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批孤獨症輔助犬

一條 2024-05-26 11:33:17

去年底,中國第一批孤獨症輔助犬畢業,

經過200多家犬舍的篩選,

長達兩年的訓犬,

這三只狗狗目前全部進入家庭服役,

陪伴小朋友成長直到它們退休。

煊煊和哈利

它們有極強的服從性,沒有任何攻擊性,

沒有得到口令前,

不會吃飯、喝水、上廁所,

還具有錨定、深度擁抱等高級技能,

外出時可以保護小朋友不隨便跑開,

感受到小朋友情緒低落或過激,

會做出自主判斷去安撫他們。

哈利陪煊煊去幼兒園上學

相比同爲工作犬的導盲犬、搜救犬,

輔助犬的大衆認知度幾乎爲0。

目前的政策下,它們無法陪孩子搭乘高鐵、飛機,

進入學校、商場、酒店等場所,

處于有時可以有時不可以的摸索階段。

全國有1300萬孤獨症家庭,

由于成本和接受度,

只有非常少的家庭能夠獲得輔助犬。

狗狗無法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它們是一個契機,

讓人們看到孤獨症孩子的存在,

多一點善意和包容。

以下是項目發起者,

阿派小動物保護機構的負責人陳嫱的講述。

自述:陳 嫱

撰文:洪冰蟾

上:Eric和哈雷

下:煊煊和哈利

孤獨症輔助犬在國內是首例,它們能夠陪伴孤獨症兒童,提供有效的幹預治療。

2016年,我們幾個朋友在廣州創立了阿派小動物保護機構,到現在爲止,我們在街頭救助了一千多只流浪動物,幫助上萬只流浪動物領養回家。2021年,我在一個導盲犬基地的活動裏認識了王春筍老師,他是國際輔助犬組織的訓導師。他告訴我,不只有導盲犬,糖尿病輔助犬可以嗅聞出人的血糖的變化,抑郁症輔助犬可以療愈人的低落情緒,還有狗狗可以幫助孤獨症兒童。

陳嫱和救助的流浪動物

當時我就萌發了一個念頭,輔助犬在國外已經有40年左右的臨床經驗,在國內爲什麽我們不去嘗試做起來呢?

第一件事情就是挑選合格的狗狗。我們聯系和篩選了將近200家拉布拉多犬舍,最後選出了三只狗狗。它們都有三代血統證,即三代都是純正的拉布拉多。接下來是長達兩年的訓犬,直到去年12月份通過考試,獲得國際輔助犬認證,成爲目前中國僅有的3條孤獨症輔助犬。

煊煊媽媽說家裏多了一個叫哈利的孩子

一個女孩叫伊利,兩個男孩哈雷和哈利,年紀都在兩歲左右。狗狗們畢業後,我們向全國的孤獨症家庭開放申請,免費贈送給匹配成功的家庭。三只狗狗目前已經都進入家庭開始服役。它們的平均壽命在12歲左右,會陪伴小朋友8年,然後退休養老。

服務于特殊孩子的狗狗,最重要的性格特點是情緒穩定。對它們來說,跟人接觸不是痛苦的事情,孩子靠近它的時候,尾巴就會搖起來,它的天性就認爲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煊煊精力旺盛,和天性活躍的哈利很合拍

孤獨症的孩子千人千樣。有一類是封閉的性格,不願意跟人交流,他們需要天性熱烈的狗狗,一看到孩子就會用頭去拱手,要求摸摸,繞著轉圈圈。有一類孩子很願意跟人交流,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式,不會表達,出去玩的時候會嚇到別的小朋友,那麽就適合穩定性格的狗狗。比如伊利,訓練階段有小朋友拿起玩具不停往它身上砸,伊利就趴在那裏看著他搖尾巴,那意思是“我不會對你過激的行爲有特別的反應,我會溫柔地跟你進行眼神交流。”小朋友發現有個小生命一直在跟他互動,而且不會有任何排斥和指責,他就會越來越開心。

第二點是有體型的要求,因爲它們有個錨定功能。孤獨症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很多沒有安全意識,會隨時隨地跑開。來參與輔助犬配對的家庭中,有一位婆婆,來見我們之前的兩個星期,她還報警找外孫女,孩子一錯眼就丟了,她最大的意願就是狗狗在的話,能保證外孫女的安全。

