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公募基金的最大Bug

克哥投研 2024-05-23 11:20:19

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印象中依稀記得,曆史上的今天是中國足球黑暗的一筆。今天咱們不談股票,只聊基金,文章有點長,先說答案。公募基金的最大Bug到底是什麽?答:Bug就是基金經理!再具體一點,是基金經理的專業素養和受托人責任意識。

先羅列幾個數字:201、3775、20958,這幾個數字分別代表什麽?

201=201家基金公司

3775=3775名在職基金經理

20958=20958個基金産品

在這花花綠綠、琳琅滿目的20000多個基金産品中,看看基金公司的名稱,再瞅瞅基金産品的名字,什麽前海、先鋒、價值、活力、改革、添益、混合、中歐、開源……每一個都很高大上,又讓人信心滿滿,基金公司一定不缺好的文案策劃高手。

但說到收益,我相信大部分投資者挑選基金的感受,還會有點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睛不夠用。言歸正傳,所有基金産品,按照産品性質可劃分爲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今天我們只聊基金當中的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故名思義屬于向普通投資者公開募集的資金,區別于私募資金向專有對象的定向募集;因此公募基金一般沒有資金門檻,而私募基金往往有買入門檻,至少100萬起。

說到公募基金,其按照類型又劃分爲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等……二級市場的普通投資者,該怎麽選,買哪些?

首先,我是這麽看待公募基金的,其本質屬于一種虛擬的金融産品,且投資風險較高;特別是股票型基金風險遠高于股票,因爲該類型基金風險是整個組合裏所有股票風險按乘數放大。對于想買基金賺錢的人,有必要先搞懂下面兩件事。

1、基金産品:虛擬且可清算

買基金的人,一定熟悉一個說法:基金可以看作是一籃子股票的組合,當然我這裏舉例的是主要投資股票等權益類資産的股票型基金。基民習慣上按照分散投資的理念,喜歡把手裏“雞蛋”分散放在不同籃子裏,這樣感覺上會更安心,更踏實。好多人也會拿巴菲特建議普通人買基金的觀點,來加強購買基金的理由和信心。

但是,巴菲特說的“買基金”是買被動型寬基指數基金,比如納斯達克指數和滬深300ETF;巴菲特說的基金,絕不是那些主動型主題基金,也就是任由基金經理喜好、隨意調倉換股的主動管理型基金。如果我們直接買的是股票,那麽即便上市公司被ST退市,也還是有一個資産清算賠償順序的,因爲大部分上市公司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固定資産和流動資産的,退市時存在清算拍賣後補償股民的可能。反過來看基金,一旦業績不達標,被清算注銷,基民實際虧損的淨值將很難拿回。

另一方面,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注銷一個基金産品,重新起個名再注冊一個新的基金也易如反掌;所以,基金産品,本是就是一個“空殼”而已,可以隨意被舍棄,基金公司完全可以換個馬甲重新開始,一個個基金産品,好比遊戲當中的一局又一局,可無限循環;但基民在每一局損失掉的真金白銀將再也拿不回來;這一特點是基金的高風險所在。

2、基金經理:無曆史業績跟蹤

筆者是一個足球迷,基金經理對基金産品的重要性,就好比球隊教練對球隊成績的重要性,好比英超老爵爺費格森之于曼聯隊,西甲名師瓜迪奧拉之于巴塞羅那,裏皮之于意大利國家隊,米盧之于中國足球隊。

在職業足球領域,這些優秀的足球教練爲何薪酬這麽高,還被全世界多家球隊老板追捧?原因就在于世界足協有一整套完整的數據庫,詳細地記錄著每一名教練,職業生涯以來執教的每一場比賽的戰績,既有XX勝XX平XX負的詳細記錄,又有拿過哪個國家、哪支球隊的哪種類型比賽冠軍及獎牌數量的記錄。

這些數字,是沉甸甸的!足以說明一名教練的專業能力和價值。這些數字,放到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球隊,都是被投資人絕對認可的,因爲這些數字就是能力的象征,可以匹配老板們開出的天價年薪。

扯遠了,重新回到我們的基金市場,如果把基金經理比作足球教練,把基金公司比作國家,把基金産品比作不同的球隊,那麽在這個圈子裏,我們該如何衡量、評價這些“基金教練”的能力和戰績?我們有職業體育領域那麽詳實、專業、權威的數據嗎?對不起,完全沒有。

在中國證券基金投資業基金協會這個官方權威網站,只能查到某名基金經理是否有執業資格證書,以及簡單的工作經曆,僅此而已;至于該名基金經理,在每家基金公司管理的每個基金産品的業績,總體年化收益率、管理風格、跳槽頻次、換手頻次等等,一片空白。

以上海民營公募中庚基金公司,中庚價值先峰基金經理陳濤的履曆爲例,基金協會官網只記錄了他曾在三家基金公司工作過,這裏特別讓人奇怪的是,每到一家新公司換發一個新的編號證書,老證書注銷,新公司換新編號證書;想必基金協會的考證收入會不錯。我們應該慶幸,在日常生活中,一個駕駛員了輛新車開不需要去重新換個駕照!這個證書編號爲什麽不能像駕駛證一樣,貫穿每個基金經理的整個職業生涯?爲什麽不采用唯一編號來追溯管理基金經理的從業履曆;筆者百思不得其解,望明白人解答。

在我們目前的公私募基金監管環境中,好多網站,不論公家的,私家的,大都有統計每個基金産品業績和收益率;但對基金經理整個任職生涯的業績和操守沒有全面、完整、准確的數據記錄,不論公家、私家,沒有一個網站能拿出所有基金經理職業生涯中完整的業績數據,是不是挺可笑?

隨便一個學生,都有一份唯一的檔案跟蹤記錄他或她小學、中學、高中所有考試成績以及日常表現和獎懲情況;隨便一個駕駛員,都能輕松追溯到他所有年份交通違章記錄,而在證券行業,對于基金經理的統一管理,我們是不是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幹。目前我們致力于金融強國,基金從業協會還像以前那樣只管收費考證,不對所有基金經理做在職跟蹤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的曆史業績記錄,實在是一大缺失。

基金經理,作爲基金從業人員,只要考取一張證,有個編號,就可以代客理財了,一個基金産品沒幹好,注銷後再重新注冊一個新基金;如果還沒幹好,或者基金經理心情不爽了,還可以換一家基金公司再從頭開始。至于他曆史上管理的基金虧掉的那些錢,對他的管理費和傭金收入沒有任何影響,因爲這二者是無關聯的。這種現狀不改善,一方面很難讓優秀的基金經理脫穎而出,另一方面廣大基民的投資也難以保障。

點評與總結

針對如何挑選基金,筆者給大家幾個建議:

1是看基金成立曆史和基金管理規模,優先選取成立時間久、管理規模市值高的基金産品,那些幾十億甚至一兩百億的小盤基金很容易被操作價格。

2優先考慮國有基金公司或證券公司旗下基金産品,優先考慮成立時間久、累計淨值高、晨星評級高的基金産品。

3建議買被動型寬基指數基金,可定投買入,例如滬深300ETF、上證50ETF;優先考慮那些每年有分紅的指數基金,例如紅利ETF。

$嘉益股份(SZ301004)$ $科達利(SZ002850)$ $德業股份(SH605117)$

作者:K哥投研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0 阅读:0

克哥投研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