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第一位華人總統,禍害國家21年後被趕下台,貪汙30億美元

文史磚家 2024-05-10 17:52:07

文|格瓦拉同志

作爲跟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菲律賓在曆史上曾長期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不僅跟中國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而且還接受了大量的華人移民,這些人在菲律賓從事各種行業,取得輝煌成就者並不在少數。其中,菲律賓首位華人總統費迪南德·埃曼努爾·埃德拉林·馬科斯,便是典型代表。

01通往總統之路

馬科斯,1917年出生在北伊羅戈省外祖父的商店裏,母親何塞法·埃德拉林具有1/2的華人血統,但生父是誰則是個謎團。按照坊間廣爲流傳的說法,何塞法年輕時愛上華商子弟費迪南德·蔡並懷有身孕,但這段戀情卻被蔡家無情拆散,身懷六甲的何塞法只好嫁給同學馬裏亞諾·馬科斯(下文簡稱老馬科斯),不久便生下馬科斯。如此一來,馬科斯實際上是蔡的骨血,自然也是華人,而老馬科斯不過是他名義上的父親。

年輕時的馬科斯

雖然不是自己的親骨肉,但老馬科斯對名義上的兒子卻是相當疼愛,把馬科斯送進菲律賓最好的大學攻讀法律系,並刻意培養他的政治才能。1933年,老馬科斯在議員競選中失敗,年輕氣盛的馬科斯難以忍受,竟然派刺客暗殺了其父的政敵,事發後被逮捕,並在1939年被判決有罪。不過,馬科斯將案件上訴最高法院,最終竟憑借著過人的辯論才能,說服法官改判他無罪。

馬科斯過人的辯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剛剛獲釋,便謀得一份律師的職業。然而,馬科斯在律所沒幹多久,太平洋戰爭便突然爆發(1941年),當時還是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遭到日軍的進攻。爲了保家衛國,熱血青年馬科斯毅然脫下律師黑袍投身軍旅,加入到抵抗日本的戰鬥中。在4年抵抗活動中,馬科斯屢立戰功,榮獲32枚勳章,是菲律賓曆史上受勳最多的戰士,並逐漸成長爲著名的抗日領袖。

菲律賓抗日遊擊隊合影

1945年春,馬科斯受到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的嘉獎,被任命爲北呂宋八省行政官,並晉升爲上校軍銜。正是這段跟美軍長期並肩作戰的經曆,馬科斯不僅獲得“抗日英雄”的稱號,並且贏得美國人的青睐,爲他日後從政打下良好的基礎。1946年,菲律賓擺脫美國的統治而獨立,年僅29歲的馬科斯出任羅哈斯總統的秘書,1949年又以自由黨候選人的身份當選參議院議員。

馬科斯極富政治天賦,加上家族在全國擁有雄厚的選民基礎,尤其是北伊羅戈省,更是他的傳統票倉。與此同時,馬科斯在1954年又閃電迎娶有“馬尼拉女神”之稱的絕世美女伊梅爾達,從而爲他贏得更多的曝光度和民意支持。借助這些優勢,馬科斯在政壇上一路暢通,到1962年時已經當上參議院議長。

馬科斯迎娶伊梅爾達

1965年,菲律賓舉行新一輪總統選舉,對大位觊觎已久的馬科斯由于未能獲得自由黨的提名,一怒之下“跳槽”到國民黨。由于馬科斯的“投誠”,國民黨得以微弱多數控制參議院,而作爲回報,馬科斯則獲得該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在競選活動中,馬科斯打出“建立新社會運動”的旗號,使出渾身解數,最終擊敗時任總統馬卡帕加爾,如願以償地當選菲律賓首位華人總統。

02貪婪的獨裁者

馬科斯從馬卡帕加爾手中接過來的是個“爛攤子”,不加約束的經濟開放政策導致美國資本瘋狂湧入,不但控制菲律賓的糧食加工、制糖、石油、鋼鐵等重要行業,也嚴重沖擊了本土的民族企業,使該國每年損失上千萬比索,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差,失業率居高不下。爲此,馬科斯上台伊始便在土地制度、經濟、醫療、教育等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並取得輝煌成就,大大緩解國家面臨的困境。

馬科斯實行軍管,徹底淪爲獨裁者

憑借著驕人的政績,馬科斯贏得民衆的衷心愛戴,並在1969年贏得連任。按照菲律賓憲法規定,總統只能連任兩屆,但權力欲極強的馬科斯貪戀大位,根本不想在第二個任期結束後下台。因此,馬科斯在1972年9月21日悍然宣布在全國實行長達10年的軍管,大肆逮捕反對派,並禁止集會、遊行、罷工。由此,本應該光榮卸任的馬科斯,徹徹底底地淪爲獨裁者。

爲了維護獨裁統治,馬科斯將家人、同鄉和黨羽都安插在從中央到省市的各級政府要職上,由此建立一個沒有帝王的馬科斯王朝。例如,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先後出任馬尼拉市長、內閣會議主席,是第二號最有權勢的人物,而他唯一的兒子小費迪南德則長期擔任伊羅戈斯省長。除各級政府要職外,以馬科斯爲首的執政黨,還控制了國會88%的議席,以此來幫助他隨心所欲的推行各種法令。

馬科斯夫婦在菲律賓長期實行家族統治

除了任人唯親,馬科斯還通過嚴刑峻法來維護權位。在這位獨裁者治下,議會成爲“投票機器”,政黨活動被嚴厲禁止,大批反對馬科斯的政治家、記者、學生身陷囹圄,甚至遭到殺害,整個國家俨然一座殺機四伏、令人窒息的牢籠。伴隨著專制鐵幕的降臨,菲律賓的經濟狀況也快速惡化,到馬科斯下台前,外債規模高達265億美元,5500萬人口中有70%貧困潦倒,常年掙紮在死亡線上。