出行方式不同于寵物狗。狗狗跟隨大人,孩子跟隨狗狗

出行的場景是這樣的。狗狗會走在孩子和家長的中間,它身上主要的一根牽引繩,握在家長手裏,另外一個類似護具的把手被小朋友拉著,狗狗靠著這個把手帶著小朋友往前走。第三根繩子綁在小朋友的腰上。當狗狗感受到這根繩子的牽引力異常,它就會啓動錨定功能,迅速趴下,讓小朋友沒有辦法跑掉。

狗狗要用自己的整個體重去控制,拉布拉多犬平均體重40斤左右,對于3歲到12歲的兒童都可以起到一個安全保護的作用。我們正在訓練的兩只狗狗體型更大一點,以便服務年齡更大的孩子。

我記得在家庭和狗狗共同訓練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路過小吃街,不停地沖出去想去玩,狗狗就不停地錨定,小朋友用力地扯著護具,想要連狗狗一起拖走,狗狗就很委屈地站起來,用自己的頭去拱爸爸媽媽,提醒他們反常行爲出現。

孤獨症輔助犬的訓練過程就是日複一日,他們要掌握27個基本口令,包括停坐隨行,還有三個高級技能,根據不同狗狗的性格會進行細致的訓練。

具有工作性質的狗狗和家養的寵物狗,他們的差別非常大。輔助犬就是不會說話的小助手,完全憑主人的指令行事。在沒有得到口令之前,它不會吃飯、喝水、大小便。

下樓遛狗,在尾巴上綁一個便袋,主人喊busybusy,一般遛五分鍾就可以解決完大小便,可以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解決生理需求。

曾經有人問過,萬一它們咬人怎麽辦?我們會非常堅定地回答,沒有萬一。因爲它們是萬裏挑一,一旦有任何攻擊行爲,它就被淘汰掉,不可能留下來。

寫作業的時候哈利待在身邊,有助于孩子注意力集中

基本技能之外,合格的孤獨症輔助犬,還可以自主判斷在什麽時候可以提供服務,而不完全等待口令才行事。有一個技能叫深度擁抱。有一個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會用頭撞牆,這時候,狗狗感覺到孩子的情緒需要被安撫,它會上去擁抱孩子,用自己的體重壓在孩子身上,讓他不要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爲。

90%以上的孤獨症小朋友有不同程度的刻板行爲。比如蝴蝶手,大人去制止,無論行爲還是言語,小朋友感受到的其實是一種批評和喝止。孩子雖然看起來不太會表達,但不代表他們的感受力不敏銳。狗狗就不同了。它會用自己的下巴趴在小朋友的腿上,用頭輕輕地抵著小朋友的手。他們去摸狗狗的時候,刻板行爲就被打斷了,就會慢慢減少這個動作,而且更不容易情緒積壓。

訓犬師給家長展示深度擁抱能力

孤獨症小朋友還有一個難題是睡眠障礙。要麽入睡困難,要麽很難有整夜高質量睡眠,要麽必須有大人在旁邊陪伴。我曾經見過一個孩子的媽媽,三年裏的每一個晚上都是抱著他,通宵不睡,經常哭鬧,媽媽頭發全部白掉,孩子崩潰了,大人也崩潰了。國外的臨床經驗證明,輔助犬在孩子身邊入睡,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睡眠,有點像代替大人陪伴他們。

當我親眼看到孩子和狗狗相互的鏈接和鼓勵,我感受到生命與生命之間相互療愈,很微妙,很溫暖。

煊煊一家在海邊

和狗狗匹配的三個小主人,分別是煙台的男孩煊煊,合肥的男孩Eric,泰安的女孩欣欣。

煊煊的媽媽原本是外企翻譯,辭職陪他去北京幹預治療,爸爸也常常去陪伴,他們還在煙台開了特殊兒童的幹預機構,煊煊有著孤獨症孩子裏少見的開朗自信。他活力十足,精力旺盛到一個人可以把三條狗都累趴下。也因爲這樣,他的爸爸媽媽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每天都需要花大量精力陪他,我和他媽媽聊天的時候,他爸爸要一直不停地喊他做點什麽事,去穩定他,不然他就會突然沖過來打斷聊天。

他匹配了狗狗中體力最好的哈利,回家以後,他們倆一會去櫻花樹下跑,一回到花田裏跑,一會在海邊跑,父母可開心了,這一次終于解放了他們的奔跑。孩子的精力和情緒被釋放出去,身體也變得更健康,也不會因爲無聊一直盯著電子設備。玩累了回家,哈利在床下睡,煊煊在床上睡,一起打呼噜。

