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2/3的進城農民工沒有買房,趕緊去買房吧!

海藍聊房 2024-04-23 12:23:47

前段時間的會議上,住建部部長倪虹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說道:房地産要看中長期,我國城鎮還有300多億平方米的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

這番言論,我是認同的,城鎮的存量住房+緩慢進行的城鎮化,現在又要大力發展縣域,不少城市還要搞成片開發,這些是房地産未來可以穩定發展的最大支撐。

可即便未來充滿希望,我們也不能忽視眼前的問題,那就是市場上庫存房數量龐大,而且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屬于剛需住房,需要盡快消化掉。

目前“消化方案”有很多,比如最基礎的利好政策,比如城中村改造,比如收購庫存房等等。

而近段時間,國家統計局領導在發布會上表示:進城的農民工中購房比例不到1/3,有2/3的農民工也就是1.8~1.9億農民工還沒買房。

簡而言之,剛需還是比較充足的,因爲要挖掘這部分需求,讓農民工趕緊買房,把剛需庫存房消化掉。可問題是,這部分農民多數沒有購買能力,是買不起房的。

他們在農村有自建房,上有老下有小,背井離鄉到大城市務工目的就是多賺錢,讓家裏人過得好些,因此平日裏省吃儉用,如果要他們再去額外買一套房,每個月背負幾千元的房貸,那就是要了他們的命。

對農民工群體進行一個街頭采訪,問他們的願望是什麽,他們會說,希望兒女考個好學校,希望兒女找個好工作,希望多賺錢,但說希望買房的人,少之又少。因爲大家心裏都很清楚,買房可望而不可即,至于其他的,尚有幾分可能。

當然,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與其逼農民工買房,還不如去逼一逼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因爲他們不僅僅有自己,還有背後的父母,還有父母希望他們盡快結婚的期望。

只不過這種方式,又與“農民工買房”有什麽區別呢?最後怕也是本末倒置,會讓某些社會問題變得更緊張。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