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我軍司令員被殺,2名凶手來自蘇聯,斯大林的態度令人心寒

縱觀曆史2021 2024-04-15 23:44:55

1945年8月,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在打掃完歐洲戰場後,反法西斯同盟開始將火力對准遠東地區的日本。

美國率先出手,先後朝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緊接著蘇聯開始對日本宣戰,並且派出蘇聯紅軍進入我國東北地區,協助我國擊退日軍。

日本正式投降後,蘇聯紅軍卻沒有按照約定,在規定時間內離開東北,而是忙著爭奪戰利品,還以各種理由應付我軍的催促。

除此之外,有兩名蘇聯兵痞還槍殺我軍的一名司令員,如此影響卑劣的事件很快傳到斯大林的耳朵裏。

陽奉陰違,橫屍荒野

在出兵東北的蘇聯紅軍中,有一張熟悉的臉龐,此人正是時任蘇軍少校的盧冬生,在闊別多年後,終于再次回到祖國,並擔任松江軍區司令員一職。

抗戰結束後,東北地區的局勢和社會秩序依舊不容樂觀,解放軍和國軍隨時有可能開始爭奪此地,還有忙著搜刮戰場的蘇聯紅軍,除此之外,地方黑勢力也在暗中滋生。

爲了在後續與國民黨的爭鬥中占得先機,1945年11月,我黨率先成立東北局北滿分局,並在11月14日晚上舉行一場會議,而盧冬生也參加本次會議。

會議結束時已是次日淩晨,盧冬生捧著資料離開會場,在返回住所的路上,陳雲突然想起把自己的行李箱給落下了,盧冬生知曉情況後執意表示:“你們剛到哈爾濱,對這的路況不熟,還是我去吧。”

陳雲知道拗不過他,便把自己的手槍給他,還不忘叮囑:“現在的哈爾濱還很亂,這把槍你帶著,以備不時之需。”

盧冬生認爲沒有太大危險,以各種理由推脫,最後和警衛赤手空拳地返回會場。

不曾想,在拿到行李返回住所的途中,遇到了兩名蘇軍的小兵痞,盧冬生用俄語與他們交流,告知他們自己的身份。

然而,這兩名兵痞卻是酒壯慫人膽,非但沒有對擔任蘇軍少校的盧冬生畢恭畢敬,反而是對他們動起了殺心。

這二人表面上答應著護送他們回住所,實則將他們帶到荒山野嶺,盡管盧冬生發現其中的端倪,但奈何自己手無寸鐵,最終爲掩護警衛逃脫,自己卻被兩名兵痞射殺,命喪當場。

下令嚴查,無濟于事

警衛在成功逃離後,迅速將盧冬生遭遇蘇兵襲擊的事告知陳雲,陳雲帶著人手趕到現場時,已經爲時已晚。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盧冬生,陳雲的心中滿是悔意,如果不是自己粗心大意把行李落下,盧冬生或許就不會犧牲了。

此時的陳雲還來不及悲傷,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人,那就是陳赓。盧冬生和陳赓是多年的摯友,還給他當過警衛員,所以陳雲笃定陳赓會爲盧冬生討個說法。

陳雲急忙地草擬一封電報,將此事告知黨中央。果不其然,陳赓在知道此事後勃然大怒,隨即向斯大林報告,希望蘇聯方面能嚴懲這兩名凶手。

不過當時的蘇聯實力強悍,即便是美英聯軍都不敢招惹,斯大林起初對盧冬生被蘇兵射殺一事不以爲然。

隨著事情在國際社會上傳開,斯大林的面子開始有些遭不住,再加上此時蘇聯和我國正處于合作時期,最終下令在蘇軍中徹查此事,並將凶手繩之以法。然而,這兩名凶手卻像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在視線中,最終不了了之。

盧冬生意外犧牲,實在是太冤了,沒有戰死沙場,竟死在蘇軍兵痞手裏,斯大林對此事的處理也令人寒心,不得不感慨弱國無外交。

盡管我軍對蘇聯給出的答複,質疑斯大林是否存在做表面功夫的可能,但這兩名凶手至今杳無音訊,想要爲盧冬生討回公道怕是要遺憾落空了。

盧冬生的犧牲,是我軍的一大損失,作爲一名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高級將領,如果沒有發生這場意外,也許他會在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開國將帥中有他的一席之地。

1 阅读: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