哈利有時候會陪煊煊去上幼兒園。父母和園長、老師、家長溝通,用投票表決的方式,幼兒園同意了狗狗進入。其他小朋友都很喜歡哈利,會去問煊煊哪天帶哈利來。父母能明顯感覺到有狗狗在的話,煊煊上學就會開心很多。

Eric一家和哈雷

Eric的爸爸媽媽是大學教授,因爲孩子得了孤獨症,媽媽爲他改變了研究方向。

現在Eric學習的時候,哈雷就在旁邊陪著他。孤獨症孩子很容易走神,因爲狗狗一直待著,他會感到被守護,注意力更集中。

Eric很容易突然跑掉,但是男孩子的力氣越來越大,每回爸爸媽媽要費好大力才能拉住他。在不斷被哈雷錨定以後,他媽媽跟我說:“這麽多年來,第一次主動說我想要去哪裏,而不是想去哪裏直接跑。他學會表達自己的願望了。”

這恰好是孤獨症孩子最難邁出的一步,輔助犬能幫助他們對外表達,我們超級開心,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Eric還學會了騎自行車。原本他的平衡能力不是很好,自行車沒有平衡輪是騎不了的。剛剛接觸狗狗的那幾天,他竟然無師自通騎上了一輛只有兩個輪子的自行車。那天我看到孩子在前面騎得飛快,爸爸媽媽一直追著不停地拍視頻,嘴裏說著我要立刻買一輛自行車送到家,真是太幸福的一幕了。

運動能力瞬間得到提升,我們沒有什麽數據支撐解釋原因,猜測是因爲一直練習拉狗狗的護具,動作的精細和力量在不知不覺中被訓練。

欣欣一家和伊利

泰安的女孩欣欣,是相對重症的孩子,和同齡孩子相比,她不只是進步緩慢,可能還會退行。欣欣現在5歲,可是智力已經退化到三歲半左右。她媽媽曾經悲觀地說,如果她陪著欣欣一直幹預,到18歲能有6歲孩子的智商就可以了。

和所有有孤獨症女孩的家庭一樣,欣欣媽媽最大的擔憂是孩子幾乎沒有自我保護能力,尤其欣欣是個很漂亮的小姑娘。她對陌生的男性沒有一點警惕感,會自己牽別人的手就走,或是爬到陌生男性的腿上去坐,對她來說,外界的危險會遠超于一般的孩子。

伊利是狗狗裏唯一的女孩,性格非常溫柔穩定,體型又足夠威猛。有這樣一個夥伴守護著欣欣,媽媽覺得很有安全感。

煊煊有觸覺敏感,但爲了哈利願意用手餵食

全國1,300萬孤獨症家庭,我們花了那麽多心血,只訓練出3條輔助犬。在我的想象中,當我們開放申請,會有成千上萬的郵件飛來,狗狗一定是供不應求,會聽到好多聲音問那麽多家庭等著,爲什麽狗狗那麽少?

第一個月,我們只收到三個申請。我都驚呆了,怎麽會這個樣子?

我慢慢意識到,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搜中文新聞都搜不到,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新事物,大部分人面對它都是觀望懷疑態度。我可以理解這種擔憂,尤其對象是孤獨症小孩,家長對此比較緊張。我們最後一共收到72個家庭的申請,到了最終配對的階段,即使我們承擔了家庭全部的差旅和餐費,他們也會反反複複問會不會額外收費?去了就可以百分百帶走狗狗嗎?直到共同訓練開始前一晚,還有家庭臨時退出。

狗狗和孩子合不合適,不是機械式的,還關乎生命之間相互的吸引磨合,所以我們的匹配過程步驟很多。申請表上會有一些選項,用于初步的篩選。然後會有線上和上門的家訪,再有面試,體驗日活動,5個家庭進入上海的共同訓練,最終配對3個。

不光是孩子,也會評估父母對孩子的幹預治療是否積極。僅僅是對寵物的認知,就已經擋掉很多人,遑論提升到工作犬的層面。狗狗的介入,無論如何一定會增加工作量,能否有主動性推動孩子和狗狗之間的融合?

