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自行車加公交,大半天看六處南朝石刻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2024-03-19 19:20:08

南朝當然是相對于北朝,以長江爲界。西晉暫短的統一後,隨著八王之亂、永嘉之亂迅速崩盤,北方進入五胡亂華的大混亂時代。中原士大夫一部分人“衣冠南渡”在南京建立東晉政權。東晉也沒維持太久,之後先後就是宋齊梁陳四個朝代,被稱之爲南朝。如果加上東吳和東晉,就是所謂的六朝。南京的六朝古都就是這麽來的。雖然南方的宋齊梁陳也像走馬燈一樣更換,但較當時的北方,還是相對安定的。因爲中原士人的南下,帶來先進是生産力,南方經濟從此有了大發展。

北方,結束五胡十六國的是北魏,基本統一北方,北方就此進入北朝時期。北魏分裂爲東魏西魏,之後是北齊北周。最後,由隋文帝一統天下。

南北朝時期是曆史上的大分裂時期,政權頻繁交替,時局動蕩。與當時的人是民不聊生的爭戰黑暗時期。但同時,也是民族融合、經濟文化大發展的時代,它上承秦漢、下啓隋唐,是不可抹殺的時代。

就文化藝術,北朝留下璀璨的石窟藝術,南朝呢?南朝石刻。北石窟,南石刻,均在中華文化中熠熠生輝。

南朝石刻,又是指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它全部位于江蘇省境,共有33處,按地區劃分,南京21處、句容1處、丹陽11處。南京的南朝陵墓石刻主要分布于棲霞區、江甯區境內。

到南京,不得不看南朝石刻。百聞不如一見,其雄偉秀麗歎爲觀止。

南京有21處南朝石刻,一天絕對走不完這麽多,而且如果太相似可能會産生視覺疲勞。所以,要從中挑選有代表性的。

無考的刨出去、路遠的刨出去,綜合選了蕭宏、蕭景、蕭恢、蕭憺、蕭融和永甯陵等六處。除了永甯陵外,坐公交遊還算挺方便。

六處石刻用了大半天,旅遊體驗挺舒適,步行、公交、自行車,瓦藍的天,不冷不熱的天氣,還是“三無”景區——無門票、無遊客,還無需預約,隨到隨看。

1、蕭宏石刻

地鐵2號線學則路站下,往南,步行12分鍾,達蕭宏石刻公園。

曆史,沒有那麽清晰。人活一生,草木一秋。于個人,生死是一等一的大事;于曆史,不過是一粒塵埃。如果不是留下這些精美的石刻,誰知道蕭宏、蕭景都是誰,蕭梁我只知道梁武帝蕭衍。

蕭宏不知道是誰不要緊,但他的墓道石刻不得不看。滄海桑田,蕭宏修建墓地的時候肯定不會在水裏。但現在,其留存下來的石刻臨水而立。第一感覺是《詩經 秦風·蒹葭》那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蕭宏石刻已經被辟爲小公園。

蕭宏墓留存的石刻在三個小亭子裏,臨水而立。有點臥虎藏龍的感覺呢。

原以爲所剩無幾。但六處石刻看下來,這裏石刻種類數量都是最多的,依然存辟邪、石碑、石柱3種,其中辟邪1只,基本完好;神道柱2個,一有蓋、一無蓋;石碑只余有1尊,另一尊只剩龜扶1個。

南朝石柱挺特別,有棱、有帽。

僅存石辟邪一。它臨水而立,有臥虎藏龍的感覺!

2、蕭景石刻

從蕭宏石刻出來奔蕭景石刻。需要自行車助力一段,否則走到公交站得半小時。自行車,幾分鍾,到學衡路公交站,324路到十月村站。下車前行幾分鍾進村。

蕭景石刻僅存只存石辟邪一、華表柱一,但卻是南朝石刻中知名度最高的。因爲這裏的石辟邪是曾經南京市徽圖案中心石辟邪的原型,它的華表柱是現存南朝同類遺物中保存最完整的,被梁思成寫入《中國古代建築史》。

下了公交前行幾分鍾右手側看到這個路就對了。進村!

