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沃爾夫斯堡的不速之客

後視鏡裏的未來 2024-01-08 18:02:17

45年前,中國正在歸來的路上。還處于手工作業爲主的中國汽車,迫切的想躍升到批量化生産的階段。原有的生産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新的道路還不清晰。訪德代表團一個意外而勇敢的決定,成爲改變中國汽車命運的肯綮。

1978年4月,又一個中國代表團抵達德國(注:時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又稱西德;下同),他們計劃參觀斯圖加特的一家汽車工廠,並與這家德國汽車廠家商討卡車方面的合作。之後,這個代表團在第一機械工業部常務副部長楊铿的帶領下,順帶拜訪了大衆汽車總部沃爾夫斯堡。在這裏,他們再次闡明了要生産卡車的意願,希望看看大衆的商用車。這個全體身著藍色服裝代表團的到訪,成了日後故事的序曲。

1978年6月,就在中國制造商行業的代表團頻繁現身日本、法國、意大利、德國的同時,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外貿部爲加快工業領域的改造,醞釀從國外引進一些裝配線,開展對外加工裝配業務,用技貿結合的方式引進技術並擴大出口,“科學技術是生産力”的得到越來越多的認知。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饒斌得知了這一消息。這位一汽、二汽(現東風汽車公司)的老廠長認爲,轎車是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沒有真正有競爭力的轎車工業,不算有完整的汽車工業。發展轎車工業的機會,又一次出現了。

他在給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外貿部的信中,建議引進一條轎車裝配線,放在上海,利用它來改造上海轎車廠。饒斌的建議被采納後,寫進了《關于開展對外加工裝配業務的報告》中,並上報給了國務院。

這時,處于待哺狀態的上海轎車廠,是中國爲數不多的乘用車工廠之一。中國轎車的這顆火種,在生産出鳳凰牌汽車後,便一直停留在1950年代的制造與技術水准上,年産量遲遲沒有超過3000輛,亟需新技術和資金注入。大約一個月後,國務院批准了三部委的聯合報告。作爲落實措施,一份《關于引進轎車制造技術和改造上海轎車廠的報告》擬就呈報後,也順利獲批。

在獲准可以與外商接觸後,第一機械工業部外事局向通用、福特、雷諾、雪鐵龍、奔馳、大衆、豐田、日産等跨國汽車廠家發出邀請。已經火拼已久的美國、德國、日本整車制造商,正在尋找新新大陸。嗅到中國正在轉變味道的跨國汽車廠家,陸續的到訪中國。其中,豐田汽車保持著一貫的謹慎,在沒有看清這個市場之前,它只願把汽車賣到這裏,不會提供技術層面的合作。

1978年11月9日下午4時,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討論聲中,轎車項目是否可以搞中外合資經營的請示,得到了鄧小平的正面回答:“可以,不但轎車可以,重型車也可以”。這成爲中國汽車與跨國汽車制造商談判的重要方向。鄧小平的批示,在從北京傳達到上海的同時,也迅速傳到了歐洲。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子健率領的中國機械工業部代表團,正在訪問法國、意大利、羅馬尼亞等6國的大型機電企業。上海機電一局局長蔣濤是代表團成員中唯一的地方成員,在與國內通話時得知了轎車項目也可以合資經營的消息。

1978年11月20日,這個規模最大的代表團抵達德國。在去訪斯圖加特的路上,代表團的成員們看到馬路上懸挂VW標志的車輛更多,問詢後得知,這個品牌是大衆汽車。他們決定去一探究竟。在訪問沃爾夫斯堡前的預備會議上,蔣濤向周子健提議:“現在鄧小平同志已經同意轎車項目可以搞合營,代表團在參觀後和大衆汽車公司高層座談時,是否可以提出歡迎大衆汽車參與上海轎車合營項目的合作,看他們又沒有興趣”。

集體身穿藍色中山裝的代表團坐火車到了沃爾夫斯堡。下車後,從火車站步行到了大衆汽車的總部。周子健通過翻譯向門衛說:“我是中國的機械工業部部長,想與你們公司的領導談談。”驚訝的門衛輾轉接通了大衆汽車負責銷售業務常務董事施密特(Dr. Werner P. Schmidt)的電話。在難以言表的詫異與好奇中,代表團很出現在了施密特的辦公室裏。

參觀完後,進行座談時,周子健說出了蔣濤的建議:上海轎車要搞合營,歡迎大衆汽車參與合作。在翻譯還沒來得及完整表達不速之客的意願時,已經聽出話音的施密特當即表示會舉雙手贊成。計劃進入亞洲市場的大衆汽車,正在和韓國商談合作生産轎車。如果中國准備建設轎車工廠,大衆願意放棄那個項目,轉而與上海轎車進行合作,大衆汽車會提供資金與技術以及最新的車型。施密特的表態,超出了代表團們的預料。

即將打開國門的中國與歐美世界的不同,在汽車上得到了表達,跨國汽車制造商想要合作的,和中國汽車繼續得到的,還處于不同的時空中。美國、德國、日本、法國的轎車已經進入家庭的時候,中國尚在探索重型車的道路。在跨國汽車制造商訪問團陸續回國的腳步聲中,施密特的話成爲爲數不多響亮的聲音。會後,代表團傾向于把大衆汽車可以作爲重點的合作夥伴考慮。代表團的秘書長江澤民特意交代對蔣濤:“千萬不要放過這一機遇,回國後抓緊向中央各部委和市委市府領導彙報請他們支持。”

未來還沒有來。上海轎車決意在中國乘用車的沼澤裏拓荒。德國媒體在一篇報道中說,正是這種敢于嘗試的勇氣,改變了大衆與跨國汽車制造商的對中國汽車市場的認知,也改變了上海轎車與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命運。日後,敢爲天下先的決斷,成爲上汽(上海)大衆獨有的精神特質。

0 阅读:0

後視鏡裏的未來

簡介:汽車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