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健康力推“萬店計劃”,會如何改造醫藥連鎖行業?

摩羯商業評論 2023-11-18 05:27:05

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京東健康已經正式啓動了自建線下倉店的“萬店計劃”,意圖打通從“快遞電商+線下倉店配送”的最後一公裏,以純自建倉模式承接自有線上訂單。據悉,該模式已經在北京等地試點,目標是投入10億元,用3年時間開至一萬家倉店。

這聽起來,很像是啓動于2017年的京東集團改造升級線下零售的所謂“萬店計劃”的細分賽道翻版,因此,其商業想象空間也吸引了多方注意。

實際上,據『摩羯商業評論』分析,這個消息並非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18前夕,京東健康613全類目B2A&O2O招商宣講會,就開啓了線上連鎖化經營之先河,即同一連鎖不限制入駐的分店數量;同一公司主體最多可開三家賣場型旗艦店,該規則也適用于連鎖分店。

網上藥店連鎖化經營,顯然是爲京東健康下一步打通“B2C切入+線下倉店配送最後一公裏”做好鋪墊。

而京東健康與阿裏健康在線下鋪開實體自營藥店經營,已經不是秘密。

8月10日,2023年第十六屆西普會——中國健康産業(國際)生態大會在海南博鳌盛大開幕,會上,京東健康即時零售事業部總經理王一婷發表了《即時零售驅動高質量增長》的演講。演講中,王一婷透露,目前京東健康已經開設出150多家線下京東自營大藥房。

醫藥O2O並非是新鮮事物,並且在疫情三年中得到了廣泛的用戶增長。

近年來,電商巨頭改造夫妻老婆店、鋪設即時零售網絡,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也提升了業界對京東健康的“萬店計劃”的關注度——“互聯網醫療”與“藥品即時零售”這兩個概念的交織,將極大提升京東健康在醫藥板塊線上線下布局的完整度,徹底重塑傳統醫藥連鎖行業。

1.爲什麽醫藥連鎖行業 亟需改造升級

“一條街上的藥房比奶茶店還多”已成爲當今零售店鋪的現狀,據衛生部門披露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零售藥房總數爲62.3萬家。

同時,據2023藥品零售綜合競爭力百強榜,排在其前面的爲老百姓、益豐藥房、大參林、一心堂,其中老百姓、益豐藥房、大參林均在去年實現萬店計劃。

據『摩羯商業評論』調研分析,中國的藥房連鎖逐漸走強,市場飽和度不斷提升,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

其一,是國家集采藥品覆蓋面越來越大,病患可以在連鎖藥房買 到的藥品越來越多,這意味著醫藥商業流通格局將重構;

其二,國家政策利好頻出,醫院門診處方外流速度加快;

其三,是中國社會的老齡化加速,藥品需求在不斷擴大。

知名藥房連鎖品牌海王星辰就是這種趨勢的見證者。

作爲一家老牌連鎖藥店,海王星辰其實早在2007年就已經在美股上市,後來由于業務萎縮,後于2016年宣布從美股退市。在國內藥房市場飽和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海王星辰在2023年9月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擬登陸A股。

截至目前,A股已有8家民營連鎖藥房上市。其中,作爲淨利增速最快的藥房股,健之佳在上半年實現營收43.38億元,同比增長44.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8億元,同比增長74.85%。淨利增速位居前列的,還有漱玉平民、益豐藥房、一心堂,同比分別增長24.67億元、22.33億元、20.64億元。

看起來,這個傳統的賽道似乎形式一片大好。

然而,在疫情三年期間大放光彩的藥房連鎖行業,其難以令用戶滿意的服務質量,也在這個期間暴露無遺。

以筆者購藥的經曆爲例。

2022年春天,筆者出現敏症狀,于是在叮當快藥上下單了西替利嗪與甘草酸苷。沒想到的是,筆者在下單後第三天才收到藥品。仔細一查,原來是系統把訂單派送給了叮當智慧藥房(南京)有限公司春樹路店。

筆者只在2010年去過一次南京,爲何叮當快藥會舍近求遠從南京往北京調貨?西替利嗪和甘草酸苷又不是什麽稀缺藥品。

叮當健康雖然打著“即時零售”的新概念上市,但在實際運行中在大數據、倉儲、配送等環節,已經遠落後于市場需求。

另一面卻是近年來京東與阿裏快速推進的“即時零售”、“半小時生活服務區”在線上線下貫通布局的高歌猛進。

總而言之,用戶期待提升消費體驗,商家期待提高運營效率,而平台方又有這個能力,再加上國家政策支持,于是,一場醫藥連鎖産業的變革正在到來。

抖音買藥頁面

實際上,不止京東與阿裏。在2023年,抖音、快手先後放寬售藥准入門檻,積極擁抱醫藥零售。

2.京東健康“萬店計劃”, 會有哪些想象空間

京東健康與阿裏健康在1年以來動作頻頻,說明巨頭已經開始將資源大量轉移至這個細分賽道,而京東健康也又充分的動機與資源,去做好這個賽道。

首先,京東健康能夠全力以赴,是因爲醫藥連鎖産業這塊蛋糕,對“海陸空”能力齊備的電商巨頭來說,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根據《2022-2023年度中國藥店發展報告》內容顯示,2022年國內零售藥店的連鎖化率已上升至57.76%,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預計,未來2-3年,將會出現10家門店總數超過10萬家的連鎖藥店。

