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想念周鴻祎,周鴻祎也沒辜負網民

摩羯商業評論 2024-01-15 23:35:21

《天龍八部》裏面,有一個光彩奪目的人物叫鸠摩智,他是武功高強的吐蕃國師,進入中原後喜歡四處搜羅武林秘笈,練完之後就四處找江湖大佬碰瓷兒,迅速成爲江湖網紅,很多大佬避之唯恐不及。

但在最後,少林高僧指出他練的並非是少林武功,而是依靠逍遙派的小無相功進行Copy的赝品武功,這種練法久了就會走火入魔。

鸠摩智的結局,是在枯井底下其武功被段譽的北冥神功(《笑傲江湖》裏叫吸星大法)一化了之,終于渾身輕松悟了佛道,成爲一代高僧。

90後程前,頗似一位做視頻訪談積累了不少粉絲的鸠摩智,但財經媒體圈並沒幾個人知道他。

其實周鴻祎自己說的沒錯,他是大佬圓桌的氣氛組,如果沒有周鴻祎,賦閑多年的50後馮侖搞得這場秀就沒有幾個人關注。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因爲一位財經媒體視野之外的網紅鸠摩智在現場破防失態,周鴻祎又一次成爲了10W+文章的主角,上一次他稱爲10W+主角還是在7年前的《人民想念周鴻祎》。

在1月12日晚,周鴻祎在360大廈搞了一次教網民提升口才的直播,深入淺出口吐蓮花,程前也去聽了,現場氣氛融洽,老周再次上了熱搜。

老周此次兩次登上媒體頭條,與2017年那次有很大不同。那一次,他已經在互聯網江湖沉寂了很久,所以才有人想念他。

然而,2024年與2017年的時代背景也有相似之處。當時,“互聯網下半場”開啓,眼看行業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遠去,而2024年的當下,則是氣氛更爲凝重。

所謂粉墨登場,粉墨是人事,場是天命。行業下行,老周卻仍能出場並獲得了掌聲,這本身就說明老周可以穿越周期。

陰差陽錯無心插柳,老周這一次出場破圈,效果好,結局妙,讓他自己這幾十年來若隱若現的IP清晰而飽滿起來:

商業江湖強者,科技行業鲶魚,企業家群體的活化劑。

1.大佬與網紅

有人說,人類四大本質是複讀機、鴿子精、真香怪、檸檬酸。不過看近期的輿論動向,或許還得加個熱氣球。

一個人的錢來的太快,粉絲來的太多,容易飄,這跟年齡無關,只不過程前這樣的年輕人更容易飄而已。

從馮侖的風馬牛現場互動看,程前犯的錯誤的確沒有什麽可洗之處。而老周則是又造氣氛又救場,他在口才培訓直播中自己都說,若放在十幾年前他可沒這麽謙遜圓潤。

不過,若說程前的破防失態純粹是個人修養的問題,也不盡然。實際上,他並不缺訪談經驗,他這個年紀的人能在台上提起老周當年幹的事,說明他做了功課。答案更像是,他以及背後的團隊,瞧准了這個機會准備碰瓷兒大佬。這樣他就可以出圈,讓主流財經媒體知道他。

顯然,他失算了。馮侖是地主,他不便碰瓷兒;王石只談房地産,而房地産的事要麽他不懂,要麽就是敏感詞;只有老周,耕耘的互聯網行業的事他多少懂一些,並且老周發言最多,最適合他碰瓷兒。

程前這個年紀的人,可能已經不知道曾經有個家喻戶曉的央視主持人也叫程前,90年代中期風頭無兩。但他還現在還能被媒體偶爾提起,則往往是以董卿前男友的身份了。

程前這個年紀的人,小時候還不懂事的時候在電視機上看了《大時代》,長大懂事了卻去電影院買票看《小時代》。可是時代並不是一直進步的。

去年在媒體上領了幾個獎的程前,經過此役,可能才開始明白一個道理:道場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到場。遇見大佬和高人,你只把他當耗材用,那你就傻缺兒了。

鄧文迪的轉折點,是買了張從美國飛往香港的頭等艙機票;田小姐的轉折點,是毅然決定參加了一個古巴旅行團。二人並沒有在有機會跟大佬面對面時抛鄙視鏈,也沒有剛跟大佬吃完燭光晚餐就四處散播大佬的夫妻生活不盡人意。

守正才能出奇。這二位名媛也許讀的書不如程前多,但路線卻是對的:貼近大佬,綁定大佬,共同進步。

我們80後剛入行媒體那會,雖然也會拿著放大鏡與顯微鏡對耀眼的大佬群體審視,但至少對台上的這些人會有發自內心的一點敬意。因爲我們明白,畢竟媒體行業的本位只是“知”,而人家是知行合一,把事辦成了。

須知,在金庸筆下,鸠摩智這樣的番僧不是武功不高,而是路線不對。他們總是在內功欠缺的前提下想快速複制大佬的成功,以爲自己能跟大佬對話,自己就成了大佬。

殊不知讀不懂人生的無字之書,有字之書就會越蠢,用教員的話說,就是“路線不對,就知識越多越反動。”練內功,就是讀懂人生與社會的無字之書。

在12日的口才培訓直播現場,一位在大學工作的女助理教授向周鴻祎提問: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幽默感?這個提問價值千金。

尼采說:

“還沒有一種微笑爲真理鍍金。”

