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最忠心手下,美軍眼中的“梅花k”,潛伏12年殺死數千美軍

念由心生 2022-10-30 15:40:48

2003年12月,美軍終于成功抓住了薩達姆,並在三年後處死了他。也就在這時,消失了的薩達姆最爲忠心的副手,再次回到了大衆的視野,經常神出鬼沒,潛伏12年殺死了數千名美軍。爲此,他成爲美軍眼中的“梅花k”,美國甚至懸賞了1000萬美元來抓捕他,令每一個在伊拉克的美軍士兵,聽到這個名字都如坐針氈。那麽,此人究竟是誰?他是怎樣殺死的數千美軍?後來情況又怎樣了呢?

1942年7月1日,在伊拉克北部的杜爾村,一位名叫易蔔拉欣的男孩出生了,而與他同村的還有一個少年,他的名字叫作薩達姆。兩個人在青年時期結識,並且一起玩耍。

1963年,薩達姆帶領阿拉伯複興黨推翻了卡西姆的政權,也就在那一年的11月,薩達姆被逮捕了,並且在牢獄裏成爲了複興黨的副總書記。在獄中,易蔔拉欣和薩達姆再度重逢,並且進行了徹夜長談,雖然無人得知兩人究竟談了哪些內容,只知道易蔔拉欣從那天起就正式加入了複興黨,且常伴隨薩達姆身旁。

終于在1979年,薩達姆成功發動政變,成爲伊拉克總統,而易蔔拉欣也成爲僅次于薩達姆的二號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時的薩達姆已經成了伊拉克最重要的領導人,不過由于是靠政變上位,自然也是留下了不少仇敵。基于此,薩達姆制定了極其嚴格的安保措施,任何人與其見面都不得攜帶槍支,此外還要經過一系列搜身檢查。

而易蔔拉欣就是那個意外,他不必接受任何檢查,且可以配槍去見薩達姆。從這兒也可以看出兩人十分信任彼此。不僅如此,兩人還在後來各自有了孩子後,互相結爲了兒女親家。而作爲伊拉克的風雲人物,易蔔拉欣在軍事指揮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現。

衆所周知,薩達姆因爲野心的驅使導致其發動了不少戰爭,而其中最爲出名的便是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在這兩場戰爭裏,自然是少不了易蔔拉欣的身影的,出于信任,薩達姆把軍權交給了他。

于是從1980年到1988年,在爆發的兩伊戰爭中,易蔔拉欣建立了特種安全部隊,負責鎮壓國內的起義行動,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然而好景不長,2003年3月,與薩達姆互爲死敵的美國政府,決定派兵入侵伊拉克,制裁薩達姆。

于是伊拉克戰爭隨即爆發,易蔔拉欣成爲伊拉克北方戰區的總司令,負責指揮抵抗美軍。然而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伊拉克的防線一觸即潰,整個戰區以極快的速度淪陷,美軍很快就侵占了北方戰區。

此時美軍得知了一個十分意外的消息,易蔔拉欣竟然失蹤了。不過美軍當時對此並不在意,因爲他們的首要目標是伊拉克頭號人物薩達姆。

2003年12月,美軍終于成功抓住了薩達姆,並在三年後處死了他。但也就在這時,消失了的易蔔拉欣再次回到了大衆的視野。原來在當時潰敗之後,易蔔拉欣並沒有選擇放棄或是一味地逃亡,而是將零散的軍隊秘密收編起來,與美國開始了漫長而艱苦的地下戰爭,或者按美國的說法叫作“恐怖襲擊”。

