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在崩盤

後視鏡裏的未來 2024-05-13 10:08:38

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裏,日系車經過近4年的卷鬥後,終于不行了。簡中圈洋溢著的情緒,有行業統計機構的數據作爲支撐:4月份,日系乘用車的市占率爲15.2%。這是自2013年後,日本汽車在中國市場份額的新低。中國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正接近7成的目標。

在中國汽車市場跑步邁向新能源的奔赴中,依靠燃油車與混合動力的豐田、本田、日産、馬自達們,已經失速于這裏熱衷的新能源汽車。他們已經推向市場的電動車,難與中國品牌直接交手;醞釀中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不能確保換回燃油車的份額;在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等領域的決策,失准于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變成了被頻繁提及的兩個字:

苦戰。

時下,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業績普遍出現超過兩位數的跌幅,僅有的銷量只能靠不斷升級的價格戰換取。已經采取的措施,效果了了;正在執行的決策,難見療效;將要進行的調整,還在談判。在中國市場束手無策的日系車,讓日本汽車行業的專家感到了焦慮:

一場大撤退正在到來。

現在,對下一個退出中國市場的日系品牌的討論,正被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驚歎所取代。大多數日本社媒和行業機構的問卷調查,都吃驚于中國本土品牌持續的卷鬥能力。電動車業務的持續虧損,並沒有減弱參與其中的品牌繼續大打價格戰。在這場看不到盈利盡頭的生意中,也只有中國汽車制造商敢持續下注。

在歐洲、北美、韓國、日本、泰國等電動車主要市場,銷量增幅放緩的節奏在加快。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銷售,也已經露出疲態。這種變化,迫使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制造商都不得不在中國繼續裁員。對會有多少家中國汽車制造商會被淘汰的預測與分析,已經司空見慣。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越打價格戰,中國行業的收益就越高。今年第一季度汽車行業的淨利潤就同比增長了32%。千般迹象濃縮成中國專家的一句話: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穩定。

進入5月份,日系車陸續發布的財報,成爲中國汽車市場的另一種映照。

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三菱汽車,在2023年財年的淨利潤爲71.8億元(2023年4月-2024年3月,1547.1 億日元),這比廣汽集團2023年的淨利潤多了27.5億元,是北汽集團淨利潤的2.37倍,可以讓零跑繼續再虧1.7年。

在2023財年,以汽車、機械制造爲主的日本制造企業,平均同比增幅超過2成。在中國市場失利的情勢下,本田、日本、馬自達、斯巴魯的淨利潤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中國汽車企業。把印度、東盟、南非作爲支撐的鈴木汽車,營業利潤同比增幅超過60%。

全球第一大汽車集團豐田,在2023財年的營業收入爲2.09萬億元(45.095萬億日元),略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整個中國汽車行業2.25萬億元的營收規模。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的營業利潤爲2484.1億元(5.353萬億日元),淨利潤爲2294.7億元(4.945萬億日元),是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行業總利潤的2.2倍,相當于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總利潤的45%強,是中國淨利潤最高車企的7.6倍,可以讓蔚來按照2023年的規模繼續虧損接近11年。

按照中國專家的說法,豐田們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是其盈利最大的危機,這都讓佐藤恒治(Koji Sato)的臉上沒有了笑容,讓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都急了,讓內田誠(Makoto Uchida)都跪了。而18家中國汽車制造商2023年累計500億元的淨利潤,正成爲它們卷動世界的力量。

沒有見識過1970年代中至1980年代中,日系車殘酷互卷的人群會堅信,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延續到2-3年後。

不過,諸多城市上調水、電、煤氣價格的內情,會讓中國汽車行業的價格戰結束地更早。清河縣首席經濟學家蘭陵仁波切說,用計算器加減乘除後才知道真相:

日系車要崩盤了。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 2024-05-14 05:45

    在這裏最多不會超過三年必崩

後視鏡裏的未來

簡介:汽車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