其實幽默就是爲真理鍍金,但要以讀懂無字之書後的內心強大爲前提,內心脆弱、一碰就跳的人是沒有幽默感的。

馮侖也好,王石也罷,更別提靠著一路打怪升級至今仍然生龍活虎的周鴻祎,這些人都是經曆過不止一次的絕境考驗後,讀懂了人生與社會的無字之書,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下常人所不能下的決斷,之後才能在台上依然笑看風雲。這種內功的深淺,與粉絲數量無關的。

到了2020年代,網民發現沒有白白想念周鴻祎,人家老周也沒辜負網民。無論是在風馬牛堂會上,還是在口才教學直播中,老周都表現的遊刃有余,不但要造氣氛,還要救場,從高處下,從低處回,從深處出,這是建立在深厚內功之上的本事。

科技産業亮點越來越少,老周卻能持續亮相並獲得掌聲,這樣的企業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而程前存在的問題,恰恰是之前采訪了一大堆或級別不夠或已經退隱的人,卻沒有機會與老周這樣咖位高並且還奮戰在一線的企業家交流。

據我所知,老周並沒有邀請程前到現場看他直播,而是程前主動聯系360方面,申請到現場聽講。

這就是年輕人走向成熟的表現,若能借此契機勤練內功,日後才能有更大的作爲。

2.鲶魚與活性劑

在武林群衆眼裏,四處碰瓷兒的鸠摩智功夫很高,但要說他爲武術傳承、武林文化做出過什麽貢獻,那很難說。

也許有人會說,周鴻祎的一路“升級打怪”,不也是碰瓷嗎?

No。

周鴻祎一路走來,改變殺毒行業遊戲規則,與鵝廠商戰,與雷軍約架......被騰訊終結的創業者不勝枚舉,被老周掀翻的舊船也數不勝數,的確場面看起來不那麽和諧。然而,升級打怪和碰瓷兒可是有本質區別的。

邏輯演繹不如實證教學。如果非要找一個跨行業的類比對象,我想起了于謙有一次在攝像機面前認真嚴肅地評價郭德綱:

“郭德綱如果像我這樣,就沒有德雲社了。你不能說他的睚眦必報、嫉惡如仇是錯的。誰要想幹成一件事,得靠鬥爭過來。他的這個性格,決定了他帶著德雲社走到現在這個位置,雖然經曆了大風大浪,我們還在這兒。”

看,機智的謙兒哥猶如一位資深媒體人,能夠撥開俗論,深刻到位地評價強者。

老周和老郭這種內力深厚的強者,很容易被道德君子排斥于正冊之外,也許只能進個副冊、又副冊。然而,這些人其實自己內心也清楚,實際上,他們自己才是時代的配角。

強者,特別是後來居上的強者,打怪升級是其必由之路,而這種人往往不被大衆理解。因爲大衆往往是沒有經曆過艱苦奮鬥挑戰自我成功的個體,事沒有知行合一作出一番事業的普通人。

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強者與弱者的區別,在這一“受”一“救”中才顯現出來。

從殺毒軟件時代,浏覽器時代,手機應用中心時代......一路打怪升級到大模型時代,周鴻祎一直都在最前沿。媒體人見過太多的時代過客,見過太多冒充“時間的朋友”實爲“時間的炮友”的僞創新者,但一個企業家要是每個時代都能抓住紅利保持昂揚的鬥志,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本事,是企業家中的稀有品種了。

其實,新世紀到來,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全世界的思潮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關于“強者”話題就是代表。

文藝往往領社會思想風氣之先,君不見亞馬遜出品的爆款年更劇《黑袍糾察隊》,已經不能滿足全世界人民群衆,于是就整出個平行劇《V時代》,也收視率爆棚。這兩部全世界知名的爆款劇,深刻反映了時代思潮:

很早的時候,人民群衆先是喜歡看超級英雄拯救地球,看膩後就轉去看超級英雄拯救銀河系,主打個正義感釋放;

再看膩後,人民群衆就轉去看超級英雄養成記,主打個草根兒代入感;

等到了2020年代,連這個也看膩了,物極必反,人民群衆救想看平民英雄如何扒下超級英雄的褲衩了,主打個圍觀裝B被雷劈,也就是圍觀虛僞的強者人設崩塌的那一天。

程前之前的劇本設計,其實就是想演一出初出茅廬打敗老英雄的戲碼,給自己立人設,結果卻演砸了。

而反觀老周這位強者,他一路打怪升級,不虛僞,不虛榮,不矯飾,不猶豫,他贏的價值連城,關鍵是他總能給行業帶來新鮮感。

《人民想念周鴻祎》10W+出來的時候,那會還只是剛開啓“互聯網下半場”,人們已經感歎人口紅利消失,科技創新日薄西山,整個輿論場就已經哀聲一片。等到了2020年代,人們都發現那時的互聯網行業已經是天上人間了。

似乎,2020年代的很多行業,集體陷入了抑郁症。

真香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多巴胺與內啡肽也從不騙人。老周就是給科技行業提供多巴胺與內啡肽的人,他是強者,是科技行業鲶魚,企業家群體的活化劑。他拒絕躺平,他專治抑郁。

在官方第一本自傳的封底,老周寫到:

“如果有一天我變腐朽了,對現實妥協、不思進取了,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可以來打敗我。”

在12日的口才培訓直播現場,老周回憶了他與馬雲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回憶了他在擔任總評委的時候差點與創業者動手打起來的場景,之後他反思如果是現在的他,會如何處理當時的分歧。

現在看,內功強大而又在不斷進步的周鴻祎,還很難被打敗。

而這種奮鬥不止、自我審視的精神,正是當下內心脆弱,動辄失態或躺平的年輕人,所應該上的人生課。

0 阅读:0

摩羯商業評論

簡介:曆史縱深,空間透視,深度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