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裏的北京車展:中國車企似乎在永無止境地重新定義汽車

銘澤看汽車 2024-04-29 20:34:48

用不到7500美元的價格購買一輛合適的電動汽車?在中國,你能找到很多這樣的車型。續航裏程爲2000公裏的插電混動車?比亞迪、奇瑞和吉利等中國品牌將會自豪地滿足您的需求。將汽車的前排座椅旋轉180度,使其面向後排座椅,並延伸出一張桌子,供乘客玩牌或進餐,或者是爲後排乘客提供一個43英寸屏幕?

日前,美聯社在報道中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似乎在永無止境地重新定義汽車,他們爭相將最新的技術和産品帶到了近日舉行的北京車展上。同時,中國車企迫使大衆汽車和日産汽車等老牌制造商改變汽車開發方式,以保持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競爭地位。

沒有保留的智能化戰爭

隨著中國政府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同時大力推進電動汽車産業,短短幾年間,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去年,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占據了新車銷售總量的30%左右,並且對汽油車市場造成了沖擊。“這不僅僅是汽車動力改變的問題。中國汽車制造商在特斯拉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增加了數字化功能和連接性,以吸引年輕、習慣使用電子産品的消費者。”美聯社在報道中寫道。

如今,每家中國車企都在全面展開一場沒有任何保留的智能化戰鬥。同時,由于競爭激烈,汽車在更智能化、配置越來越“酷”的同時,平均價格卻在降低。

根據彭博社的統計數據,中國有驚人的129個電動汽車品牌,但只有20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了1%以上。專家表示,中國消費者,尤其是高端市場的消費者,期望他們購買的電動汽車具備智能功能,而這正是中國品牌比海外品牌更有能力提供的需求。

據《福布斯》報道,汽車和移動出行咨詢公司Intralink的汽車和移動出行部門負責人丹尼爾·科拉爾表示,“汽車在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眼中,就像是手機、iPad或筆記本電腦在蘋果公司眼中那樣,他們希望真正提升用戶體驗。”

“打不過就加入”的海外品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海外品牌一直主導著中國的汽車業。但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去年海外品牌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份額整體下降到48%,較兩年前的57%大幅下滑。

下降的市場份額,快速轉變的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對于試圖在中國市場競爭的海外品牌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挑戰。

丹尼爾·科拉爾告訴法新社:“大衆汽車和Stellantis等公司正在采取‘打不過就加入’的方式。這就是爲什麽你會看到它們與小鵬等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制造商建立合作夥伴關系的原因。他們覺得自己落後了,想要跳到隊伍前面的最佳方式就是與這些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制造商合作。”

在去年的上海車展上對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制造商取得的巨大進展印象深刻之後,海外品牌的汽車制造商現在熱切尋找中國合作夥伴並宣布新的合作關系。

其中,表現最活躍的是歐洲和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宣布將與中國遊戲和社交媒體巨頭騰訊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面的合作;大衆汽車則推動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初創公司小鵬汽車的合作。

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盧默在北京車展開幕前夕表示:“這個市場對我們來說有點像健身房,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跟上。”

其他汽車制造商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日本的日産汽車派遣了許多高層參加北京車展,以第一手感受中國市場變化的速度。據美聯社報道,日産汽車首席執行官內田誠訪問了包括中國科技巨頭華爲在內的幾個展台。

車展期間,日産汽車與百度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將在中國銷售的汽車中使用百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內田誠表示:“日産汽車需要以適應市場變化的業務進展速度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就很難在中國市場立足。”

雷諾的一位高管表示,他們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理想汽車和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進行了“關鍵性對話”,以探索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技術。

總部位于上海的禾賽科技全球銷售高級副總裁鮑勃·丹·博斯表示,相比去年,歐洲汽車制造商派遣了“更高級別的管理層”參觀禾賽的展台。他說:“他們正在尋找合作夥伴來縮小差距。他們帶著計劃和任務來到這裏。”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除了智能化,德國汽車制造商還在探索吸引中國消費者的新營銷策略,包括與中國的汽車意見領袖合作。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向大量粉絲推廣和討論新車型及趨勢。德國汽車行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說:“在線的流量有著巨大的潛力。”

1 阅读:46

銘澤看汽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