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萬向系”魯偉鼎的資本騰挪術

老虎財經 2024-05-07 21:10:34

從父親手中接過“萬向系”的魯偉鼎,正通過不斷資本騰挪,拓展集團的商業版圖。近日,成立五十五年的萬向錢潮迎來重大資産重組,公司欲收購控股股東的海外資産,將其裝入上市公司體內,以實現資本化。

魯偉鼎正在加速整合手中的資産。

5月5日晚,萬向錢潮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萬向美國持有的WAC 100%股權,同時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23年度WAC營業收入超過上市公司同期營收的50%,因而本次交易將構成重大資産重組;交易完成後,WAC將成爲萬向錢潮並表範圍內子公司。

受此消息影響,停牌半個多月的萬向錢潮,在5月6日複牌後直接一字漲停。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5.59元/股,總市值約184.7億元。

事實上,作爲企二代的魯偉鼎,接管萬向系後,便頗愛資本運作。然而,近年來的“萬向系”卻面臨著頗多困境,不僅旗下幾家上市公司業績疲軟,魯偉鼎“主抓”的金融業務也同樣遭遇挫折。

欲將體外資産裝入上市公司

萬向錢潮擬定增收購控股股東體外資産,以將其資本化。

據悉,此次交易方爲萬向美國,是萬向錢潮控股股東萬向集團持股60%的企業,WAC又由萬向美國掌控,所以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而萬向錢潮或將通過拿下控股股東萬向集團手中的資産,謀得進一步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鑒于WAC資産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此次交易的最終價格並未確定。但本次交易發行股份的價格確定爲3.87元/股,相較于萬向錢潮4月17日停牌前的5.08元/股,折價率約爲23.8%。

公開資料顯示,萬向錢潮爲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代表企業。公司主營汽車零部件研發及制造,生産範圍涵蓋萬向節、傳動軸、等速驅動軸、輪毂單元、軸承、制動器、汽車電子、減震器等零部件及總成。

而WAC則主要致力于高端汽車傳動系統和轉向系統的研發、生産及銷售,系全球主要汽車整車廠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公司通過自主生産制造並向下遊汽車整車廠等銷售汽車傳動系統、轉向部件相關核心零部件實現收入,主要客戶包括福特、寶馬、通用、斯特蘭蒂斯、奔馳、大衆等知名廠商。

從二者業務層面來看,萬向系此次的資本運作,無疑將進一步完善萬向錢潮的全球化布局。萬向錢潮表示,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進一步增強全球化業務布局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提高公司在亞洲、歐洲、美洲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可靠性,更好地融入全球各大主機廠的供應鏈體系,並進一步提高全球市場份額。

業績層面,WAC並不遜色于萬向錢潮。數據顯示,2023年度WAC營業收入約爲13.36億美元,淨利潤9815萬美元;而2023年度萬向錢潮總營收144.87億人民幣,淨利潤8.22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萬向美國還將Neapco Holdings,LLC、Wanxiang AutomotiveComponents,LLC、Wanxiang Automotive Components Europe,LLC 100%股權,整合至WAC旗下。

除了整合WAC,4月18日,萬向錢潮還表示擬與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年産900萬支等速驅動軸研發制造項目簽訂框架協議,欲將該項目打造成中國最大的等速驅動軸生産、研發基地,成爲世界級知名汽車工廠的等速驅動軸配套基地,項目總投資不超出15億元。

頗愛資本運作的魯偉鼎

在萬向錢潮的資本運作上,不難看出魯偉鼎深谙其道。事實上,魯偉鼎接管萬向系後,集團便頻頻發生資本運作。

1992年,年僅21歲的魯偉鼎便開始爲接手家族企業做准備,被任命爲萬向集團總經理助理,2年後,他就從其父親魯冠球手中接過了萬向集團總裁一職。

和中國大多數家族企業一樣,萬向系也未能擺脫“一代實業,二代金融”的命運。魯冠球以實業建立起了“萬向系”,魯偉鼎卻似乎更偏愛金融與資本運作。

2017年,魯冠球因病離世,魯偉鼎便開始密集進行資本運作。據悉,魯偉鼎接手的“萬向系”帝國,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爲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萬向德農、順發恒業,但魯偉鼎顯然並不滿足。

魯偉鼎陸續謀劃大洋世家和萬向一二三的上市之路,然而事情的進展卻並不順利。

2023年3月3日,大洋世家向上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主板上市,但同年7月24日,大洋世家的保薦人財通證券向交易所提交了撤回申請,由此上交所決定終止了大洋世家的IPO。萬向一二三的推進速度同樣也頗爲遲緩。

此外,魯偉鼎還在不斷加速萬向系的金融産業整合布局,由其打造的金融平台萬向控股,更是成爲首個民營金控集團申請者。

值得一提的是,魯偉鼎也繼承了其父在造車方面的野心。事實上,萬向系的造車夢已經做了45年,1979年魯冠球開始構想造車,魯冠球更是表示“我這一代成功不了,我兒子也要繼續;兒子成功不了,我孫子繼續”。但直到20年後萬向系的造車計劃才付諸行動,1999年,魯冠球設立了電動汽車項目籌備小組,准備進軍新能源汽車。

2014年,萬向集團又收購特斯拉的競爭對手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isker,並將其改名爲卡瑪,定位豪華電動車公司,布局美國市場。然而卡瑪直到2017年才推出混合動力車,直到目前都未能掀起太大浪花。

事實上,魯偉鼎在造車方面投入頗多,2017年魯偉鼎計劃投資2000億元,打造萬向創新聚能城,涉及電池、新能源乘用車、研究院等12個重點建設項目,建設時間5至7年。

懸崖上的“萬向系”

然而,龐大的萬向“帝國”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接班數年,魯偉鼎尚未帶領萬向系的四家上市公司實現業績突破。以被寄予厚望的萬向錢潮爲例,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111.54億元、8.82億元,達到業績高峰,此後其盈利能力逐漸下行。

2018年至2020年,萬向錢潮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23億元、5.36億元和4.36億元,直至2021年後,其業績才逐漸回升。

此外,作爲萬向集團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布局,萬向一二三至今未能實現穩定盈利。2012年,萬向集團出資2.56億美元收購了破産的美國锂電池生産商A123,並將其改名爲萬向一二三。此時的萬向一二三就已經有十余年的锂電池制造經驗。但經過十余年的發展,萬向一二三依舊未能在锂電池裝機量領域做出一番成績。

更爲嚴峻的是,魯偉鼎手中的萬向信托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多個産品出現違約。據悉,萬向信托偏愛房地産業務,2017年-2019年房地産行業頗爲景氣,萬向信托在房地産領域的投資規模由427.64億元攀升至679.49億元。

隨著房地産市場變得低迷,萬向信托多個産品出現違約。據悉,萬向信托在地産、政信及健康三大類産品的逾期規模較大。

此前,向信托總裁王永剛還曾透露,公司地産項目余額約85億,其中逾期部分占到了三分之二。此外,萬向信托還有十余個政信類産品及三個健康類産品逾期。

對于目前的“萬向系”來說,如何擺脫一系列經營性問題的束縛,進而實現下一步發展,仍是掌舵人魯偉鼎所要攻克的難題。

2 阅读: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