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壞地球的邪惡生物手中收複失地,拯救人類——《劍星》

馭夢遊戲 2024-04-28 08:56:14

探索人類文明遺迹的同時,也逐漸拼湊起有關過去的真相。

相信大家最初關注《劍星》的原因都和我一樣——只因它有澀氣度爆表的女主角。

所以,在我們正式開始聊遊戲前,不妨先來看看《劍星》創造了哪些美麗動人的角色,又是如何讓主角伊芙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

曾經參與《劍靈》《NIKKE》等遊戲的制作人金亨泰,這次也將他獨特的美學理念融入到了《劍星》裏。由他經手的每個角色都散發著獨特的視覺魅力,既不失真實感,又恰到好處地展現了誇張的藝術效果。所以即便在廢土中,你也可以見到那些精致如畫的少女們,而她們臉上的雀斑或戰痕,不僅未損其美,反而爲她們增添了一抹青澀與可愛。

而玩家所操控的伊芙,則是科技與時尚相融合的最好體現。因爲在整個遊戲中,你總共可以獲得超過二十套納米戰衣,它們不具特殊效果,只爲了給你提供更多穿搭選擇。除了讓伊芙盡顯窈窕身姿的緊身衣,《劍星》中也有搭配黑絲連褲襪的高開叉旗袍,穿在松垮衛衣下的吊帶襪,被防曬服包裹的高叉泳裝,或是讓小腹一覽無余的緊身背心……

當然,爲了讓伊芙能輕松駕馭各種風格的穿搭,《劍星》還預備了豐富的發型和配飾供你進一步自定義。如果你看不慣伊芙那有些土氣的齊劉海,只要去趟發廊就能換成卷發、編發、側馬尾、公主切等多種時尚發型,還能選擇不同發色進行搭配,再配合上耳環和眼鏡的修飾,就能讓輕松伊芙變身乖巧甜妹,或是張揚叛逆的辣妹。

總之,《劍星》十分明白自己的優勢所在,也做出了遠超同類動作遊戲的“暖暖”內容,力求讓每個玩家都能在遊戲的途中玩得養眼、舒心。

打鐵還需自身硬

《劍星》的戰鬥體驗,就像是將大量充滿爽感的現代動作遊戲機制,融入到了《只狼》的“打鐵”基底裏。

你需要屏息觀察敵人的一舉一動,並伺機用彈反破壞來臨的攻勢,這不僅會幫助你保持無傷,還能有效削減敵人的平衡值。一旦平衡歸零,敵人就會立即癱倒在地,任由你發動強大的“懲戒”技予以處決,瞬間造成大量傷害。

但《劍星》在強調見招拆招的基礎上,更鼓勵玩家主動進攻。因爲你在成功彈反和攻擊命中時,還能積攢貝塔能量條,而絕大多數貝塔技能,都可以打斷敵人出手、造成巨大硬直、並對敵人的減傷護盾造成巨量破壞。

換言之,只要防禦做得夠好,就能爲你帶來更多正面硬上的出手機會。

當然,《劍星》中不只有彈反,還有你必須觸發“完美閃避”才能躲開的特殊攻擊、以及要用搖杆配合閃避鍵才能躲避的敵方“殺招”。這些殺招盡管躲避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它們也可以給你帶來更大的收益——充能你的“爆發技能”條。雖然爆發技能要到遊戲中期才能解鎖,但它們要比貝塔技能更加強力,並尤其擅長造成大範圍的AOE傷害。

正式版中構建起完整的技能體系後,也用主動進攻彌補了DEMO中手感略有粘滯的不足

而當你將貝塔技能、爆發技能、和遊戲後期獲得的變身能力(一個類似“斯巴達之怒”,可以切換攻擊模式並短時間無敵的形態)混合在一起,就擁有了極強的主動進攻能力,甚至可以做到長時間內硬控敵人,將其玩弄于股掌之中。

