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授李其忠,將中醫基礎理論推上新高度,衆多中醫愛好者受益

老姚說健康 2024-03-19 10:19:50

李其忠,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國家教育部醫學院校整體教學水平評估專家,法國杵針中醫學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校外督導主考。

李其忠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75年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由于成績非常優異,畢業于留校任教,從事中醫基礎理論教學、科研和臨床40多年,在中醫基礎理論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得到了中醫界的高度認可,爲中醫基礎理論的現代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其忠出身于一個農民家庭,當過生産隊隊長、代課老師,考上大學之後,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大學期間,他讀書極爲刻苦,放假時經常通宵讀書,因此基礎極爲紮實。

畢業後,由于表現極爲突出,特別是成績特別優秀,所以李其忠得以留校工作。他一面帶班教學,一面不斷提高自己,臨床水平、教學水平、理論水平不斷提升。他不僅醫術精湛,而且護理水平也非常高,他輸液紮針的技術竟然比護士還要高。

1980年,李其忠自願參加援藏支教,教學之余,就免費爲藏民治病,深受當地人民的歡迎和愛戴。援藏歸來後,李其忠立即投入到緊張的科研、教學和臨床之中。在長期的工作之中,他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中醫學術思想,比如,李其忠對中醫經典中的“臨證標本識”的理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標與本,這是中醫基礎理論中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很多人認爲是指“正氣爲本、邪氣爲標”“原發病爲本、繼發病爲標”。李老認爲,絕大多數人忽略了《黃帝內經》所說的“病爲本,工爲標”的說法。所謂“病”,不僅指疾病,也是指病人;所謂“工”,不僅指醫療技能,也是指醫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以疾病和病人爲本,而醫生和醫術是標。

但是,在臨床上,很多醫生不懂“病爲本,工爲標”的深意。李老認爲,沒有病人的一心求生、積極配合、家屬的認真護理,僅憑醫生外在的醫療幹預,疾病是很難痊愈的。因此,李其忠告誡,作爲醫生,雖然在臨床治愈了疾病,但是不可洋洋得意,更不能居功自诩。

作爲著名的中醫教育家、基礎理論家,李其忠教授的著作很多。

比如,他整理的著名中醫大師金壽山教授的學術思想,出版了《溫病釋要》一書。該書面世之後,非常受歡迎,一度供不應求。後來還重新進行了出版,並命名爲《金壽山溫病學講稿》。該書詳細講述了溫病學理論與臨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中醫界現有仍有較大的影響力。

此外,李其忠教授還有著有《三國兩晉南北朝醫學總集》,全書共230余萬字,曾獲得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二等獎。《中醫藏象辨證論治學》全書共80余萬字,曾獲得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一等獎。

同時《新編簡明中醫詞典》《名師與高徒》《中醫基礎理論縱橫解析》《中醫臨床三基手冊》《丁甘仁學術經驗集》《丁甘仁醫學全集》等多部著作。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12

老姚說健康

簡介:分享健康知識,願你一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