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濟:並非萬裏長城,而是一道“紙糊”的牆

敏敏聊汽車 2023-12-09 08:38:06

檀道濟:並非萬裏長城,而是一道“紙糊”的牆,他辜負了宋武帝劉裕、宋少帝劉義符兩位帝王。

436年,宋文帝處死檀道濟及其8個兒子,劉裕留下來的4位輔政大臣,至此全部被處死。

檀道濟死前,長歎一聲:“汝自毀萬裏長城。”

自毀長城這說法,來自檀道濟,這是他留下來的“痕迹”。

除了“萬裏長城”,檀道濟還有“三十六計”,爲人所津津樂道。

那麽,檀道濟真的這麽厲害嗎?萬裏長城,檀道濟配得上嗎?

從檀道濟一生來看,他是一道“紙糊”的牆,與長城差距太大。

檀道濟的軍事能力,究竟怎樣?劉裕時代,檀道濟排名前十,但進不了前五,只能說一般。

檀道濟打仗穩妥,不輕易冒險,如果有優勢兵力,不至于潰敗。兵力不足,也會保存實力。

王鎮惡、沈田子、朱超石、朱齡石、傅弘之、蒯恩,都比檀道濟厲害多了。

418年,劉裕糟糕的人事布局,長安衆將自相殘殺,關中得而複失,便宜了赫連勃勃。

名將死在關中,南朝宋開國就缺乏帥才,檀道濟自然就是第一名將。

宋少帝劉義符、宋文帝劉義隆時代,檀道濟是僅有的帥才,可惜不得重用,也不放心用他。

檀道濟的悲慘結局,除了宋文帝猜忌,主要是他本人立場不堅定,皇帝覺得靠不住。

420年,劉裕取代東晉,建立宋,史稱“南朝宋”。2年後,劉裕打算北伐,卻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劉裕駕崩前,選17歲的劉義符爲儲君,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爲輔政大臣。

徐羨之、傅亮是文官,謝晦、檀道濟的軍事能力比較強悍。其中,檀道濟最特殊。

檀道濟曾經是東宮的屬官,一直輔佐太子劉義符,算是親信。劉裕選檀道濟,是爲了給劉義符一份保障。

423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率20萬大軍攻打虎牢關,毛德祖只有幾千人,難以招架。

毛德祖堅守待援,檀道濟近在咫尺,卻害怕北魏騎兵的強大,不敢去救援,甚至襲擾敵軍營壘都沒膽量。

檀道濟率兵北伐,目的是抵禦北魏,此時卻當了吃瓜群衆,讓毛德祖非常惱火。

檀道濟坐視不救,毛德祖守衛八個月,最終兵敗被俘虜。檀道濟也灰溜溜回來,真對不住“萬裏長城”之說。

檀道濟回朝後,徐羨之、傅亮找他談話:“皇上不聽話,整天吃喝玩樂,我們要履行霍光、伊尹的職責。”

劉義符不願意受制于輔政大臣,更換了金陵許多官員。徐羨之等人不滿意,決定效仿霍光的故事,廢立皇帝。

檀道濟反對,不希望破壞規則,讓徐羨之不要走到這一步。

徐羨之、傅亮堅持,檀道濟料想自己也攔不住,最後還是答應加入他們的陣營。

劉裕給劉義符的這份“保障”,成爲了他的催命符。檀道濟不能堅持立場,還當了操刀手。

424年,劉義符在一艘船上遊玩,累了就睡大覺。此時,檀道濟率兵沖了進來,擊殺皇帝身邊的護衛。

劉義符本想反抗,無奈勢單力孤,很快就被檀道濟俘虜。

廢了劉義符,徐羨之等人還覺得不放心,以防日後他對自己不利,幹脆將他處死。

誅殺劉義符的同時,弟弟廬陵王劉義真也被殺害。如此,劉裕兩位寄予厚望的兒子,都死于輔政大臣之手。

殺了皇帝,就得冊立新君,究竟該選擇誰呢?輔政大臣想到了劉義隆,也就是後來的宋文帝。

劉義隆坐鎮荊州,手握重兵,也非常擔心輔政大臣對自己不利。傅亮到來,劉義隆帶著自己的僚屬大哭,詢問兩位兄長的情況。

傅亮覺得很爲難,也跟著一起哭,訴說劉義符的無理取鬧,也希望劉義隆能不負衆望,繼承武帝的基業。

劉義隆在4位輔政大臣支持下,進入金陵,卻提心吊膽。此時,輔政大臣也擔心,畢竟他們殺了皇帝,心虛。

徐羨之帶頭,4位大臣上奏,要求歸還朝政,回家養老。劉義隆不給,說自己沒有什麽經驗,一切都靠輔政大臣,就跟之前一樣。

劉義隆、輔政大臣,都在試探對方,了解對手情況。劉義隆地位不穩,還不能表態要親政,卻做了一些准備。

官員安排,劉義隆沒有進行調整,但宮廷侍衛則換成了自己人。這也好理解,先保證自身安全,以免成爲劉義符第二。

檀道濟、謝晦依然領兵在外,防備北魏。徐羨之、傅亮則在朝中,繼續執掌大權。

2年後,劉義隆決定收回權力,徐羨之、傅亮也願意放棄,辭官回家。但是,劉義隆並不滿足,他需要消滅輔政大臣。

誅殺輔政大臣,徐羨之、傅亮不難對付,但謝晦坐鎮荊州,一旦起來反抗,也夠劉義隆喝一壺。

爲此,劉義隆決定拉攏檀道濟,讓他站到自己這邊。

劉義隆告訴檀道濟:“當年殺少帝,主要是徐羨之的罪過,你只是迫于局勢罷了。如今,應誅滅奸佞,戴罪立功,則既往不咎。”

檀道濟權衡利弊,決定抛棄自己的盟友,選擇支持劉義隆。如此,徐羨之、傅亮輕易被消滅。

謝晦不願束手就擒,在荊州起兵反抗。劉義隆派檀道濟西征,攻殺叛軍。

檀道濟打不贏北魏,但對付謝晦還是沒問題,叛軍很快就被消滅,劉義隆控制了局勢。

劉義隆能掌握實權,檀道濟功不可沒,但畢竟是立場不堅定的人,也沒存在的必要。

436年,劉義隆病重,擔心檀道濟成爲司馬懿第二,且檀道濟兒子輩能人衆多,也是十分忌憚。

劉義隆想解決隱患,便召檀道濟入宮商議軍務,借此機會將他擒拿,斬草除根。

檀道濟的妻子很擔心,阻止檀道濟入宮,讓他做好准備,以防不測。誰知,檀道濟過于自信,不認爲劉義隆會動手。

自信往往付出代價,檀道濟及其8個兒子被劉義隆處死。檀道濟歎息:“自毀萬裏長城”。

縱觀檀道濟一生,軍事能力還可以,但還達不到“萬裏長城”級別。檀道濟的所作所爲,更像一道“紙糊”的牆,一碰就倒。

檀道濟,終究是辜負了宋武帝劉裕、宋少帝劉義符,他起不到“保障”作用,還跟徐羨之、傅亮、謝晦一起,坑死了少帝。

0 阅读:0

敏敏聊汽車

簡介:專注汽車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