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時間量血壓最准?醫生忠告:這2個最佳時間,多數人或白測了

楊雪飛 2024-04-25 07:54:45

導語:《2022年中國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報告》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權威發布,揭示了我國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嚴峻現實。

報告顯示,我國高血壓病現患人數已飙升至驚人的2.45億,這一數字不僅凸顯了高血壓病在我國慢性疾病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對我國心血管健康形勢的嚴峻警示。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廣泛流行,以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爲代表的泛血管疾病正在我國迅猛增長。這些血管系統疾病,如同慢病界的“四大天王”,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高血壓作爲其中的一員,雖然知名度頗高,但人們對它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高血壓對健康的巨大破壞力,甚至有的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高血壓纏上,直到突發中風等嚴重疾病時才追悔莫及。

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王建剛教授指出,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僅爲51.6%,這意味著有超過半數的高血壓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已患病。

爲了預防高血壓,許多人選擇在家中自備電子血壓儀,堅持每日測量血壓。然而,如果測量的方式不正確,那麽這種努力很可能會白費。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和頻率對于准確了解自身血壓狀況至關重要,

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高血壓的認識,提高自我監測和防控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血管健康,遠離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困擾。

01

血壓高不等于高血壓?

血壓高並不等同于高血壓,這是一個經常被誤解的概念。血壓高只是一種生理反應,可能是由于各種原因,如運動、緊張、焦慮等引起的暫時性升高。而高血壓則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的疾病,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高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産生的壓力持續高于正常水平。這種高壓狀態會損害血管,增加心髒病、中風、腎髒疾病等風險。高血壓的成因包括遺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雖然血壓高並不等同于高血壓,但血壓高可能是高血壓的一個信號。如果我們經常發現自己的血壓高,就應該引起警惕,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等,都是預防高血壓的有效方法。

02

高血壓最理想的區間值

理想的血壓數值,一直是醫學界探討的熱點。一些權威專家指出,最佳的血壓狀態應當是接近正常範圍的下限,即收縮壓維持在120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爲80毫米汞柱(mmHg)。這樣的血壓水平,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維護心髒、血管和腎髒等器官的健康。爲何血壓越低越理想呢?這是因爲血壓數值的升高,意味著心髒和血管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長期如此,無疑會加重這些器官的負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

血壓過高,還可能誘發心髒病、中風、腎髒病等嚴重並發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對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稍微偏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是因爲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逐漸硬化,彈性減弱,血壓自然會有所上升。對于這些患者,血壓稍微偏高可以增加心腦供血,緩解身體的不適症狀。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隨意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仍需嚴格遵循醫生的指導,進行科學的降壓治療。

03

什麽時間量血壓最准?醫生忠告:這2個最佳時間,多數人或白測了

在醫學領域,血壓的測量是每位醫生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爲血壓水平是評估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然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血壓的測量時間也是至關重要的。醫生在此給出專業建議:血壓水平測量最准確的最佳時間是早上8:00~9:00以及下午16:00~18:00。爲什麽選擇這兩個時間段呢?

1、早上尚未起床

早上剛醒來時,人體尚未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幹擾,如運動、飲食和情緒等,因此此時的血壓測量值最能反映身體的基礎血壓水平。在24小時內,人體的血壓會隨著時間、活動、飲食等多種因素的變化而波動,因此不同時間段的血壓測量值可能會有所不同。

而早上起床後,人體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尚未受到這些外界因素的幹擾,因此此時測量的血壓值最爲准確。此外,早上剛醒時人體的代謝水平也相對較低,這也有助于獲得更爲准確的血壓測量結果。

因此,建議大家在測量血壓時,選擇早上剛醒時作爲最佳測量時間。可以在起床前先靜坐幾分鍾,讓身體逐漸適應清醒狀態,然後再進行測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並控制高血壓等健康問題。