不過,即便擁有如此之多的進攻手段,《劍星》的整體難度仍不算低。這主要是因爲BOSS們的進攻欲望偏強,戰鬥節奏也較快,而伊芙自身的數值成長則相對有限,需要玩家更加熟練地掌握技巧才能戰勝敵人。

還好《劍星》充分考慮到了各類玩家們的需求。如果你覺得正常模式太難,那麽隨時都可以在菜單中調整成敵人被大幅弱化的“劇情模式”——就我自己的體驗而言,這個模式下所有BOSS都能在初見時直接擊破。而要是你難以跟上遊戲節奏的話,還可以開啓“輔助模式”,在需要格擋和閃避時開啓慢動作並提供QTE形式的提示,讓你能輕松應對敵人的攻勢。

而且,《劍星》其實還給你提供了一定的“逃課”手段,因爲你還可以同時裝備無人機上搭載的各類槍械,利用風筝戰術,來輕松應對遊戲中大多數沒有遠程手段的敵人。

你能發射的除了最基礎的磁軌彈、還有霰彈、導彈、高爆彈、蓄能彈等多種彈藥,可以讓你隨時根據場上形勢、以及敵人剩余護盾量的多寡靈活做出調整。唯一的缺點,就是彈藥量有限,且BOSS戰失敗後不會返還,因此需要謹慎使用。

射擊命中時會有准心反饋,且開鏡時自帶輔助瞄准

值得讓人稱贊的是,即便這個射擊系統與動作部分結合並不算緊密,《劍星》也仍在努力讓它在遊戲中發光發熱。在部分關卡中,遊戲會禁用掉你的近戰武器,並爲你提供大量的彈藥補給點,來給你一次盡情射個爽的機會。

總之,《劍星》的戰鬥部分可謂是相當暢爽且紮實。無論是“打鐵”時讓人血脈偾張的金鐵交鳴聲,釋放貝塔、爆發技能時不錯的打擊感、或是槍械射擊時的優秀手感,都十分令人滿意。

而輔助脊椎、組件這些可選裝備,盡管深度並不算高,但也爲你提供了一定的Build搭配空間。比如在清圖打小怪時,你就可以安排一套暴擊觸發濺射+堆暴擊率的搭配,讓伊芙在面對多個敵人時更加輕松。而處理BOSS時,則可以選擇增加彈反、完美閃避判定幀的組件,來提升你的容錯空間。

要說整段流程裏爲數不多的缺點,或許只有遊戲後期變得稍許嚴重的“堆怪”現象了。即便你將伊芙的攻擊力強化到全滿,打到後期的小怪身上也依然是十分刮痧,而在後期某些一個精英怪旁邊能放接近十個小怪的地圖裏,即便你有爆發技能和變身能力在手,也可能會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另一段“人類的榮光”

如果要簡單概括一下《劍星》的劇情,那就是另一個世界線上的《尼爾:機械紀元》。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未來,地球上忽然出現了一種名叫“孽奇拔”的怪物,它們迅速統治了地球,而幸存下來的人類,則一部分去往了太空中,在“母主領域”的領導下生活在拓殖地,另一部分人留在了地球上,逐漸建立起了人類最後的避難都市——希雍。

而主角伊芙,就是母主領域在又一次和孽奇拔的戰役中,向地球派遣的空降兵之一。她肩負著消滅地球上所有的強大個體“阿爾法孽奇拔”的任務,同時也在尋找著怪物首領“上古孽奇拔”的蹤迹,以期將整個怪物種群徹底消滅。

我或許要稱贊金亨泰爲業界第一橫尾太郎粉,《劍星》在設定與賣點上都與《尼爾:機械紀元》有很高的相似度

然而,當你接觸到的信息越多,你就會察覺到那段爲人熟知的曆史上,似乎藏著許多被人故意掩埋的真相。你或許在遊戲過程裏就能將真相猜出大半,但它最終揭示的結果依然讓人感到五味雜陳。同時,《劍星》也提供了多結局設定,允許你在最後做出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飽含“失敗した”的信息

