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出現兩個新變化,台少將:比想象的要強,殲35已超越F35

紅岸衛士 2024-04-04 08:45:50

福建艦下水已經超過了一年半時間,接近兩年時間了,按照大型航母下水舾裝的正常進度,福建艦也到了舾裝完成階段,事實上,福建艦的大部分舾裝工作已經完成,包括艦載航電設備的安裝、動力裝置的試車、彈射裝置的測試等都已結束,最後就基本剩下甲板劃線等工程內容。

在近日,福建艦又有了兩個新的變化,從圖片來看,福建艦一是完成了傾斜甲板的劃線,二是升起了兩個擋焰板,這說明,福建艦的舾裝真的接近尾聲了,不久之後應該是可以進行海試了。而當台少將栗正傑看到這一幕後就發出了感歎稱:福建艦要比預期的要強,殲35已經超越了其對手F35。

在現代航母身上,擋焰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件,現代噴氣式戰機起飛,都會伴隨著高速噴射的熾熱尾焰,溫度達上千攝氏度,在起飛過程中,要是沒有擋焰板來阻擋尾流和熱浪,那將會對甲板上作業的地勤人員造成極大的傷害。

所以,擋焰板也並非是福建艦這種電磁彈射起飛或者是尼米茲這種以蒸汽彈射起飛航母的專利,在滑躍起飛的遼甯艦和山東艦上,也有擋焰板的存在。

不過,福建艦上擋焰板的位置,引起了台少將栗正傑的關注,因爲擋焰板的位置更偏後,其距離艦首的位置要明顯地比遼甯艦和山東艦要長,而這實際上就意味著,艦載機的起飛距離會變得更長,而考慮到福建艦使用的是電磁彈射的方式,因此這就表明福建艦能彈射更大、更重的戰機。

這自然也是沒有什麽疑問的,對于戰機來說,在相同推力的情況下,滑坡距離越長,所獲得的起飛速度就越大,滿載的戰機也能順利起飛。但是由于航母的尺寸有限,通過滑躍起飛的艦載機,其滑跑距離非常短,只有百余米甚至幾十米,因此往往不能滿載起飛,比如遼甯艦和山東艦上的殲15,就無法進行滿載起飛。

現在福建艦就不一樣了,殲15T和殲35等艦載機的滑跑距離變長了,而且還有強大的電磁彈射系統,那麽滿載起飛就不能問題了。

栗正傑表示,作爲福建艦主要艦載機之一的殲35,現在已經超越了F35,因爲殲35可以達到滿油滿彈35噸的起飛重量,而F35C的最大起飛重量也只有約33噸,殲35多出來的兩噸,要是載油,則意味著滯空時間要比F35大許多,要是載彈,則火力輸出要比F35要更強。

事實上,抛開在艦上最大起飛重量這個因素,殲35由于擁有後發優勢,所以在設計定型的指標上,本身就是要優于F35的。

F35的首飛時間是在2006年,2015年F35B的正式服役才宣告該型艦載機列裝美軍,而殲35,是在殲31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殲31的首飛時間是在2012年,比F35要晚了6年時間,外界普遍認爲的艦載版殲35的首飛時間,則是在2021年,這要比F35晚了15年之久,這期間殲20的部分技術也應用到了殲35身上,所以殲35的後發優勢非常明顯。

當然了,單純地以首飛時間的前後來進行裝備對比,這並不能服人,還是要回歸到部分關鍵指標的參數性能上。

在雷達系統上,殲35采用了國産最新一代氮化镓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範圍和探測距離要比殲20早期型號還要強,自然也優于F35的APG-87型雷達。

在武器系統上,雖然雙方的內置彈倉都只能攜帶4枚空空導彈,但是殲35所攜帶的PL-15遠程空空導彈的射程,卻遠要比F35所攜帶的AIM-120D導彈要遠,前者射程達200公裏以上,後者改進前只有約120公裏,改進後外界預測也只有160-180公裏。

而在機動性和安全性上,F35也無法和殲35比較。F35只有一台發動機,海上作戰的戰機,一般都采用兩台發動機,這是出于安全性上的考慮,一台發動機壞了,還能依靠另外一台正常返回母艦,但F35的發動機一旦出現問題,就意味著這架F35無法安全降落。另外,雖然F135發動機的推力強勁,但受限于機體設計,F35的最大飛行速度只有1.6馬赫,連大毛的轟炸機都追不上,也無法實現超音速巡航。

反觀,采用兩台發動機的殲35,海上作戰的安全性上就要比F35強,另外,渦扇19的推力並不弱,外界預測能夠支持殲35以2.2馬赫的最大速度飛行,同時實現超音速巡航。

所以從整體而言,殲35是指標是要優于F35的,搭載殲35的福建艦乃至遼甯艦和山東艦,將能夠有效奪取制空權,確保己方艦隊能夠不受敵方隱身戰機的幹擾。

22 阅读:6750
评论列表

紅岸衛士

簡介:防務、武器和國際資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