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賤賣沒人要,到暴賺千億!中國最憋屈“土特産”,終于硬氣了

金錯刀 2024-05-22 10:05:11

最近,榴蓮的存在感有點高。

一個直觀的體現是:到處都能看到榴蓮大甩賣的消息,刀哥周末逛超市,一家商場就有三個攤位,吆喝自家榴蓮大甩賣,價格從一斤19.98元到30元不等。

不過最刺激的,還要數網上廣爲流傳的“10元一斤”說法。

這一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近日多家媒體報道,榴蓮價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現“100元5個,一斤10元”的低價。

在這背後,是國産水果默默打響的反擊戰,海南農科院預測,今年國産榴蓮産量將突破250噸,並于5月登陸市場。

消息一出,榴蓮大國泰國雖然嘴上沒說什麽,身體卻很誠實,很多泰商急忙抛售榴蓮以牟取暴利。

泰國金枕榴蓮的批發價已經跌至每斤20元左右,而越南幹堯榴蓮的價格更是親民,每斤僅需17元左右。

能把水果大國泰國逼急眼,國産水果這回真的爭氣了?

曾經一年倒掉1200萬噸,

賤賣都沒人要

過去,國産水果一直是被進口吊著打的存在,一度活得相當憋屈。

中國猕猴桃的高端市場被佳沛“壟斷”,泰媒更是毫不掩飾,直言近80%的榴蓮種植戶要靠著中國人的錢“養活”。

這話可能並不誇張,中國人有多愛吃水果?以榴蓮舉例,據海關總署數據,我國榴蓮進口量高達142.59萬噸,還有種說法:全球超過2/3的榴蓮都被中國人吃了。

同時中國還是水果生産大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我國果品産量達29970.2萬噸,産值近兩萬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産國。

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供應能力,最後錢卻幾乎都讓老外賺走了。

國産水果的兩大“硬傷”,讓它活得相當憋屈。

一是普通品類上,價格賣不過進口。

同樣一個砂糖桔,廣西行情曾經低迷到直接跌破1元/斤,但與此同時,進口柑橘卻每斤價格普遍在10元以上。

更尴尬的是,哪怕是在中國賣成平價的東西,一換成國外就身價倍增。

在中國按斤賣的葡萄,到了日本變身陽光玫瑰按串賣;連中國幾十元一盒的魚子醬,到了國外就成了“黑色黃金”,一勺就要數十萬。

二是高端品類,尤其是超級水果,品質拼不過進口。

水果大國卻不是水果強國,而且越是在關鍵領域,就越是被人卡脖子。

近10余年來,我國從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意大利等國引入近20余個大櫻桃品種,巨峰、夏黑、金手指等熱門葡萄品種也來自日本。

因爲中國很難生産這些品類,品質也很難比過。反映到更宏觀的數據就是:2011-2013年,我國水果進出口還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2013年之後,進口水果開始超過出口水果,2016年-2019年基本上呈指數級增長的狀態,我國水果的出口量還是不溫不火。

兩種路子都被卡脖子,到最後最受傷的還是中國果農。

國産水果滯銷的新聞頻出,如陝西蘋果、眉山柚子等,也有那些人盡皆知的老農表情包。

有投資70多萬的果農一夜之間顆粒無收,忍痛踩碎甚至當垃圾倒掉,還一度驚動了人民日報等官媒。

這不是個例,更憋屈的是一組數據:

國産水果的年損耗多達1200萬噸,造成經濟損失達4000億人民幣,豐産不豐收,賤賣都沒人買。

狠抓種子話語權,

不再“慣著”外國刺客

有網友說,進口水果因爲各種稅等成本原因,貴是理所應當。

但很多人不知道,外國水果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麽貴的。

泰國的榴蓮最早都是8塊錢一斤,看到中國人生産不了,需求還只增不減,東南亞等地區商人一步步試探價格上限,結果榴蓮價格越炒越高。

號稱“榴蓮之王”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早期市場價格僅爲77元每斤,但如今價格卻高至300-500元每斤,一個就賣上千還不愁賣。

除了貓山王還有各種外國貨如車厘子、香蕉、藍莓.......定價是國內的兩三倍,還成了各個超市裏的“釘子戶”,仿佛只要加了進口標簽,高價也是便宜貨。

真的只能任人定價嗎?當然不是,這些年中國水果也在憋大招,默默給自己積累了兩個“靠山”。

第一個靠山是種子話語權,專治水土不服。

過去,中國水果因爲沒有重視種子,總是會被外國人先截胡。

比如武漢植物園曾自主選育出珍貴的“金桃”猕猴桃,因爲沒有國內企業願意以合理價錢接手,只能無奈將國內市場專利使用權給了意大利公司。

甚至連本是自家土特産的大櫻桃,都被老外鑽了空子,變成品牌加價賣回來。

一切原因還是歸結于自己沒有更優質的種子與技術。在意識到品種的重要性後,開始死磕技術,甚至國家隊下場。

先從一顆好的種子開始。比如日本培育的陽光玫瑰葡萄,以前在超市賣到300元一斤,2010年引進國內本土化種植之後,經過10年的培育,徹底打破了陽光玫瑰被日本壟斷的局面。

曾經被中國人诟病不夠甜的火龍果,自打國內引進種植之後,中國專家派出專門團隊死磕種植,經過技術改良,個頭、口感、甜度都超過了進口越南貨。

海南更是帶頭攻克了榴蓮這個曆史難題,榴蓮喜歡濕熱,溫度但凡低于22℃就沒法正常生長,年降水量還需要達到1000mm以上,濕度要在75%-85%之間,因爲對環境要求特別苛刻,甚至有“中國不適合種榴蓮”的說法。

