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餓不死人的“盛世”:被史書吹捧的文景之治,真相有多殘酷?

文史磚家 2024-04-10 16:08:18

文|格瓦拉同志

漢朝建立之初,由于秦末大規模的戰亂,導致海內殘破至極,幾乎到了赤地千裏、十室九空的程度。按照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的數據,秦朝人口的峰值是3000萬,但在漢朝建立之初卻銳減到1300萬。也就是說,戰亂造成的人口淨死亡數爲1700萬,約占秦朝人口峰值的3/5!而按照《史記》的記載,漢朝初年的各大都市,人口數往往僅相當于秦朝的20%-30%,也即超過2/3的城市人口死亡。

漢文帝畫像

正因爲秦末戰亂的損失過于慘重,因此在漢朝建立後70多年間,一直奉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直到漢景帝統治晚期,人口規模才達到秦朝的峰值。對于漢景帝及其父漢文帝,史冊不吝溢美之詞,認爲他們統治下的中國,是一個“海內安甯,家給人足,後世鮮能及之”(見《資治通鑒·卷十五》)的黃金時代,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完全可以跟堯舜時期的“大治之世”相媲美。

如果只看史書的正面描述,那麽“文景之治”的確令人憧憬,其成就值得歌頌。然而,當我們帶著冷靜、客觀的心態,通過對史料進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對當時重要人物的議論來做詳細的解讀,便會驚奇地發現:所謂的“文景之治”非但不像史書中描繪的那般完美,而且真相還異常殘酷,如果非要稱它爲“盛世”的話,充其量也不過是勉強餓不死人的“盛世”。

漢朝農民驅使耕牛耕作版畫

“文景之治”的殘酷性最明顯的體現在占人口絕大多數、常常被官方譽爲“國本”的農民身上,而沉重的賦稅和名目繁多的徭役無疑是造成他們苦難生活的“罪魁禍首”。根據史料記載,漢代的賦稅約有二十種名目,主要是田稅和人頭稅,此外還有各種名目的徭役。漢文帝父子在位期間,雖然田稅降爲三十稅一,但人頭稅和徭役卻很沉重,常常使百姓陷入傾家蕩産、“生子辄殺”的絕境。

除了官府的苛剝外,來自豪強地主的壓榨,也是農民生活陷入絕境的重要原因。漢朝初年,朝廷崇尚黃老學說,實行“無爲之治”,這固然有利于百姓的休養生息,但與此同時,卻也助長了貴族、豪強和商賈等勢力的“野蠻成長”。憑借著與官府千絲萬縷的關系和極爲雄厚的財力,這些人瘋狂地兼並土地,從而迫使大量的自耕農破産,或淪落爲流民,或被迫成爲他們的佃農。

漢朝地主豪強的田莊

兼並者集團在侵占大量的土地後,一方面向佃農征收高達50%的地租,一方面則按照朝廷頒布的稅率,向官府繳納稅率極低的地租(三十稅一,即3.33%),從中賺取到驚人的差價,迅速積累起龐大的財富。接下來,他們又會繼續進行新一輪的土地兼並。如此循環往複,漸漸地便使得社會上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狀(見《漢紀·武帝紀四》)。

“文景之治”時代的百姓生活有多苦?可以從漢朝中前期名臣晁錯的奏章中窺見一斑。晁錯是漢文帝、景帝兩朝的重臣,官至禦史大夫(三公之一,相當于副宰相),可謂位高權重,對國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早在漢文帝在位時,晁錯便向皇帝遞交一篇名爲《論貴粟疏》的奏疏,在這篇流傳千古的文章中,他以極爲沉痛的筆調描繪農民生活的艱難,稱:

晁錯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複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見《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上》。

按照晁錯的說法,當下一個五口之家的農戶,每年辛苦耕種一百畝土地,全部收成不過一百石(注:漢朝的1石,相當于今天的60斤)。這微薄的收成,農民在應付完官府的各種稅目和徭役後,才能留作口糧。如果有幸趕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農民尚能填飽肚子,但如果不幸遭遇災荒之年,則難免會忍饑挨餓,有甚者還要售賣兒女、田宅來完稅或應付徭役。

董仲舒

漢武帝在位時,大儒董仲舒在給朝廷上書時,也以無比沉痛的心情談論“文景之治”下百姓生活的現狀。按照董仲舒的說法,在文、景二帝的治下,農民們穿的都是破衣爛衫,吃的都是如豬食、狗食一般惡劣的食物,如果不肯做豪強的佃農,只能等著餓死。在這種情況下,成千上萬的饑民往往铤而走險,淪爲強盜或土匪,官府即使狠抓一批、狠殺一批,也無法徹底禁止亂象。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又加月爲更卒,已,複爲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轉爲盜賊,赭衣半道,斷獄歲以千萬數。見《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上》。

漢景帝畫像

由上述史實來看,“文景之治”時期的漢朝百姓,在朝廷的苛剝和豪強的巧取豪奪下,勞累一生的結果,充其量也就是能吃飽肚子,不至于餓死而已,這就是“盛世”的真相。不過,跟暗無天日的秦朝末年和漢武帝時期相比,百姓們至少不會餓死,也不用去充當“炮灰”,基本的生命權和生存權能夠得以保障。從這點來看,“文景之治”也有某種進步意義。

參考書目

司馬遷(西漢):《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版。

班固(東漢):《漢書》,中華書局1999年版。

司馬光(宋):《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15年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