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日新能2023年主要靠“電費收入”在支撐?

苕土 2024-05-26 13:14:39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拓日新能)成立于2002年8月,2008年2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A股上市的首家純太陽能企業。

拓日新能是國內首家可同時生産非晶硅、單晶硅和多晶硅三種太陽能電池的光伏企業,設有國內五省七大生産基地、四十余家下屬公司、三地(粵、陝、川)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及深圳市工業設計中心,現已形成光伏玻璃及EVA材料制造、高效太陽電池組件制造、智能光伏應用産品供給及光伏電站集成與運營的“垂直一體化”全産業鏈。

拓日新能2023年的營收同比下跌了14.8%,這是在2022年下跌7.1%的基礎上的再下跌。疫情下前兩年的增長,基本上又跌回去了,七年來,不僅沒能增長,甚至還略有下降。

分産品來看,僅有“光伏玻璃”的營收同比增長了7.6%,包括“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在內的其他幾大系列産品都有下跌,影響最大的就是“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業務,不僅幅度下跌過半,金額也超過了2億元,讓其他産品的增減變化都變得不那麽重要了。

2022年還是“三足鼎立”的業務模式,2023年因爲“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的快速下跌,變成了“兩強並立”。與那些産能極高的同行比,這些年相對保守的拓日新能,在芯片和組件方面的優勢地位已經不明顯了。

內銷和出口都在下跌,下跌額度和幅度都是出口方面更嚴重,出口市場占比也下降了5個百分點,已經不足三成了。

營收回到了七年前的水平,淨利潤已經回不去了,不足七年前的零頭,創下了最近八年的最低紀錄。這樣的表現,當然是比較拉垮的,前幾年,拓日新能沒有隨行業而業績爆發,但並不影響其受到行業産能過剩等因素而出現下跌,甚至虧損。這就是爲何大家明明知道,行業很快會産能過剩,有條件的企業都不會輕易減少投入的原因。因爲,在行業成長期,保守經營往往風險和損失都會更大。

分季度來看,在營收同比下跌了五個季度後,2023年三季度開始了恢複性增長,這種增長已經持續了三個季度。我們可以看到,2024年一季度的營收雖然同比增長了9.1%,但僅比2023年一季度高,比2022年一季度卻要低很多。

最近九個季度,有較高金額盈利的月份只有三個季度,其他季度要麽虧損,要麽就挨著保本點。經營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包括2024年一季度的情況也是如此,並未看到要大幅反彈的迹象。

毛利率在2021年達到33.5%的峰值後,最近兩年持續下跌,25.1%的水平與2017年相同,是最近八年最低的表現。但2023年的銷售淨利率卻遠低于2017年,淨資産收益率就更是跌成活期存款的水平了。

包括核心業務“光伏玻璃”在內的各大産品的毛利率都在下跌,特別是“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的毛利率已經跌成了負數,其銷售額下降,似乎也與主動降低虧損産品的産銷量有關。現在,拓日新能的主要利潤源說起來有點不好聽,那就是“電費收入”,准確說應該叫“光伏發電“收入吧。

出口業務的毛利率基本穩定,但數值很低;內銷業務的毛利率雖然較高,但卻處于下跌之中。對拓日新能來說,就算想發展國際市場,似乎也不能明顯改善其業績。

雖然近兩年的期間費用也在持續下跌,但2023年卻沒法比營收下跌得更快,占營收比也結束了2022年下跌的狀態,又開始回升。在雙重擠壓下,拓日新能2023年的主營業務盈利空間僅爲3.2個百分點,是最近五年中最差的表現。

除了財務費用之外,所有的成本費用項目都沒有營收下跌得快。拓日新能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包括稅金及附加,2023年不僅沒有下跌,甚至還有所增長。

雖然也有“資産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但政府補助的金額相對比較高,最近五年,拓日新能在其他收益方面,每年都有一些淨收益。

分季度來看,2023年四季度的毛利率暴跌,讓人有所不安;2024年一季度有所反彈,但反彈幅度並不高。毛利率下跌,導致最近兩個季度,主營業務盈利方面,一個是虧損,另一個是略高于保本點的位置。後續的經營形勢,取決于市場的變化,連穩定不變,他們都會很惱火。

拓日新能“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雖然穩定,但金額不高;而其固定資産類的投入,雖然每年的金額不大,但每年都有2億元左右的投入,爲此,他們在2021年進行過較大規模的淨融資。

拓日新能每年的折舊和攤銷回收資金就有兩億多,再加上財務費用,其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高于淨利潤就比較正常。也就是說,哪怕每年固定資産類投入2億元左右,其經營性長期資産也並不會增長。

其固定資産的規模穩中有降,經營性長期資産也是一樣。2023年末的在建工程爲4.6億元,我們還得看看是哪些項目在建。

主要是設備、廠房和其他項目在建,電站項目2023年已經完工兩個,只有一個“德令哈10MW電站”項目在建,這個項目在青海,並不在國外。我們可以看出,拓日新能還是想在光伏設備方面繼續發展,並沒有真的就全面轉型去搞發電了。

在2021年,拓日新能定增融資近10億元,從該年末以來,其長短期償債能力都很強,而且還在持續增強之中。但2023年末出現了“縮表”(總資産減少)的現象,這是因爲其折舊攤銷較快,拓日新能還提前歸還"融資租賃款",導致負債也大幅下降。

似乎不太方便評價拓日新能的情況,因爲確實不容易找到明顯的亮點。這樣說吧,其原來的核心産品與同行的幾家巨頭沒有規模優勢,希望其能利用行業下行期中,巨頭們普遍困難的機會,利用穩健經營所積累的優勢,在逆市中取得一定的發展吧。

聲明:以上爲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0 阅读:17

苕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