2、下午16:00-18:00

在人體的生物鍾和生理活動中,下午的16:00至18:00時間段被視爲一個血壓的峰值期。這意味著在這個時間段內,人們的血壓水平往往會相對較高。一旦過了18:00,身體的血壓水平通常會逐漸進入一個較爲平穩或下降的狀態。

因此,對于需要監測血壓的人群來說,了解並關注這兩個血壓高峰時間段顯得尤爲重要。在進行血壓測量時,不僅要記錄具體的血壓數值,還要詳細記錄測量時的時間、地點以及個人的活動狀態。這些信息對于醫生來說,是判斷患者血壓狀況的重要依據。

此外,記錄服用藥物的時間和劑量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記錄這些信息,醫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降壓治療情況,從而判斷當前的降壓方案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者更換藥物。

04

出現這4種症狀,建議自查血壓水平

持續性的頭痛

持續性的頭痛可能是高血壓的一個明顯信號,這種頭痛通常發生在後腦勺或太陽穴附近,並且可能伴隨著眩暈或惡心。如果你的頭痛頻繁發生,而且持續時間較長,那麽你應該考慮檢查自己的血壓。視力模糊

高血壓可能導致視網膜血管受損,從而影響視力。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變得模糊,或者出現雙視、視野缺損等問題,那麽你應該盡快去檢查血壓。呼吸困難或喘息

高血壓可能導致心髒功能受損,使得心髒無法有效地泵血。這可能會導致肺部積血,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或喘息。

耳鳴或聽力下降

高血壓可能影響耳部的血液循環,導致聽力受損。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出現耳鳴或聽力下降的情況,那麽你也應該關注自己的血壓水平。

05

血壓居高不下,會給身體帶來什麽危害?

心血管系統受損

高血壓會使心髒承受更大的負擔,導致左心室肥厚,長期下來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同時,血壓過高還會加速血管內壁的損傷,使血管變得脆弱,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腦血管意外頻發

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腦血管發生硬化、變脆,容易出現腦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或血管堵塞引起腦血栓形成。這些都會導致腦部缺血、缺氧,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腎髒功能受損

高血壓會損害腎髒的細小血管,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小管損傷,從而影響腎髒的排泄和調節功能。長期下去,可能會出現蛋白尿、腎功能不全,最終可能發展爲尿毒症。眼底病變風險增加

高血壓會使眼底動脈變細、硬化,導致視網膜病變,出現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失明等後果。全身動脈硬化加速

高血壓是全身動脈硬化的重要推手。長期高血壓會使全身動脈血管壁增厚、變硬,彈性降低,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這不僅影響心腦血管,還會影響四肢動脈,導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等病變。

06

收藏!血壓測量的標准姿勢

血壓測量的標准姿勢是確保准確測量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確的姿勢不僅可以幫助醫生或測量者獲得更准確的血壓讀數,還可以確保受測者的安全和舒適。1、受測者應該坐在一個平穩、舒適的椅子上。椅子的高度應該適中,使受測者的雙腳能夠平放在地面上,膝蓋與地面成90度角。這樣的姿勢有助于保持身體的放松和穩定,從而減少測量誤差。2、受測者的背部應該挺直,不要佝偻或過度前傾。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在椅背上放置一個墊子,以提供額外的支撐和舒適度。同時,受測者的雙腳應該平放在地面上,不要交叉或懸空。

3、在測量血壓之前,受測者應該保持安靜,不要進行劇烈的活動或情緒波動。這有助于穩定血壓水平,從而得到更准確的測量結果。4、在測量過程中,受測者的手臂應該放在桌子上,手掌朝上。手臂的高度應該與心髒水平相當,以確保血壓計袖帶與心髒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如果手臂位置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血壓讀數不准確。5、此外,受測者應該放松身體,不要過度用力或緊張。在測量過程中,受測者應該保持平靜呼吸,不要憋氣或深呼吸。這有助于減少測量誤差,確保得到准確的血壓讀數。

1 阅读:137

楊雪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