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武則天的親信,平定徐敬業之亂,爲何卻被貶谪而死?

縱橫五千年 2024-05-05 20:14:18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武則天廢掉唐中宗李顯,引起了一些忠于唐朝大臣們的不滿。到了這年九月,徐懋功之孫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在十幾天的時間裏得兵十余萬。武則天的統治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爲此她派出了自己親信李孝逸,率領三十萬大軍平叛。李孝逸雖然平定後叛亂,但沒過多久卻被貶谪而死,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一、女主親信

李孝逸出身李唐宗室,他是李虎的曾孫,父親是淮安王李神通,按照輩分來說,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堂兄,唐高宗李治比他還要低一輩。李孝逸自幼聰明好學,善作文章,靠著宗室的身份,被封爲梁郡公,並在唐高宗時期曆任給事中、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等職。之後,李孝逸活躍在西南、西北地區,負責防禦吐蕃的進攻。

李顯被廢後,武則天臨朝稱制,引起了許多朝臣的不滿。武則天對此心知肚明,于是她將李孝逸調回京城,任命爲左衛將軍,對他非常信任。武則天得知徐敬業起兵的消息後,立即調動了三十萬大軍,但是該任命誰爲主帥呢?如果一旦所托非人,反而會讓自己陷入不利。武則天的選擇是李孝逸,讓他擔任左玉钤衛大將軍、揚州道行軍大總管。

二、平叛立功

徐敬業得到消息後,立即做出部署,他親率軍隊駐紮在高郵的下阿溪,讓弟弟徐敬猷率兵進逼淮陰,別將韋超、尉遲昭屯兵都梁,形成犄角之勢。李孝逸率軍抵達臨淮後,前鋒部隊初戰不利,他在殿中侍禦史魏元忠的勸說下,最終還是率軍渡江。李孝逸的軍隊采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他是先是斬殺尉遲昭,擊敗了韋超。

接著,李孝逸又進軍淮陰,擊敗了徐敬猷,然後揮師高郵。徐敬業畢竟是徐懋功的孫子,還是有些軍事才能的,在最初的幾次交鋒中,他占據有利地形,多次擊敗唐軍。李孝逸有些動搖,在魏元忠等人的勸說下,他采取了火攻的策略,才徹底擊敗了徐敬業。叛將王那相斬下徐敬業、徐敬猷、駱賓王等人的首級,向李孝逸投降。

三、遭讒被貶

徐敬業之亂是武則天統治時期最大規模的叛亂,最終被李孝逸平定,可以說他鞏固了武則天的統治。班師回朝後,李孝逸得到了封賞,先是升任鎮軍大將軍,接著改任左豹韬衛大將軍,還被封爲吳國公。李孝逸本來就有些名望,在平定徐敬業之亂後,名聲更加顯赫,這遭到了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等人的嫉恨。

于是,武承嗣等人多次在武則天面前诋毀李孝逸。此時的武則天准備稱帝,而李孝逸畢竟是唐朝的宗室,所以她開始不再信任李孝逸。686年二月,李孝逸被降爲施州刺史。武承嗣又派人誣告李孝逸,說他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走繞兔者,常在月中,月既近天,合有天分”。武則天信以爲真,但念在李孝逸常有功,“減死配徙儋州”。沒過多久,李孝逸就亡故了。

參考資料:1.《舊唐書》;2.《資治通鑒》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