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乒乓球運動

我是小醫生 2024-04-24 18:40:08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乒乓球運動

乒乓球是一項具有較高精細性、技巧性的技能類項目,在比賽中心理上的輕微波動很可能最終影響其技術的發揮及比賽的勝負 ,因此心理因素在高水平的乒乓競技中就顯得尤爲重要。

對于兒童來說,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個性特征的形成時期,可塑性很大。心理素質培養恰好是針對這一時期學生的年齡特征,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的一種方法。使學生在挖掘自我潛力的過程中樹立自信自強之心,不但敢于勝利,而且善于思考,讓學生打開智慧的大門,尋找自己成功之路。

接受乒乓球訓練的學生不僅要學習技能還要面臨著各種複雜、緊張的困難局面。這就要培養學生始終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從而獲得最佳的心理狀態,使其達到意志堅強和對自己充滿信心。

對于青少年來說,由于乒乓球運動本身的特點和鍛煉價值,使得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質。打球時在贏球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悅,輸球了可以獲得同伴的鼓勵,感受團結的力量。

在心理壓力得到緩解的同時,身體也得到了鍛煉。尤其是在比賽過程中,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可能要打更多的球,對體力的要求就更高,也就需要更強的意志力和吃苦精神。青少年在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培養了勇敢頑強、機智果斷、拼搏向上的精神,這對心理是一種良好的調節。

對于專業運動員來說,乒乓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性運動。運動員大都是單獨作戰,場上形勢多變,競爭緊張激烈。因此,運動員的情緒體驗較之其它項目來得更爲深刻,常會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産生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態。

那麽,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就必須具備果斷性這一人格特質,這樣才能保證在緊急情況下,保持清醒的頭腦,贏得關鍵比賽。相反,如果運動員缺乏果斷性,做事優柔寡斷,就極有可能在關鍵賽事中思想不集中、情緒波動大,面對緊急情況猶豫不決、束手無策或顧慮重重、患得患失,從而贻誤戰機。

自律性是指在意志行動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它體現爲自制力,即運動員的自我控制能力,它是排除幹擾的重要品質。由于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情緒體驗較爲深刻,自制力便顯得特別重要。比賽時,運動員會隨著場上出現的複雜戰況而産生不同的心理狀態,需要用較強的自制力來調節,控制不良心理狀態的産生,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創作不易,如果喜歡,請關注,謝謝支持;如果不喜歡,請評論,慢慢改進。盡量每日更新,在此給各位叩首拜謝!您的態度就是我的動力!)

0 阅读:10

我是小醫生

簡介:各種醫療健康知識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