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有時是種虐待”:被父母“犧牲”的孩子,一生都很難長大

張德芬空間 2024-05-07 12:05:38

“老公出軌,沒想到最先成長的是女兒”。

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了她經曆感情破裂後女兒的變化。

她變得勤快了;

早早起床,梳洗,自己做飯;

她也格外懂事,甚至還能安慰媽媽,“你又沒錯,錯的是爸爸!”

本來是想表欣慰的感受,也許這位媽媽也沒想到,這則分享引起了軒然大波,

1000多個評論裏,不少人都在提醒她:這不是什麽好事!

“我就是這麽過來的,在母親的婚姻裏充當隱形丈夫,承受那個年紀不該承受的懂事,能告訴你我現在只有抑郁”;

“到現在我都無法原諒父母,爲什麽讓小時候的我活得這麽壓抑”。

懂事的小孩,爲什麽會變成痛苦的大人?

人到中年,面對蒼老無助的父母,我們的恨意,又該如何安放?

被迫長大的小孩,永遠不會“成熟”

還記得《再見愛人2》裏的張婉婷嗎?

她的親密關系的經營方式曾在網絡上掀起了好一陣“血雨腥風”。

控制、埋怨、歇斯底裏,不少人直言她的性格太讓人窒息。

直到她的媽媽出現,我突然就對她多了一份理解。

原本上節目是爲了“女兒”撐腰,卻沒有幫女兒解決任何問題,反倒激起了張婉婷不滿的情緒。

她講了一段很戳人的回憶。

父親去世那年,張婉婷才12歲,母親情緒崩潰,什麽都做不了。

張婉婷被迫當起了那個“大人”,拿著號碼簿挨個給親人打電話通知葬禮的事宜。

葬禮那天,大人們都在忙,年幼的張婉婷被誤鎖在車裏,很久都沒吃飯,最後才被爸爸的朋友救出,也差點錯過見爸爸最後一面。

而從始至終,張媽媽都沒有注意到這件事情,忘了女兒也需要關心和撫慰。

過了幾天,張媽媽就說自己要去做一個小手術,把幼小的張婉婷嚇得幾天幾夜沒合眼。

等到媽媽回家的時候,張婉婷才知道,原來媽媽就是去做了個紋眉。

當年,張婉婷想想到媽媽失去了丈夫,怕她傷心,把這份傷痛和委屈藏在了心裏。

她再敞開心扉想要一個道歉的時候,已經過了幾十年。

這些年,張婉婷北京漂泊,報喜不報憂,母親除了提出需求,卻很少過問女兒辛不辛苦累不累。

“你真的愛我嗎?是不是我經曆了什麽,對你來說都不重要?”

看著女兒激烈的控訴和洶湧的眼淚,張媽媽首先是不解,

“啥時候的事兒啊?”

接下來是弱弱的反駁和沉默,

“我以爲你去工作了。”

她慌慌張張,面有難堪,唯獨說不出口那句“對不起”。

去世的父親,不夠成熟的母親,過早失去依靠的孩子,她能找到的出路,就是把自己武裝成無堅不摧的樣子。

在這個家庭裏,張婉婷更像媽媽,無微不至照料著母親的生活和情緒。

但是另一方面,她的心裏也藏著恨和怨:

“我堅強是因爲你們軟弱,你們沒想堅強,你們把我逼到這份上”。

被迫長大的孩子,成年後也很難有安全感,他們刺猬一樣渾身是刺,這份強勢背後,是深深的哀傷和絕望。

所謂“早慧”“乖巧”“成熟”,不過是“親職化”創傷的表現罷了。

得不到愛的人,也學不會愛

子女親職化,指的是父母與孩子在家庭中角色調換,父母變爲被照顧的一方,而孩子成爲照顧者的現象。

第一類,是工具親職化,過早地承擔照料家庭的重擔。

這在70、80後的一代十分常見。

我的一位阿姨,經常回憶自己小時候的艱難。身爲家裏老大,要幹農活,放牛,還要照料弟弟妹妹,洗衣服做飯。

要是哪一天貪玩,忘了幹活,換來的就是一頓毒打。

她形容自己很小就是半個媽媽了,看著弟弟妹妹長大,年輕時因爲照顧自己娘家,經常和丈夫發生爭吵;

直到還習慣性地爲親人操心,一把年紀了從來沒享受過。

在過去艱難的環境裏,“長兄如父,長姐如母”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我們很難指責她的犧牲和奉獻。

家人過得好自己就放心了,但阿姨真的快樂嗎?

