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普京:一個16年的克格勃特工,是如何登上俄羅斯總統寶座的

念由心生 2022-10-30 15:46:57

近二十年來,普京成了最有名的強人領袖,他攻車臣,滅寡頭,與西方勢力強硬爭鋒,將一個滿目瘡痍的俄羅斯恢複成世界強國的地位,如此強硬的鐵腕執政風格,一次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那麽普京到底是個怎麽樣的人?他鐵腕執政的底氣從哪裏來呢?

克格勃的特工情結

1952年,普京出生在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父親和兩個哥哥都參加過列甯格勒保衛戰,父親在那場殘酷至極的戰役中重傷而退,兩個哥哥在敵軍的包圍中血灑戰場。普京父親當年服役的是內務部隊(早期的情報機構),他給普京講了不少戰時情報系統的故事,所以普京從小就對這方面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這使他心底埋下了當特工的種子。

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在普京接受九年教育的這段時期,這顆種子開始急速生根發芽,當時正是克格勃發展的巅峰時期,克格勃在普京眼中的形象是一人可抵千軍,不受任何約束,可用鐵血手段爲國家掃平障礙。

這些影響讓普京想成爲克格勃的想法愈加強烈,他毫不避諱地在有關理想的作文裏寫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間諜,盡管這個名字對全世界的人們都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從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發,我覺得間諜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

才上小學的普京就有了這思想覺悟,等到中學時更是無人能阻擋他的特工夢,他直接跑到克格勃的辦事處,推開門就喊道:要加入。

普京的大膽行爲給當時辦事處的負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將這個小夥子的名字記錄在觀察名單裏。之後,普京考上了列甯格勒大學,成爲法律系的一員。當然,普京並不是真的熱愛法律,就是因爲當初克格勃的負責人告訴他,法律類專業的大學生比較容易被組織招收,他才毫不猶豫地報考。

普京本以爲這樣就能夠很快接到組織的招收邀請,但事實卻並非如他所願,大學四年都快結束了,他也沒能夠等到克格勃人員的召見,不過這個大學上得也不是毫無收獲,他在這個期間結識了那個影響他一生的人——列甯格勒大學經濟法教授索布恰克,如果沒有索布恰克,可能就沒有普京的今天。

大四下學期的某月某日,普京突然被人叫去面試,直覺告訴他這是克格勃找上門了,果真如他所想,組織並未忘記那個當年的愣頭青小夥。

克格勃軍官直截了當地詢問道,你是否願意到克格勃工作,普京想不出拒絕的理由,強壓住內心的喜悅,當即就答應了。

16年的特工曆練

1975年普京大學畢業後,正式進入克格勃,經過半年的嚴格訓練後,成爲一名反間諜特工。

剛開始,普京並不適應克格勃的工作,因爲他發現前輩們所談論的計劃大多都不合規矩,他所說的規矩是在法律的範疇,說白了,克格勃的很多行動都是越界而爲,是犯法的,這對法律專業畢業的普京看來並不可爲,但在許多老克格勃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前輩們不得不訓斥這個菜鳥,告訴他上級的指示就是法律,這就是克格勃。

雖然事後普京不願認同,但他還是不得不慢慢地接受屬于克格勃的行事作風,在這裏,上級指示淩駕于法律之上,爲完成任務可以用盡一切手段。

真正成爲一名合格特工的普京才終于意識到,曾經在書中和電影裏見到的克格勃,只不過是寥寥幾毫罷了,真實的克格勃,比想象中的更加硬氣,更加強大。

普京在組織裏展現出極強的工作能力,得到不少同事和上級的肯定,很多人都認爲他具有一名優秀特工的所有潛質,不嗜酒,不吸煙,不貪財,不好色,隨時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正是這些特質,讓普京能夠在組織裏越走越遠。

在爲克格勃效力的第九年,普京因工作出色,被派往安德羅波夫紅旗學院進修,進修完的普京也是克格勃的高級官員,他面前的晉升之路,已經一眼望得到頭,想要更進一步,只有選擇駐外,于是普京就選擇到民主德國,成爲那裏的駐地辦事處黨委委員,開始了日複一日的情報收集。

這是一份枯燥且困難的工作,作爲負責人的普京,需要不斷招募間諜,不斷策劃情報收集活動,再將有用情報進行分類後傳送回國內。就這樣真正重複了五年,到1989年,普京完全不知道他和同僚們冒著生命危險收集到的情報究竟有沒有派上用場,還沒等到他解開疑惑時,柏林牆轟然倒塌,兩德已有統一趨勢。

1989年12月6日,民主德國群衆蜂擁而至,沖到克格勃辦事處門口,將湧進大樓驅趕蘇聯人,而此時大樓內的克格勃特工們正在緊張地銷毀手上的機密材料,這時一個上校軍銜的男人出現在門口,一人面對上百抗議者,用流利的德文告訴他們,不可以再靠近。抗議群衆一時被這名軍官唬住,但仍有躁動者上前與其對峙,最後得到的答複是,只要敢踏進蘇軍軍事駐地,立馬子彈伺候,此地不容侵犯。