暴虐和貪婪總是如影隨形,馬科斯在用鐵腕維護獨裁統治的同時,又使用一切手段營私舞弊、侵吞公款,短時間內便積聚起驚人的財富。其實,早在擔任國會議員期間,馬科斯便獲得“10%先生”的綽號,原因是每逢有人找他幫忙搞投資,必須讓出10%的收益。等到菲律賓實行軍管後,“10%”逐漸公開化、制度化,以致任何事業、投資、生意都必須給馬科斯“進貢”,否則絕不會獲得批准。

菲律賓貧民

除了營私舞弊外,馬科斯夫婦還大肆侵吞日本向菲律賓支付的戰爭賠款、巨額國際援助和世界銀行的貸款,行爲之卑鄙令人側目。馬科斯就任總統前,家産只有3萬美元,但等到他下台時,擁有的財産估計不下百億美元,其中貪汙金額就達30億美元!一邊是掙紮在死亡線上的千百萬饑民,一邊則是富可敵國的總統家族,如此嚴重不公的現實,讓馬科斯無疑坐上了“火山口”,注定要被推翻。

03獨夫末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科斯的暴虐統治日漸引起民衆的憎恨,各種抗議活動不斷出現,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也對他提出批評。面對著國內外強大壓力,馬科斯在1981年被迫宣布取消軍管。不過,馬科斯並不打算結束獨裁統治,爲了確保權力不被削減,在同年4月通過操縱公民投票再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在“非常時期”擁有絕對權力,將每屆任期由4年改爲6年,並且不受連任一次的限制。

阿基諾被槍殺後,屍體被軍人火速搬離現場

然而,菲律賓人民早已厭倦馬科斯的獨裁統治,對他這種“舊瓶裝新酒”的舉動不感興趣。從1983年起,反對派領袖貝尼格諾·阿基諾異軍突起,對馬科斯進行無情的批判,嚴重動搖獨裁政府的統治根基。面對威脅,馬科斯在威逼利誘阿基諾失敗的情況下,竟然派人在機場將他公開殺害。馬科斯的卑劣行徑激起民衆心中的怒火,千千萬萬的人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國際社會也對此進行嚴厲譴責。

爲了凝聚反對派的力量,阿基諾的遺孀科拉松(華人)在支持者的勸說下,毅然接過亡夫的衣缽,成爲反獨裁運動領袖。由于阿基諾夫人極富領導才能,加之馬科斯喪失民心,因此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她便贏得各階層選民的廣泛支持。不僅如此,就連天主教馬尼拉樞機主教辛海棉也在1985年公開表態支持阿基諾夫人,並與反對黨一起推舉她爲總統候選人,以參加來年初的總統選舉。

阿基諾夫人向支持者宣布勝選

1986年,總統選舉如期舉行,由于民衆對獨裁統治深惡痛絕,所以阿基諾夫人輕松地擊敗馬科斯,當選爲總統。然而,馬科斯並不承認大選結果,並自行宣布當選。在匆匆完成宣誓就職儀式後,馬科斯派國防部長恩裏萊、副總參謀長拉莫斯率軍隊鎮壓反對派,並將阿基諾夫人抓捕歸案。馬科斯的倒行逆施遭到民衆的強烈抗議,而美國總統裏根也對他進行嚴厲警告,要求他接受大選結果。

面對著洶洶民意,恩裏萊、拉莫斯果斷地選擇“倒戈”,率領大批軍隊,與百萬抗議民衆一起包圍馬拉坎南宮(菲律賓總統府),由此形成“第一次人民力量革命”。1986年2月25日,陷入四面楚歌的馬科斯自知大勢已去,在爭得裏根總統的同意後,攜帶妻兒子女和一幫親信逃往美國夏威夷避難。至此,長達21年的馬科斯獨裁統治結束,菲律賓迎來“天亮”時刻。

由阿基諾夫人領導的革命推翻馬科斯的獨裁統治

馬科斯雖然流亡美國,但始終幻想著能重新回國執政。1989年9月28日,馬科斯因心力衰竭病死在檀香山,終年72歲。由于菲律賓政府的禁令,馬科斯的遺體長期無法回國安葬,靈柩只能暫厝在檀香山一個裝有空調的臨時陵墓裏。直到2016年11月8日,菲律賓最高法院才作出裁決,准許馬科斯的遺體葬在英雄公墓。至此,馬科斯的亡魂在異國飄蕩27年後,終于重回故國安放。

題外話

雖然身爲華人,但馬科斯對中國的態度卻難說友好,在最初6年的任期裏,屢屢指使其駐聯合國大使,在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問題上投下反對票。不僅如此,馬科斯還密切發展跟台灣的關系,並積極追隨美國打越戰,其對抗中國的意圖非常明顯。直到中國在1971年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後,馬科斯的對華政策才開始轉變,並在4年後實現中菲邦交正常化。

埋葬著馬科斯等人的英雄公墓

除此之外,盡管馬科斯是一位毀譽參半的政治人物,但他卻有著其他菲律賓總統無法比擬的影響力。例如,在馬科斯的首屆任期內,菲律賓的農業、工業和教育都得到顯著發展,至今仍爲國民所津津樂道。根據《亞洲脈動》在2005年7月進行的調查,馬科斯在菲律賓國內的滿意度高達七成,比所有繼任者都高,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迹。

參考書目

康德英:《世界名人大傳: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