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末“奇才”,能造戰車、火炮,卻被自己人坑死

縱橫五千年 2024-05-18 20:12:09

在明朝末年,出現了這樣一位“奇才”,他雖然出身寒微,卻勤奮好學,經過一番研究,可以“造單輪火車、偏廂車、獸車,刳木爲西洋大小炮”。崇祯帝對此人非常欣賞,直接委以重任,讓他擔任兵部右侍郎(相當于國防部副部長)。然而,他卻未能發揮出自己的才能,雖然是被後金軍隊殺害的,但其實是被自己人坑死的,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一、軍械專家

此人名叫劉之綸,字元誠,是四川宜賓人。劉之綸是個農家子弟,少年時跟隨父親以種田、打柴爲生。不過,劉之綸很有理想,在做完農活後,回到家中就看書,他的座右銘是“必爲聖人”,因此鄉裏鄉親們都戲稱他爲“劉聖人”。正所謂天道酬勤,劉之綸家裏世代爲農,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在天啓初年通過了鄉試考試。

當時,永甯宣撫司的土司奢崇明舉兵叛亂,他占據重慶,攻陷泸州,進圍成都百余日。劉之綸認爲應該斷敵歸路,于是他向監司獻策,但沒有得到采納。崇祯元年(1628年),劉之綸考中進士,被分配到翰林院擔任庶吉士,期間與金聲、申甫結爲好友。三人對軍械很感興趣,很快就能制造出各種戰車以及火炮,成爲明末的“軍械專家”。

二、遭人嫉妒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極率軍長驅直入,直抵北京城下。金聲因向崇祯帝上書,而得到了召見,他極力推薦劉之綸、申甫兩人。于是,崇祯帝召見了兩人,他發現劉之綸十分了得,談起軍事來口似懸河,頭頭是道,且精通各種軍械。崇祯帝很高興,破格提拔了三人,申甫爲京營副總兵,金聲爲監軍禦史,劉之綸擔任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

三人不過是新科及第進士而已,如今卻得到破格提拔,自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嫉妒,“廷臣抑之”。劉之綸向朝廷請求出征,但卻沒有兵員可用,他最初請求動用京營兵,遭到了拒絕,接著請求關外川兵,又沒有得到同意,最後內閣給出的指示是招募新兵。在招募萬人之後,劉之綸被迫領著這些沒有訓練過的軍隊出征。

三、被人坑死

抵達通州時,“通州守者不納”,劉之綸只好在漫天雨雪中夜宿于古廟。這時前線傳來消息,永平被後金軍隊攻陷,劉之綸連寫七封奏章談論戰事,但都沒有得到回複,極有可能是被嫉妒他的人扣留。與此同時,禦史董羽宸還彈劾劉之綸逗留。劉之綸憤然說道:“小人意忌,有事則委卸,無事則議論,止從一侍郎起見耳。”

抵達薊州後,劉之綸與親來勤王的總兵馬世龍、吳自勉約定,兩人“由薊趨永平,牽之無動”,他率兵八路進攻遵化。劉之綸在距離遵化八裏的娘娘山安營紮寨,然而“世龍、自勉不赴約”。此時,“大清兵自永平趨三屯營,骁騎三萬”,向明軍發起了進攻。劉之綸拒絕逃跑,他“解所佩印付家人”,被後金亂箭射死,“一軍皆哭,拔營野戰,皆死之”。劉之綸之死,是明朝官場的一個縮影,“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參考資料:《明史》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