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的兩面:《宇宙探索編輯部》和《流浪地球2》

每日電影播報 2023-04-17 14:38:47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

這句話從恐龍還在吸煙的年代,自打有狗那年就被無數人舌頭根嚼爛,代表著人類的迷茫和對命運的深思,一直就被奉爲人類這種生靈之所以高級的一個標識。

哲學範圍內的思辨自有其理論體系,在吾等俗人看來,形而上也好,吃飽了撐的也好,不如淄博烤串、蘋果系統又升級,以及ChatGPT和approach to AI safety辯證等日常吃瓜來的貼地氣。而且,俗人也會以自己能夠容易接受,且喜聞樂見的方式,驢唇不對馬嘴地诠釋也好,裝13也好,來給精深理論在世俗中找到突破口。就像坐在火爐上看美女來理解相對論、用陰陽魚太極圖進行飛碟探索一般。

正兒八經地胡說八道。

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裏的老唐身上有太多俗人的標識。讀了幾本書,識得幾個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思維從牢籠裏放開的時候,充滿著對整個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創辦的《宇宙探索》雜志也曾是業內翹楚,老唐也曾被萬千粉絲仰慕、電視台采訪過,愛情事業雙豐收,稱得上是風光一時。

只可惜一轉眼,時光飛逝如電,老唐終究活成了落魄俗人的模樣。曾經的一張13臉終究變成了瘦削的苦瓜臉,生活落魄,編輯部斷了水電到了倒閉的邊緣。混日子等退休的毛衣大姐、爲得一張實習報告紙架秧子的實習生,耍猴似來談贊助的金主爸爸,這些都讓編輯部的日常工作雞飛狗跳。現實中的蠅營狗苟,讓老唐頹廢了,而精神世界中的火焰卻從未停歇,依然癡迷于飛碟探索這個曾經輝煌的事業上,繼續正兒八經的胡說八道著。

老唐才是真正爲自己活著的。只是支撐他活下去的早已不是不靠譜的“飛碟探索”,而是爲了找到一個讓自己釋然的機會,才能讓自己最終在女兒墓前放肆地發泄出來。

地火沖天,異象的出現,所有人都認爲是又一次的破事。一地雞毛的出差之旅,新一代小網紅的加入,坑蒙拐騙的波折,直到跑進屋的那只破鍋的出現,終于讓老唐最終完成了自我的解脫,和釋然。

心比天高,終抵不過命比紙薄,猶如恒河裏的一粒沙的那般渺小,想的和堅持的卻是“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種形而上的問題,如同百分百的民科一般。除去土味科幻的外衣,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的戲核,講的還是現實中千千萬萬老唐這般落魄俗人的故事。

人文主義,是科幻現實主義的基礎。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以喜劇的科幻視角,展現出高速發展的當下社會現實中荒謬的人和事,這種荒謬又在電影本身僞記錄拍攝風格中變得更爲真實。

說起來,另一部電影《獨行月球》也是這樣的路子,獨孤月的月球魯濱遜歲月,讓我們爆笑之余,依然卻是通過個人命運讓我們滄然淚下。

然後說說《流浪地球2》。郭帆導演的小破球系列,已然是目前爲止大劉小說中最爲成功的一部改編電影(《瘋狂的外星人》瘋狂得更爲超前,但依然不失爲一部優秀的改編之作)。

電影《流浪地球2》三線敘事,分別是個人線的劉培強的崛起;背景線兩個故事,一個是國際政治層面,聯合政府大使周喆直縱橫捭阖;第三條線是圖恒宇深陷其中的人機危機。三個故事並線敘事,人物間偶有交集,最終行爲的結果合于一處,推動小破球踏上星際流浪之旅。

這樣設定的主要意圖,是通過國際政治和科技進程,以及小人物命運的描寫,盡力全景展現出未來太陽危機即將到來的背景下,各個社會節點人物的自我思考和行爲,如螺絲釘一般,最終促成地球這個承載著人類文明大機器的順利運轉。

未來(熱別是危機)背景下的人物行爲和社會的運轉模式,這是科幻未來主義一直所專注的焦點。智能生命移植、星際流浪之旅、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是在爲人類尋找未來的生存方式。最終人類的勇敢和自我犧牲精神,延續了地球的生命,才讓人類文明充滿了希望。

魯迅在研究同時代的科幻文學時,有過這樣的觀點:“經以科學,緯以人情。”人情和科學,正是現實和未來相互對立的兩個內容。而經緯編織,則指出了面對這兩個方向的態度。

《宇宙探索編輯部》和《流浪地球2》兩部影片,前者重點是土味科幻外衣下小人物命運的思考,相較于後者小破球2裏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的設定,更具有現實意義。

優秀的科幻電影,都在反映現實主義,或是在未來人類文明的運作模式上,進行著極富意義的探索。恰如一枚硬幣的兩個面,最終都還是對不同背景下人的心理和行爲模式來進行诠釋。不管是科幻現實主義對現實進行思考,還是科幻未來主義探索未來世界的運轉模式,超越現實的基礎上展望新的願景,最終都要落足在億萬恒河沙中最爲個體的人這一單元上來,讓我們與不同時代的人共情,認可角色,收獲感動。

正如《流浪地球2》裏老張的那句台詞,“沒有人類的文明,毫無意義。”

0 阅读:176
评论列表
  • 2023-05-02 12:34

    看原著很耐人尋味啊,最後反人類派突然強大起來,把行星發動機全部關掉,殺掉了絕大部分的人類。。。還tend沒飛出太陽系呢,小破球就基本上廢了。

每日電影播報

簡介:愛生活愛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