在劇情的處理上,《劍星》也非常有《尼爾》系列的味道。無論主線還是支線故事,都擁有足夠的悲喜要素讓人爲之動容,而這也讓一些原本枯燥的殺怪、收集道具類支線變得有趣了許多——因爲你會感到並非只是在機械地“通馬桶”,而是經曆了一段段讓人能産生感觸的故事。

雖然與兩部《尼爾》相比,《劍星》或許在劇本和敘事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但無疑它已成爲目前最接近《尼爾:機械紀元》其獨特設定與氛圍的動作遊戲之一。

半開放世界下的探索

《劍星》采用了和《尼爾:機械紀元》相似的半開放世界設計。遊戲中除了希雍都市之外,你大概總共能探索6、7個區域,其中包括了兩張寬廣的的半開放式地圖,而剩下的則是傳統的線性關卡。無論是哪個區域,都分布有大量的快速移動點,因此你在初次探索時完全不用擔心會有遺漏——反正之後也可以再次歸來。

而在希雍這座都市中,你可以接到大量的支線委托以及告示板任務。它們並不會一開始就全部湧現,而是隨著主線劇情的推進或特定任務的完成而逐漸解鎖。完成這些支線任務,將會提供給你包括金錢、強化素材以及制作新納米服素材在內的獎勵,做起來也還算讓人感到有動力。

至于那些用于強化伊芙的特殊道具,雖然大部分都需要你探索迷宮、或擊破BOSS來獲得,但如果你通過殺怪積攢了足夠素材的話,也可以在NPC處兌換少許。不過嚴格來說,這樣做性價比並不高——因爲基本上你不用怎麽刻意刷取,在遊戲終盤時也可以達到武器、維生包、擴展組件欄位全滿。

值得一提的是,《劍星》在手柄適配方面做得相當出色。當你操控伊芙行走在沙漠、水泥地、或是積水地面時,Dualsense手柄都會傳遞出不同的觸覺反饋,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每一步的沉重或輕巧,從而更深入地體驗不同區域的特色。

另一處讓人印象深刻的手柄適配,是在釣魚收杆時,你可以感受到很明顯的扳機阻力。順帶一說,《劍星》的釣魚環節,其硬核程度幾乎和《FF15》有的一拼——你不僅需要你精准判斷魚的遊動方向並反向拉扯,還要瘋狂按鍵連打,並且在其中穿插需要精細控制扳機力度的收杆動作。不過好在《劍星》中的釣魚玩法並不會涉及到什麽重要資源的獲取,只是爲喜歡挑戰的玩家們提供了一個值得追逐的目標。

遺憾的是,《劍星》目前在可重玩性上還稍顯不足。在通關後,你無法繼承數據開始二周目(在評測發布後,官方已通過首日補丁增加了新遊戲+模式),只能選擇重新開始遊戲(或是選擇新解鎖的“困難”難度),而你先前的存檔也已被鎖死在終盤區域,無法讀檔去對支線或可收集要素查漏補缺。

同時,由于《劍星》裝備驅動和數值成長的元素相對較少,且無法重複挑戰擊敗過的BOSS,除了釣魚外,遊戲內也缺乏其他吸引人的挑戰內容,因此對于喜愛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這樣的內容可能難以滿足他們的期望——畢竟,收集了那麽多精美的服裝後,玩家自然渴望能在這個世界中再多停留、探索一番。

總評:

《劍星》無疑是今年最具魅力的遊戲之一,而更令人欣喜的是,它在各個方面上都顯得相當紮實。本作的戰鬥部分既十分爽快,又有著足夠的深度,且無論你是否擅長動作遊戲,都可以從中感受到充足的樂趣。遊戲塑造了一個與《尼爾:機械紀元》有些相似的世界,並將後啓示錄下悲涼中又帶有希望的基調拿捏得十分恰當,同時《劍星》也給予了玩家一定的自由度,能夠讓人充分體會探索與幫助他人的樂趣。

私信小編“遊戲”了解更多信息

0 阅读:21

馭夢遊戲

簡介:網羅全網最好玩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