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間諜滲透全球,巅峰時期的克格勃,留下了許多曆史傳奇故事

念由心生 2022-10-30 15:46:14

蘇聯的克格勃從一誕生就是“恐怖”的代名詞,實際上克格勃從1917年誕生開始,只是對蘇聯內部的整肅,而且一直變化著名稱和職能,一直到1954年這個機構才正式改名爲克格勃,也開始在美蘇“冷戰”的背景下,將其聞風喪膽的名號傳遍全球。

對于蘇聯而言,冷戰時期全球每一寸地方都要納入考量,因此勃列日涅夫對克格勃進行了重大調整,最終成爲了世界上曾經的最大的情報機構,其人數一度達到50多萬,在蘇聯有150多萬線人,在國外也有25萬間諜,成爲蘇聯散布全球的眼睛。

必要時,克格勃還會染指其他國家政權,甚至執行暗殺任務。二戰後,前歐洲殖民地相繼獨立,並成爲第三世界,剛獨立的廣大殖民國家,資源豐富,人口衆多,市場需求大,一些地區還位于世界交通節點,具有潛在的地緣戰略價值,這些國家往往迫切需要援助。

如果第三世界國家也能被大國收入囊中,無疑將大大擴大大國的經濟版圖和勢力範圍。因此,美國和蘇聯都盯上了這股勢力。

爲了實現這一宏偉計劃,克格勃自然是大顯身手。蘇聯的第一步就是提供大量援助,讓這些剛起步的國家得到好處,從而投靠蘇聯。

第三世界國家有一個特點,不僅是經濟、國防非常脆弱,而且政局非常不穩定,國內動亂或地區沖突時常發生,這時候蘇聯的第二步就該克格勃出馬了。赫魯曉夫時期,克格勃人員開始跟著經濟和軍事援助一起進入印度、緬甸、阿富汗、埃及、敘利亞等國,充當軍事和技術顧問,並影響這些國家推行有利于蘇聯的國內和外交政策。

在非洲,蘇聯向索馬裏、阿爾及利亞等國派遣克格勃人員,控制非洲各國政府領導人。1975年,克格勃武裝幹預安哥拉內戰,標志著蘇聯和美國在非洲的競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在中東,蘇聯通過克格勃的幹預,更是直接暗殺領導人,直至顛覆國家政權,這有賴于克格勃的武裝部隊,也就是著名的“阿爾法部隊”。1979年8月,阿富汗人民黨第二號人物阿明發動軍事政變,殺害了親蘇聯的阿富汗總統塔拉基,勃列日涅夫非常惱火,命令克格勃全面滲透阿富汗,1979年11月,克格勃派出特工僞裝成廚師,准備毒死阿明,阿明因爲美國中情局的幹預而逃脫。

1979年12月,克格勃阿爾法突擊隊開始行動,他們跳傘進入喀布爾後,對阿明一家進行了雷霆般的殺戮。阿明當時並非毫無准備,總統府戒備森嚴,有兩千多名警衛,然而不到20分鍾他就被抓,他和四位妻子、24個孩子,沒有一人幸存,克格勃方面卻沒有一人受傷。

在美國的後院,也就是拉丁美洲,克格勃的部隊也能滲透進去,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後,蘇聯首次在拉丁美洲站穩腳跟,並將古巴作爲在拉丁美洲國家開展活動的基地,使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成爲蘇聯騷擾美國的前沿陣地。

隨著蘇聯的解體,克格勃的很多秘密被揭開,克格勃的滲透之廣,滲透之深,一次次改變人們的認知範圍。

1945年8月6日,美國人將“小男孩”扔進日本廣島,讓世界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原子彈的超級殺傷力,一時之間美國就像是地球上的霸主,穩壓蘇聯一頭。

1949年8月29日,蘇聯的原子彈也成功爆炸,美國政府感到非常震驚,杜魯門總統情不自禁地怒吼道:不可能,我們花了20億美元,聚集了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來制造原子彈,俄國人怎麽能有這麽高的科技水平,並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

專家的分析驗證了他的判斷,蘇聯的原子彈在功率和結構上幾乎與美國的相同,那麽只剩下一個難以置信的結論了,美國的原子彈技術泄露了。

原來蘇聯科學家和間諜一直長期潛伏在柏林、倫敦和紐約,第一批核情報收集于1941年,從那時起各種機密情報被送往莫斯科,當時蘇聯提煉出的鈾還不到3公斤,而且進展極爲緩慢。

就在這時,一個人出現了,德裔科學家福克斯,作爲一位享譽世界的年輕科學家,他于1943年加入了美國的原子彈研制計劃,即“曼哈頓”計劃,從而有機會接近原子彈研究的核心。

1945年1月,原子彈“小男孩”的設計數據,被他從美國奧本海默實驗室盜走,該實驗室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核心技術,從此蘇聯原子彈研究負責人放棄了自己的設計,開始全心全意地模仿美國的“小男孩”。

福克斯被美國逮捕後,其聯系人——美國化學家哈裏·戈爾德也被捕,隨之,大衛·格林格拉斯和姐夫埃塞爾·盧森堡也被逮。1942年,克格勃將盧森堡發展成間諜,此後,盧森堡利用職務之便,向蘇聯提供了大量工業情報,包括美國陸軍高度機密的無線電引信軍事情報。1944年,他的內弟大衛·格林格納斯也被發展爲蘇聯間諜,大衛則爲美國原子彈項目提供服務。

