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給股票估值的“秘密

克哥投研 2024-04-03 07:05:26

今天是周日,繼續本人A股講堂第18期,本期是“交易篇”的第一講。前面的17講,筆者都是在聊選股策略,即從不同緯度選股,從現金流穩定性、從曆史分紅比例、從低估值程度、從業績增長潛力……林林總總,給大家提供不同的視角,來審視A股的五千多家上市公司。

把這17期都認真讀過的讀者,如果細心一點會發現,雖然每期的選股角度不同,但是每期篩選結果經常露臉的總是那十幾家,這十幾家優秀上市公司的光芒,總是會在不經意間閃現出來,即便是被掩埋在5360塊石頭堆下面。

本人浸淫A股近十年,優秀上市公司的名字已深深地印于心間,比如最近一個交易日剛收獲漲停板的中國國貿;比如中藥膏藥龍頭股——羚銳制藥;再比如外資控股啤酒龍頭股——重慶啤酒。B股來說,我心目中的優秀上市公司包括有“民企小神華”美譽的滬B煤炭股——伊泰B,黃金首飾老字號龍頭股——老鳳祥B,福特皮卡SUV概念股——江鈴B。

前面這17期選股策略,雖然選股角度不同,但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基于財報曆史數據分析的結果,是客觀的、真實的地給大家展現A股滬深兩市5360家上市公司當中的佼佼者。

大家切記:選股要客觀,不能主觀,不能憑感覺和想象。當下追賽力斯的投資者,犯的一個致命錯誤就是:他們想當然地把賽力斯當作了“華爲”,但這二者不能劃等號。如果按照這些人的線性推理,是不是給蘋果公司代工生産配件的立訊精密、工業富聯、歌爾股份的市值,要向蘋果公司市值靠攏?可能嗎?!一個給人打工的制造車間而已,大家不要想多了。

言歸正傳。既然該怎樣選股,大家已經理解地差不多了,那麽接下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何時可以買;回答買點的問題,本質上就是給股票估值的過程,優秀的股票,一直擺在那裏,大家都知道,但何時可以買,什麽價格算是低估,確實非常專業、非常有技巧的一個問題。

說到估值,可能很多朋友會認爲很簡單的事,不就是看看市盈率PE和市淨率PB的高低嗎?這種估值方法是機械的、僵化地,精准程度不夠;而且不同行業,看PE或PB估值壓根不具有可比性,比如銀行股、煤炭股,跟醫藥、生物、半導體行業。

排除上面這種估值方法,更專業一點的讀者會說:用未來現金流折現法,來給上市公司估值。這個方法不能說不對,但是可操作性不強,因爲對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計算涉及到複雜的數據計算,這不是一般股民能理解的了。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我的“一眼定胖瘦”估值法,該方法壓根不需要按計算器,打眼一瞅就足夠。在《巴菲特教你讀財報》那本書裏,關于給上市公司估值,巴菲特曾經打過一個很經典的比方:一個女人的身材是否勻稱苗條,你壓根不需要讓她上體重計過秤,她從你面前走過的時候,你打眼一瞅就應該有了答案。給上市公司估值,亦是如此簡單。

我的一眼定胖瘦估值法,有兩個關鍵要素,一個是股票這種特殊債券的“利息”,一個是估值參照基准。接下來就詳細給大家介紹這個指標和參照基准,以及具體的估值方法。

先說參照基准,我們在股市投資也好,炒股也罷,只要把資金投到股市裏面我們一定是對回報有所期望的,但股市恰好又是一個每天波動充滿風險的市場,在我們把自己的血汗錢,把真金白銀,結結實實地扔到股市裏那一刻,我們的投資成本已經確定,我們的投資成本有以下兩方面構成:

一是大家都能意識到的現金成本,這個是實打實的賬面數字,大家都不會忽視掉,比如我在16.4元買入1000股元祖股份,我的現金成本就是16400元(爲了便于理解,我們忽略掉交易手續費、印花稅)。

那麽除了這16400的本金成本,我們是否還有其他成本?很多朋友可能認爲再也沒其它成本了。其實不然,從經濟學的角度,這時我們還付出了一種無形的成本,叫作“機會成本”。簡單說,就是我們把這16400元現金買入股票,而沒有進行其他投資的潛在損失,比如購買最安全穩妥的國債。

按照新浪財經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年化2.3%,假如我這16400元買入的1000股股票在一年後給我帶來的收益大于2.3%(大概377.2元,用16400*2.3%),那麽我這16400元在元祖股份的投資就是值得的,是一筆正確的投資選擇。假如一年後,我這筆投資的收益不夠377元,甚至虧本了,那自然表明我這16400元的投資是失敗的,是跑輸國債收益率的。

在上面這個例子裏,我是把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爲估值參照基准,也可以叫做估值座標。當然,大家也可以用5年期國債收益率,或者用三年銀行定期存款收益率做參照。在財經領域,在投資圈,大家進行投資時,習慣性地把本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爲投資參照基准。但我用的不是這個基准,具體做法詳見鵝廠號。

$永新股份(SZ002014)$ $美的集團(SZ000333)$ $羚銳制藥(SH600285)$



0 阅读:0

克哥投研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