海南第一個不服,當地農科院熱帶果樹研究所和企業一起死磕本土化種植,花了數十年硬是解決了榴蓮樹嫁接和種植存活的問題,把榴蓮苗的成活率從60%提高到了90%以上。

經過多次改良後的國産榴蓮不僅價格低廉,口感香甜也絕不輸進口榴蓮。

第二個靠山是規模。有規模才有尊嚴,痛揍水果刺客。

在確保品質對了以後,海南將生態區的榴蓮樹挂果面積將增至4000畝,預計今年總産量將達到250噸,比去年翻了5倍,金枕、幹堯、貓山王都能産。

有人說,這個這點産量和年進口80多萬噸來比,就是九牛一毛,甚至連泰國都表示不會對本國榴蓮出口有什麽實質的影響。

但蚍蜉撼樹,往往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比如曾經高攀不起的陽光玫瑰,現在國內通過量産已經把價格打到15元一斤。

國産藍莓一盒降到9元以下,甚至因爲供大于需,還把外國水果的價格相繼打了下來,這些年,外國引以爲傲的奇異果、車厘子,價格紛紛跳水9成以上。

在這背後,就是國産水果規模的飙升。隨著我國的大規模種植,隨意定價的權利也將轉移到自己人手中。

有榴蓮賣家告訴刀哥,最近榴蓮降價是因爲供大于求,泰國當地榴蓮進價都比往年便宜不少。

連泰國等國都開始著急,通過立法或其他手段收緊種苗輸出,防止我國引入優質品種,泰方農業部更是以天價罰款警告果農,嚴禁采摘未成熟榴蓮。

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中國榴蓮種植的規模化上漲、進口價格打下來的趨勢。

泰國金枕榴蓮的批發價已經跌至每斤20元左右,而越南幹堯榴蓮的價格每斤僅需17元左右。照這麽看,未來榴蓮實現10元一斤,也只是時間問題。

只有從源頭上壘高山,才能真正整頓水果刺客。

把水果當高科技卷,

才能站穩鄙視鏈

水果賣得好,受益的不僅是果農,而是所有人。

因爲水果經營踏入正軌後,其本身的經濟效益也會非常可觀。

曾經有人提出“水果強國”概念,就像水果大省廣西,水果産量突破3200萬噸,産值有望突破2000億。水果賣得好,收入少不了。

有種子,有産量,對于目前的中國水果來說還是遠遠不夠。

畢竟曾經的陽光玫瑰就是個慘痛的教訓。很長一段時間,陽光玫瑰迅速在中國各地推廣種植,不管環境適不適合,先占坑再說,最後品質大打折扣,産量有多大,滯銷就有多狠。

不是中國人種不出好品質的水果,關鍵在于,隨著國外對于種子知識産權的日漸收緊,水果已經不是簡單的農業戰,俨然是一場科技攻堅戰。

握住品種研發的“芯”的前提,就是不能急功近利。

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未必能獲得同等的回報,但不投入就一定不會有回報。

放眼全球,國家舉全力做一種水果,最後成就一個産業、一個國家,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

新西蘭把猕猴桃徹底玩明白,種植者高度重視土壤的修複與養護,每年給土壤施入發酵腐熟的動物有機肥,是一般肥料成本的幾倍。

銷售也相當給力,在新西蘭,不同品種的蘋果都有自己的專屬網站,網站會對蘋果的出身、産地、味道、特色、書譜等做詳細介紹,讓每個蘋果都變成“顯眼包”。

新西蘭奇異果、智利車厘子,日本陽光玫瑰......每一個農産品都不是隨隨便便出名的,從研發、生産到銷售上都完全不敢含糊。

這也能說明,想站穩水果鄙視鏈,並非果農或種植者要操心的家務事,而是一個全産業鏈要攻克的難題,涉及到供應鏈管理、消費者認知以及農業市場結構等多個方面。

在這個思路下,很多地方水果已經不滿足于對進口的複制粘貼,而是走上精品化——先從給産品起名開始。

比如這些年爆火的四川蒲江金秋砂糖橘,就是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

車厘子品類上幹出了“紅燈”、“美早”等品種,蘋果品類也推出了“瑞雪”、“瑞陽”等本土研發品種。

很多人不知道,做精品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水果深加工,延長水果産業鏈。

目前國內水果深加工市場的規模比較小,深加工能夠增加水果價值和延長貯藏期,最大程度上挽救水果滯銷的損失,甚至還能打響知名度。

過去消費者只是圖口感,現在消費者個個都是成分黨。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與水果罐頭、水果幹以及各大新茶飲品牌合作的地方水果,過去還只配待在配料表,現在卻出現在産品的宣傳賣點上,山東地方鎮黃桃、潮汕桑葚,甚至成爲一種逼格的代表。

長遠來看這是好事,負重前行的中國水果想要走得更遠,還需要繼續建設和升級,並且接下來要把更多的資源、資本、人力投入到行業,把國産水果的品牌做好做精,漲價也能更理直氣壯一些。

就像100元一斤的丹東草莓、80元一箱的冬棗,也會有人心甘情願爲高價買單。

想“守好國門”,卷價格不如卷品質,才能幹出中國的佳沛都樂。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2 阅读:2427
评论列表
  • 2024-05-23 04:26

    一是果農賣不出去,二是市民只能買到高價水果,只有中間商賺差價。運輸環節也出現問題。

  • 2024-05-23 07:07

    100元買一個。難道這新聞來自未來?

  • 2024-05-22 20:51

    歡迎大家吃耙耙柑,猕猴桃,

  • 2024-05-22 20:47

    才看一個專家建議一天吃榴蓮不要超過一牙,你這又建議多吃了

金錯刀

簡介:爆品戰略理論提出者,科技商業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