盧森堡夫婦和大衛在1949年被捕,在1953年多次上訴失敗後,盧森堡夫婦在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堅持下被處決。這起聳人聽聞的“原子彈間諜案”成爲美國對蘇聯發動冷戰的導火索之一。

到六七十年代,蘇聯的克格勃間諜活動更加頻繁,爲了更加方便地滲透,克格勃會專門訓練男女特工,利用性引誘來獲取情報,在間諜術語中,這樣的男特工叫作“烏鴉”,女特工稱爲“燕子”。

1978年,希臘女船王在蘇聯結婚,瞬間引爆希臘和美國新聞界,這位女船王名叫克裏斯蒂娜·奧納西斯,是希臘船王,也是曾經的世界首富亞裏士多德·奧納西斯的女兒。

1975年,這個首富之家的人一個一個逐漸死去,不是飛機失事,就是突然暴斃,最後只剩克裏斯蒂娜成爲孤獨的女船王,繼承大量的財富。在一次蘇聯商務活動中,她被克格勃盯上,在調查她的情況後,派出“烏鴉”考佐夫對她進行滲透,企圖掌控“女船王”的海運帝國。

這位“烏鴉”並不是帥哥,只是個頭發稀疏的四十歲的中年男子,然而經過專業訓練的特工,還是一步步讓女船王意亂情迷,直至結婚。雖然後來兩人離婚,克格勃最終計劃失敗,但是間諜的無孔不入,還是向世人展示了克格勃的可怕。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料解密,還有很多世界著名的人物都陷入克格勃間諜的風波中,愛因斯坦作爲20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也被克格勃滲透過。

據有關資料透露,愛因斯坦一直懷念第二任妻子,也就是他的表妹艾爾莎,二戰時期,愛因斯坦因戰爭的殘酷時常感到憂郁,這時一位談吐不凡、又身材容貌俱佳的俄羅斯女郎,走進了愛因斯坦的視線中,這位叫瑪加麗達的女郎就是克格勃的燕子,一出場就俘獲了愛因斯坦,兩人經常約會在美國普林斯坦大學,兩人甚至在辦公室構建愛情蜜潮。

在兩人甜蜜過程中,愛因斯坦其實已經有所察覺,這位情人可能是蘇聯間諜,不過愛因斯坦還是向她透露了原子彈的相關秘密,其中有愛因斯坦對全球核武器分布的考慮,也許更是因爲愛因斯坦足夠癡迷這位情人。

後來這位燕子任務結束,回到蘇聯多年之後,瑪加麗達的後裔公布了愛因斯坦給她寫的情書,這才讓世人揭開了這麽多年的秘密。

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前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都與克格勃有著說不清的關系。

對美國來說,克格勃不光是無處不在的特工讓其頭痛,在戰前沿,克格勃的行動更是讓美國高層一次次驚出冷汗。

1960年5月,蘇聯成功擊落了一架美國U2偵察機,因爲機身漆是黑色的,所以U2偵察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獨自執行秘密任務,被稱爲“黑寡婦”,它可以在約2.1萬米的高度飛行,並進行攝影偵察和監視等間諜活動,但當時蘇聯防空導彈根本達不到2.1萬米,用什麽方法打下這架飛機,一度是個謎。

1960年5月1日,中情局飛行員鮑爾斯駕駛的U2間諜機,在蘇聯上空被擊落。鮑爾斯被活捉,甚至讓美國政府感到驚訝和焦慮,難道蘇聯已經掌握了更高技術的超級導彈?

在驚恐中度過五年的美國政府,直到1965年克格勃的間諜亞曆山大叛逃到美國,這個謎團才最終解開。

事實證明U2飛機不是超級導彈打下的,而是克格勃間諜的傑作,冷戰期間,爲了盡快搞到一架U2飛機,克裏姆林宮向克格勃發出了死亡令,于是一名叫穆罕默德的間諜,潛入到了U2飛機所在地巴基斯坦的美國空軍基地。

很快,一名基地的清潔工因病而無法工作,他便冒用其身份潛入機場。幾天後,穆罕默德開始實施計劃,他避開了士兵們的視線,潛入了飛機的駕駛艙,在儀器上找到了高度儀的蓋子後,迅速擰下右上角的一顆螺絲,然後用另一顆螺絲將其更換,這是各個國特別研制的一種磁性極強的螺絲釘。

當飛機上升到幾千米的高度時,這個螺釘産生的強磁場吸引著高度表的指針,顯示它已經到達了21000km的高度。U2被擊落幾天後,赫魯曉夫向全世界宣稱,美國非法入侵蘇聯領空進行間諜活動。

起初,美國斷然否認,然而在飛行員鮑爾斯被捕後,蘇聯公布了美國飛行員和U2偵察機的照片,這讓美國非常尴尬,“U2間諜機”事件加劇了美國當局對所謂“導彈差距”的恐慌,成爲克格勃最爲傳奇的事件之一。

隨著蘇聯的國力衰退,克格勃這一名稱也融入了曆史洪流裏,只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成爲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