蕭景石刻僅存石柱和石辟邪各一,還不在一起,分別在村路的兩側。石柱在右手邊。

這個石柱是南朝此類石柱中最完整的,蓋、蓋上的小獸都在。柱額上的字迹清晰。它的書體是“反左書”,後世就銷聲匿迹,成爲中國書法史上的絕響。

斜對面可以看到石辟邪。別提第一眼看到它有多驚訝!被它矯健的身形驚到啦!

“胸大肌”發達,昂首張口,長舌垂胸,右腿前邁,行走的姿態盡展其威武雄健。

3、蕭恢石刻

從蕭景石刻出來可以去十月村東站(不走回頭路),繼續坐324路(300路也行)。很近,一站到甘家巷路站,回走,三五分鍾步行。石刻所在地也被開辟爲小廣場了。

324、300路公交站。

石刻僅存兩件石辟邪,東西相對,昂首張口,踏步向前,雄赳赳的模樣。

身形魁梧,氣宇軒昂。

一千五百年的歲月讓它受傷不淺,破損嚴重,幾乎是從中劈開了。現在是修複後的樣子,幾乎看不到修複的痕迹。

老天給力,瓦藍的天,不冷不熱的天氣,公交加步行正合適的出行。

蕭恢墓這對石辟邪幾乎一模一樣,後面還看到不一樣的。

4、蕭憺石刻

去蕭憺石刻不用坐車了。蕭恢和蕭憺石刻挨著,就隔一個公園的走廊。蕭憺石刻存石辟邪一件,石碑一件,其他的都破損嚴重原地掩埋了。蕭憺墓石刻裏那件石碑很重要,文字多,被封閉在一間房子裏,看不到。

蕭恢和蕭憺石刻就隔著一個這個。

僅存的石辟邪面部破損嚴重。還給它強行安排了兩只小石辟邪。可能是從其他墓葬發現拿過來的。

石辟邪後面那個白房子裏面有石碑,據說文字有大概洋洋灑灑三千字。

蕭憺墓其他石刻破損嚴重。

都別原地封存,希望有朝一日都找出來。以現在的技術,只要不缺失,基本可以複原。

5、蕭融石刻

回到甘家路巷公交站點坐車,324、300路都可以,兩站到南京煉油廠總站。下車後得走個十幾二十分,蕭融石刻是最接近生活的,在煉油廠廠區裏,旁邊還有一個小學。

蕭融石刻與前面四處有點不同,線條比較硬朗,可能是蕭梁早期作品的特點。

蕭融石刻在煉油廠內,旁邊有一個小學。所以,它是離生活區最近的石刻。

石辟邪比之前看到的幾對要寬,腰腹部曲線也沒那麽曲。也給它佩了一個小石辟邪,可能是某墓葬石柱頭上的小獸。

蕭融墓石刻一對石辟邪怎麽看都覺得硬朗。

6、永甯陵石刻

去永甯陵石刻還是打車吧,公交兩端都得走很多路。永甯陵石刻還不太好導。其他五處導航無誤,永甯陵石刻卻給導到一個工地,問了人才重新摸回來。

所以,如果導航可以設“永安陵園”,當地的一個墓園。看到墓園對面的一個停車場就找對地方了。

現在永甯陵石刻標記的主人爲“陳文帝陳蒨”,但根據近期的考古發現,它附近的大墓屬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那麽,這裏就不是永甯陵。這對石刻被“張冠李戴”了,應該屬于昭明太子蕭統。

這對石獸與之前參觀的蕭梁時期的石辟邪區別還是蠻大的,除兩只不一樣外,這一對身材更爲修長秀氣、紋飾也多。

永甯陵石刻不太好找,它在一個叫“永安陵園”的對面。看到這個停車場就對了。

看到停車場裏面的這條小路就更對了。

不要進房子,走房子旁邊的路。

走過一段人迹罕至的林間小路後豁然開朗。兩件石獸東西對望。

這對石獸是這次南京行所見六處石刻中“腰條”最妖娆、紋飾最繁複的。

別處看到一對的都幾乎一模一樣,這一對不一樣。最大的區別是犄角,一個是兩只犄角,一個是一只。所以,被認定一只是天祿、一只是麒麟。這只是兩只角的天祿。

這對石刻是一天所見石刻雕刻紋飾最多的,眼部、嘴邊、雙翼都有紋飾。

威武雄健否?

這件是一只犄角的麒麟。

0 阅读:38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簡介:慵懶的理想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