她不敢放松,不會享受;

經常說羨慕現在的孩子,能有條件專心學習;

和年邁的父母之間,責任更多,感情交流幾乎爲0。

這就是“小大人”的後遺症:過早體會了生活的不易,卻再也拿不回童年的天真。

還有一類親職化,是情感親職化。

它通常發生在夫妻關系不和諧的家庭裏。

我學生時代曾寄住在一位朋友小A家裏,這位朋友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生活。

她的媽媽年輕時轟轟烈烈自由戀愛,離婚後,自然這份愛也演變成了濃烈的恨。

當一個家庭成員的負面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很容易投射在孩子身上。

朋友的媽媽經常對著小A傾訴她的爸爸是一個渣男。

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個月初要生活費的時候,

“你怎麽不去問你爸要錢,就會折磨我”;

“你這個脾氣和你爸越來越像,我欠你們的”……

面對母親的咆哮,小A一邊哭泣,一邊還要安撫母親。

每次我都會借口出門躲一躲,我知道在外陽光開朗的她,是不願意被人瞧見這一面的。

小A曾私下和我說過很辛苦,夾在父母中間兩面爲難,但是又不忍心苛責母親,因爲她也是個受害者。

再後來,這份擰巴和逃離的渴望,推動她早早嫁人,結了一段說不上幸福的婚姻,讓人惋惜。

美國心理治療專家Bowen曾指出:

家庭是一個微系統,面對家庭關系裏的沖突,夫妻通常有兩種應對方式;

一種是直面沖突,另一種是拉入第三方減緩焦慮和緊張,形成“親子三角關系”,而孩子通常是那個“第三者”。

當孩子成爲一個情感的照顧者,也意味著他放棄了自己真實的需要。

就像小A一樣,他們會對父母産生複雜的情緒。

一方面希望通過懂事討得父母的肯定和愛;另一方面也會因爲真實需要不被接納而産生憤怒的情緒。

如果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成年後,會變得敏感、封閉,低價值感,很難進入真正的親密關系。

或是追求熟悉的安全感,愛上那些像父母一樣的人。

因爲沒有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自然給不出也無法安心感受真正的愛。

那麽,成年後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麽呢?

對父母“祛魅”,原諒自己的恨意

有一句老生常談的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想對于原生家庭有創傷的人來說,更痛苦的應該是:

在有能力和覺知,想和父母表達抗爭的時候,卻發現父母早已經衰老。

上野千鶴子曾分享:

很少有父母願意和子女構建平起平坐的關系,當年她和母親有矛盾,選擇了逃避,直接離家出走。

她說,“如果母親能夠長壽一點,或許我還有機會和她和解,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我很後悔,沒有在母親年富力強的時候,跟她來一場‘對決’”。

她所說的對決,不是沖突,而是敢于向父母反抗,更多的是一種意識上的抗爭。

所以,如果你已經體會到了父母對你情感擠壓,可能是一直擔當父母的情感垃圾桶,或者是情緒的替罪羊,一定要及時說不。

明白父母是有諸多缺點的普通人,也是能爲自己行爲負責的成年人,相信他們能自己處理自己的矛盾;

打破“親子三角關系”,撤出父母沖突,樹立好心理邊界。

你們是你們,我是我。你們的人生不應該由我來承擔。

如果父母已經老了或者去世了怎麽辦?

朋友說,每次看到母親那張操勞蒼老的臉,就不忍心再怪罪于她,感覺舊事重提已經沒了意義。

實際上,這樣的寬容,並不會幫我們放下心結。

我們需要充分釋放自己的情緒,覺察到自己內心的憤怒、愧疚、羞恥並接納它們。

空椅子技術是一個常見的方法,你可以在一個安靜的空間,坐在一張椅子上,對面同樣放一張空的椅子代表父母。

對著它訴說自己平時無法表達的情緒,清理內在的卡點。

如果創傷較深,建議勇敢向他人求助,最好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或者療愈師。

在與父母和解的路上,楊力虹老師經驗豐富,功力深厚,能夠從家庭整體系統的角度,化解作爲兒女內心的重擔、愧疚、抑郁、怨恨、哀傷等等。

參加她的“家庭心理學”體驗營,在她的指導幫助下,可以認清並回歸自己在家庭裏的正確位置,讓愛流動起來,實現真正的“放下”。

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也許需要我們努力一生,但也是值得的。

畢竟,愛自己,是我們終身的課題。

*本文由張德芬主筆團成員創作,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策劃丨kiwi

編輯丨李小豆

主播|精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