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柏然《新生》隱藏的第6個受害人揭曉!

桃花島浪人 2024-05-10 14:38:07

《新生》隱藏的第6個受害人,不用猜了,就是“我”(或者部分觀衆),因爲我被騙了。《新生》更新至第7集,劇情發生翻天覆地的“反轉”,當然,這是意料之中,只是,我沒有料想,會“反轉”得如此“生硬”。陳樹發的敘述中,費可接近他女兒陳佳佳,步步爲營,獲取陳樹發信任,最終騙走他4千萬。反轉是,陳樹發主動接近費可,想傍上費可這個“高官之子”,不惜以陳佳佳爲“籌碼”,綁住費可。

在這部分敘述裏,陳佳佳不是戀愛腦,清醒,完全不愛費可,她死是因爲被父親逼迫,而非爲愛自殺。

另外,原來“五個受害人”的布局,是陳樹發設置的,費可也被其綁架。

蘇倩的敘述中,費可投其所好,使她逐漸沉淪。反轉是,蘇倩隱瞞費可已婚,追求刺激“婚外情”,她也並非“傻大姐”,對其老公冷暴力,甚至爲了維持與費可的不倫之戀,她還騙費可會與老公離婚。

蘇倩的老公,就是公司高管,蘇倩挪用公款,老公替其頂罪。程浩的敘述之中,是費可主動接近他,慢慢地“蠶食”其生活,引誘他進行內幕交易。

反轉是,程浩表面是金融精英,其實,內心仍存有小地方的自卑,他虛榮,爲了維系現有體面生活,他主動找費可開“老鼠賬戶”,換取錢財。張萱的敘述之中,費可誘騙其賣身,打壓其自信,讓她逐步走向沉淪。

反轉是,張萱想利用費可的朋友圈,結識更多有頭有臉的人物,費可反倒被“戴了綠帽”,成爲“受害者”。

不得不說,這反轉挺“精彩”,挺“唬人”。但于我來說,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兒”。黑澤明的《羅生門》經典,其實不在于其“懸疑與反轉”,而在于它對人性的深入刻畫,《羅生門》的反轉,是以“人性”爲出發點,合理化不同人的行爲。

而《新生》,則是以“反轉”爲出發點,反轉每個人的行爲。在形式上是可行的,奪人眼球的,但是,終歸是有些“空中樓閣”,令“人性”懸浮,不著地。你以爲是費可騙別人,其實,是別人騙費可,費可再騙別人,“人性的合理性”被忽略,爲“劇情的反轉性”服務。這就好像,《羅生門》的故事演變成:武士妻子早已與盜賊認識,利用盜賊幹掉武士丈夫,實則,武士也爲盜賊認識,將計就計,毀掉妻子清白,借機除掉妻子,盜賊將此事告知武士妻子,武士妻子又將計就計,而盜賊如此周旋于二人之間,又隱藏著一個巨大陰謀。你看,從“反轉”出發,幾乎人人都可以編造出“獵奇”的劇情。但如此做,除了片刻的驚歎,哪還剩“余味”,也就是《新生》的“文學性”喪失了,人們的關注點已從對“人性”的討論偏移,而新鮮感,是很容易喪失的(譬如我,之前還在小心分析每個人物的心理,以及人性的弱點,我真是小醜)。不過,《新生》本就是“網絡小說”改編,其底蘊自然稍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新生》完成了一場“行爲藝術”,騙來騙去,還是觀衆好騙。最後,借用六小齡童老師的話:戲說不是胡說。

0 阅读:408

桃花島浪人

簡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