也就是說,無論是來自C端的問診購藥需求,還是來自于B端的大數據、倉儲、配送、廣告需求,對于京東健康這樣的平台來說,都迎來了一個不可錯過的時代風口。

8月16日,京東健康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報告期內,京東健康總收入爲人民幣271億元,同比增長34%,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指標下(Non-IFRS)淨利潤24.4億元,同比增長101.2%。

公告中,京東健康將自身的快速增長,首先歸功于在上半年不斷強化全渠道醫藥健康供應鏈建設,持續完善以京東大藥房爲核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藥健康零售布局。

換句話說,京東健康已經推行開的“互聯網醫療”+“即時零售”整合,已經取得了真金白銀的成效。

其次,京東健康能夠全力以赴,是因爲自上市以來,其一直在蟄伏等待良機。

上市前夕的2020年8月,高瓴資本8.3億美元領投京東健康B輪融資,當時京東健康的投後估值達到300億美元。

然而,在實現上市之後股價飙升沒多久,京東健康股價就一路走低,目前僅有1200億余港元。而且京東健康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發布之後,媒體發現,其售賣的最大類別竟然是計生用品。

這顯然不是京東健康的期許。

京東健康蟄伏等待的良機,主要是兩個。

其一,是市場教育。由于問診購藥的低頻需求屬性,導致互聯網醫療和購藥的市場教育工作進展緩慢。而三年疫情期間,其市場教育的速度可謂勢如破竹。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3.63億,占網民整體的34%,同比增長21.7%,成爲當年用戶規模增長最快的應用。

其二,據『摩羯商業評論』多方了解,京東健康與阿裏健康的戰略與市值徘徊許久,主要是因爲國家有關“互聯網醫療”的配套政策的出台節奏,過于緩慢,可謂萬事俱備,獨缺“東風”。

而到了2023年,利好行業的新政出台速度,明顯提升。

2022年12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頒布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開始施行。

2023年2月15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了《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門診統籌服務的接入成爲2023年醫藥行業的重點,這推動了醫院門診處方外流的加速。

2023年11月1日,《北京市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從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個省、直轄市藥品監管部門出台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規範性文件。

以上1年內連續出台的三個法令,相當于敞開了大門,爲醫藥産業朝著線上線下一體化方向縱深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京東健康醫藥事業部總經理 王一婷

“未來即時零售網格化將有效連接供需兩端,實現精准需求匹配。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京東健康能夠以數字化手段幫助商家提升運營效能,通過打通整個供應鏈和全服務流程,從流量、用戶、商品、履約、營銷等方面爲商家綜合賦能。”

時至2023年底,“東風”已來,王一婷在西普會上的預測已經開始落實,這也爲京東健康打開了資本層面的想象空間,大規模推進線上B2C引流至線下實體門店這一戰略落地的時機,已經成熟。

近期,在京東健康的財報電話會上,京東健康管理層闡述了下一步的線下開店規劃:

“院邊店是處方外流的第一站。未來希望在複旦百強醫院的院邊店都有戰略卡位。此外,公司一直探索用自營的方式做O2O,也會涉及線下藥店,目前在北京市的運營情況還不錯。如果發展良好,未來考慮擴張性增長。也會考慮社區店,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探索,以適應老齡化的變化。”

十九大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爲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在醫療領域表現的非常明顯——落後的線下醫藥連鎖模式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在疫情期間也充分暴露出來。

然而,藥品連鎖品牌與部分O2O平台在內,雖然各方勢力出發時間早,但卻出于各種短板,沒有能力去改造供應鏈,無法承擔起産業升級的時代重任。

“互聯網醫療”與“即時零售”相結合,不失爲平台供給與各方需求所形成矛盾的一個解。

産業變革的三元素——科技、資本、政策,均已到位。一個人們習以爲常卻需求未滿的萬億級産業,正在被重構;曾經“穩坐釣魚台”的醫藥連鎖藥店和醫藥工業品牌,都需要認真思考京東大舉布局自營實體藥店的背景下,自己路在何方。

0 阅读:48

摩羯商業評論

簡介:曆史縱深,空間透視,深度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