雖然狗狗是持證上崗,但家長需要對狗狗有掌控力,這對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有要求。輔助犬使用的是英文口令,好處是當外界有很多聲音傳來,狗狗不會因爲相似的聲音産生混淆,能准確分辨哪個是它要執行的命令。我們希望父母對小動物的認知比較寬容和全面,能讓狗狗融合家庭,把作用發揮到最大。

哈利持有工作犬證,陪伴孩子進入超市和幼兒園

匹配完狗狗後,家長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狗狗回不了家。

按照國際慣例,具有國際輔助犬認證的狗狗,是可以跟著主人直接上飛機和火車的。因爲我們是第一批,工作人員沒有聽說過這個犬種,我們做了很多努力,都無法讓狗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另一方法是走專門的寵物托運公司。家長們基本都拒絕了這個方法,除了狗狗要在封閉的集裝箱裏待一天一夜,還因爲它們是工作犬,在公共場合與孩子分離,類似將盲人和導盲犬強行分離,背離了它們的工作原則。

像煊煊一家,最後只好帶著狗,從上海開一天一夜的車回煙台。路上的那一晚,他們找遍了途經城市所有的酒店,只找到一家接受狗狗進入的,這些酒店不分是不是工作犬,一律定義爲寵物。

三只狗狗回去之後,都面臨著辦證的問題,持證以後,狗狗能和小朋友一起出入一部分公共場合。煊煊的爸爸媽媽打了所有能打的電話,工作人員沒有聽說過輔助犬,也從未辦過相關證件,勸他們辦一張普通的狗證。可是他們很較真很堅定,最終辦到一張工作犬證。煊煊的媽媽很驕傲,給我打電話:“終于給它爭取到一個匹配身份的證,人家孩子遭了這麽多的罪,通過這麽多考核,我們給它辦一個寵物證,對它不公平。”

父母堅持幹預治療,狗狗的陪伴,煊煊有孤獨症小朋友裏少見的開朗自信

我做流浪動物保護接近8年,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你們爲什麽只救動物不救人?流浪動物已經是被抛棄的,你們爲什麽要浪費社會資源去幫助垃圾,而不去關懷人類,人類的生命不是更珍貴嗎?

尊重生命,以及生命平等,我們不想只是停留在觀念層面。我們常說流浪動物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很多時候主人隨便抛棄寵物,是因爲他們之間的鏈接不夠緊密。即使你不身處孤獨症的家庭,你也可以從狗狗和孩子的故事裏,感受到我們愛動物,動物愛我們,我們幫動物,動物也幫我們。

無論是導盲犬,還是輔助犬,很小就受訓,一直服役到年老,要壓抑天性,服從指令,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人類,而人類要得到它的幫助,就必須給予足夠的照顧,他們之間就是相互溫暖相互依存的關系。

中國的導盲犬很少,輔助犬就更稀缺。現階段輔助犬的成本還是非常高,尤其是需要尋找血統純正的拉布拉多。前不久,我們聽說在英國的公益組織已經成功把流浪狗培訓爲創傷應激綜合症的輔助犬。

曾是流浪狗的叉燒包正在受訓爲情感療愈犬

目前在訓的第二批輔助犬中,除了兩條拉布拉多犬,還有一只叫叉燒包的流浪狗。它是我們在路邊撿到的,被咬傷了之後,主人直接把它拴在路邊遺棄了,接近一個月它都在路邊風餐露宿。被發現的時候,叉燒包瘦骨嶙峋,排便不受控制的,已經長蛆了。

現在光是訓練控制排便,就需要經過非常漫長的過程。由于它挨了一個月餓,它對食物的渴望太迫切,不護食和等待口令再進食,也比其他狗狗難很多。它必須克服曾經受過的傷害,找到安定的心理狀態,這也是治愈它的過程。

跟孤獨症孩子的家長接觸得多了,我發現他們對狗狗的期望,並不是真的能起到多大的治療作用。好多媽媽講起孩子在外面因爲一些異常行爲被人罵,被人用歧視的眼光對待的時候淚流滿面。好多家長甚至羞于承認自己生下這樣一個孩子,他們自己都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連孩子本身能被人們所了解和包容都很難,推及他們的狗狗,這條路真是漫長又艱難。

輔助犬只是一個很小的契機,讓這群人能有勇氣走出自己封閉的、沒有光的小小的角落,他們所需要的其實是整個世界給的善意,包容一點,再包容一點。

2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