與抗議群衆對峙的高級軍官自然是普京,他這一強硬舉動爲克格勃特工爭取了大量時間,成功銷毀了上千份機密文件。之後兩德統一,普京也就被召回蘇聯,此時的蘇聯已成爲強弩之末,到1991年中後期,蘇聯已在解體邊緣,不少改革派人物都在謀求政變,此時的普京也在恩師索布恰克的提攜下進入政壇。

至此,普京長達16年的特工生涯終于落下了帷幕。

恩師索布恰克的提攜

要問這16年的克格勃生活給普京帶來了什麽,不屈的信念,堅韌不拔、敢于冒險的精神,冷靜中並且硬朗的行事作風,這些都是他從克格勃中得到的寶貴財富。

在普京看來,這16年是他人生中最珍貴的一段時光,爲他今後極具統治力的執政風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克格勃離去後,正好趕上蘇聯解體,當時戈爾巴喬夫被迫下位,葉利欽成功上位,成爲俄羅斯總統,身爲葉利欽黨羽的索布恰克,自然是一路高走,在政界大放異彩,普京則緊隨其後,被恩師一路提攜,做到了副市長的位置。

這世上並沒有永遠穩固的關系,有時候因爲一句話,就有可能讓人深陷泥潭,對此,索布恰克深有體會。

1995年任期將滿的葉利欽欲求連任,當時他身體情況並不樂觀,加上局勢動蕩不堪,于是葉利欽找到索布恰克詢問意見,索布恰克並未猜透葉利欽的心思,只是按實所說,讓他考慮到身體條件,最好找一個接班人來接替。

這一句話直接斷送了索布恰克的政治生涯,在之後的市長選舉中落馬,甚至險些面臨牢獄之災。不過他的失利並未影響到普京的前途,早在索布恰克得勝之初,普京就得到了葉利欽的器重。

據說在1994年10月,葉利欽受索布恰克邀請到聖彼得堡打獵,當時普京姗姗來遲,等到衆人用餐時,一頭棕熊從樹林裏沖出,葉利欽的眼鏡剛好掉落在地,棕熊撲來時,葉利欽身邊所有的人都撲到桌子下幫他找眼鏡,只有普京從容不迫,掏出獵槍連開兩槍將棕熊擊斃,從始至終都面不改色。

正是如此,普京才被葉利欽看上,在索布恰克下台後,他就被調到莫斯科總統事務管理局,之後一路飙升,至于他如何一步步做到總統,還是和葉利欽有很大的關系。

一步步做到總統

1996年,面對自己的第二次總統大選,葉利欽費盡心機才險勝久加諾夫穩住權力寶座,但他當上總統的第二年,就遭遇世界經濟危機,本就脆弱的俄羅斯經濟如紙片一般,再次被撕得七零八碎,爲穩住局勢,葉利欽必須改組政府重選總理,等改組進行到第二次時,經濟布局才大致穩定。

當時的總理普裏馬科夫采取宏觀調控,大力打擊貪腐,終于讓俄羅斯的經濟實現增長趨勢,但這些政策手段嚴重影響到葉利欽家族的利益,加上普裏馬科夫與杜馬左翼人員聯系密切,于是,葉利欽直接將其罷免,之後由司捷帕申出任總理。

1999年,北高加索危機爆發,車臣武裝分子進入俄聯邦,司捷帕申前去處理,但處理結果不盡如人意,司捷帕申回國後就被葉利欽拿下。

這一次終于輪到普京走上台前,同樣是處理車臣危機,普京的手段明顯要比司捷帕申強硬得多,直接讓16萬俄軍從多個方向發起進攻,車臣主動要求進行談判,但普京不予理會,硬生生要將其打服。

戰鬥持續到2000年2月,俄軍直接將國旗插到車臣總統上,這一仗,普京將第一次車臣危機中俄方所受的屈辱全部找回,也正是如此,這讓他的聲望如日中天,成功當選總統。

總體來說,普京能上任總統,得益于葉利欽的合理政治手段,也是大環境的必然趨勢,當時的俄羅斯希望一個擁有強硬手段,來解決第二次車臣危機的領導,葉利欽也急需選出一個值得信任的接班人,以免同戈爾巴喬夫一樣,在下台後遭受清算。

小結

出任總統後的普京,依舊未改他的強硬作風,面對恐怖分子他未有絲毫軟弱,從不向其低頭,只要敵方敢出手,面對的便會是嚴厲的回擊,對內更不會手軟,面臨經濟問題直接強力管控,從經濟寡頭兜裏掏錢來發展國家經濟。

如今普京強硬出兵烏克蘭,鐵腕風格依舊沒變,至于俄烏沖突後來結果如何,看了這篇文章,答案已經了然于胸。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