在薩達姆父子死後,易蔔拉欣表現出了他絕無僅有的忠誠,他直接公開說明,自己將會繼續薩達姆的革命,成爲新的領導人,並且開始了對美方的報複行動。

在薩達姆離世一年後,易蔔拉欣組建了由複興社會黨成員組成的納克什班迪教團軍,他們都是前伊拉克軍隊在美軍打擊下存活下來的老兵,也就是原來薩達姆政權的戰士們,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在易蔔拉欣的帶領下,教團軍潛伏于地下,並時常發起各種襲擊活動,前後總共造成了數千名美軍死亡,且這支軍隊裏的每一個人都身經百戰,易蔔拉欣指揮的遊擊戰法又很難讓美軍掌握動向,以至于美國的軍隊自從占領伊拉克之後的12年裏,就不斷地遭遇來自伊拉克地下武裝的襲擊。

鑒于美國在中東一帶十分不得人心,因此易蔔拉辛的隊伍迅速壯大,他們神出鬼沒,還和許多國家政權有聯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敘利亞,他們成爲了懸在美國頭上的一把利劍。不少當地的美軍因爲易蔔拉欣的攻擊而神經衰弱,草木皆兵。

在美軍眼裏,易蔔拉欣就像一個蹤迹不定的幽靈,一直在某個角落瞄准他們,並隨時給予他們致命一擊。在薩達姆被絞殺後,美國爲了追捕其曾經的擁護者,便做了一套撲克牌通緝令,而易蔔拉欣就位列其中,代號“梅花k”。

在之後的幾年裏,通緝令裏的人已大多數被擊斃或是落網,僅剩了六人依然在逃,其中就有易蔔拉欣,此時的他懸賞金已經高達1000萬美金。

與美軍堅持抵抗的12年來,美軍對易蔔拉欣的名字早已深入骨髓,甚至是每一個駐紮在伊拉克的美軍士兵,聽到這個名字都如坐針氈。

在薩達姆死亡後,易蔔拉欣一直在行動,他不曾對美軍妥協,並且不止一次動員人民,即使戰爭的硝煙已經逐漸散開,但美軍給伊拉克造成的痛苦,他從來沒有遺忘。

另一邊,隨著時間的推移,“何時抓捕易蔔拉欣”在美國已經成爲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因此美國的各大媒體也對易蔔拉欣的事件十分關注。

美國向來善于制造騙局來迷惑人心,所以這次對于易蔔拉欣也不例外,于是,“易蔔拉欣死亡”或者“易蔔拉欣被殺害”等新聞,常常出現在大衆的眼簾,不過美國的這種行爲無異于是掩耳盜鈴罷了。

每當美國人沉醉于易蔔拉欣死亡的假象時,在伊拉克的美軍,便會時不時地遭受到爆炸襲擊、遊擊部隊的火力攻擊,美國便又瞬間被打回現實中來。

面對這個頭疼的問題,後來美國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多年以來,死于易蔔拉欣攻擊的美軍人數已經高達數千,到底死了多少,美軍應該心知肚明,就是不敢公布。

不止如此,易蔔拉欣還學會了如何在媒體上,與美軍展開拉鋸戰,在一次美軍與易蔔拉欣組織的教團軍的戰鬥中,美國官方對外公布了易蔔拉欣在槍戰中身亡的消息,並配上一張血肉模糊的照片。

然而沒過多久,易蔔拉欣本人便親自澄清,說明自己還活得好好地,狠狠地打了美國人的臉。後來,在薩達姆死後的12年,易蔔拉欣發布了一條視頻,在視頻裏,他怒罵親美的國家都是“叛徒”,並呼籲大家跟他反抗美國,而他也表示自己會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就在這個視頻發布出來沒多久,美國就又傳出來了易蔔拉欣死于血液疾病的消息。消息一經傳出,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爲這一定又是一次誤傳。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易蔔拉欣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跳出來證明自己還活著,而薩達姆的女兒拉加德也親自發文哀悼,人們這才確信,這位和美國鬥爭了半輩子的枭雄,大概是真的死去了。

易蔔拉欣對國家的忠誠,對薩達姆的忠誠,讓他注定活成了風雲人物。我們無法完整地評價他的好與壞,但對伊拉克和薩達姆來說,他的確算得上是一個忠臣。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強敵,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1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