嘉誠並沒有公開反對過。他當時的意見是希望謹慎一些而已。

不過他手下的大將霍建甯就不一樣了,他就很直接說胡應湘不要擋住別人的財路。因爲李嘉誠旗下的和記港口在大灣區多個城市都有港口,如果大橋建成,對于他們的港口生意可能是影響。當然這是霍建甯的看法,並不代表李嘉誠的看法。因此我們並不能說李嘉誠反對。

當然反對跟支持,更多也是站在不同的商業角度去解讀而已。大家都沒有更多的想法。有人更是利用當年這個爭論去抹黑李嘉誠,這就更加不必了。每一個人愛國的方式都不同。李嘉誠這些年在內地累計捐款就在300億左右了。如果做了這麽多還不愛國,那怎麽樣才算愛國了。

胡應湘跟李嘉誠也沒有因爲不同的見解就鬧翻,他們如今依然是好朋友。畢竟他們都是非常聰明,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企業家。

0 阅读:26

嘩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