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之變後,唐肅宗爲何不去成都,而是前往靈武?

縱橫五千年 2024-05-10 21:20:47

756年五月,安史叛軍攻陷潼關,消息傳到長安,朝野震驚,人心惶惶。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帶領少數妃嫔、隨臣倉皇出逃。行至馬嵬驿時,禁軍將士發生嘩變,殺死了楊國忠,並迫使楊貴妃自盡。之後,唐玄宗與太子李亨(即唐肅宗)分道揚镳,李亨沒有隨父前往成都,而是北上來到了靈武,這到底是爲什麽呢?

一、父子嫌隙

關于父子分道揚镳的問題,史書上是這麽說的,“行至馬嵬,父老遮道請留太子討賊,玄宗許之,遣壽王瑁及內侍高力士谕太子,太子乃還”。也就是說,在父老的請求下,李亨沒有繼續跟隨唐玄宗南下,而是與之分兵。其實,這裏面是有問題提的,因爲李亨並沒有留在此地“討賊”,而是率領所部北上。

這是爲什麽呢?原因並不複雜,因爲太子李亨參與了馬嵬驿之變,他與父皇李隆基之間産生了嫌隙。在馬嵬驿之變前夕,禁軍“將士饑疲,皆憤怒”,于是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通過宦官李輔國與太子李亨密謀此事。雖然史書上說,“太子未決”,但實際上他是默許支持這場兵變的。因此在兵變的過程中,太子李亨並未出現,兵變結束後,他又拒絕南下。

二、該往何處

唐玄宗李隆基是靠政變上台的,在政治上可以說是“六親不認”。對于這一點,太子李亨非常清楚,假如自己跟隨父皇入蜀,隨時都有被廢掉的可能,畢竟他已經挑戰了父皇的皇權。所以,在隊伍開拔後,李亨以父老挽留爲由,拒絕繼續南下。對此,唐玄宗李隆基也無可奈何,只能“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從太子”。

李亨雖然留了下來,但他也不知道該去哪裏。廣平王李俶(即後來的唐代宗)對衆人說:“日漸晏,此不可駐,衆欲何之﹖”現場一片沉默,“皆莫對”。此時,建甯王李倓打破了沉默,“殿下昔嘗爲朔方節度大使,將吏歲時致啓,倓略識其姓名。今河西﹑隴右之衆皆敗降賊,父兄子弟多在賊中,或生異圖。朔方道近,士馬全盛,裴冕衣冠名族,必無貳心。賊入長安方虜掠,未暇徇地,乘此速往就之,徐圖大舉,此上策也。”

三、靈武稱帝

原來,李亨曾經挂過朔方節度大使的職務,雖然沒有上任,但與這些將領還是有一些聯系的。李亨等人雖然可以去前往河西﹑隴右,但這些地方的軍隊大多投靠了叛軍,所以並不保險。朔方距離較近,軍隊也很強壯,守將也沒有異心。而叛軍剛剛進入長安,還沒有來得及招撫朔方,因此可以前往此地,然後組織平叛事宜。

七月九日,李亨一行人終于抵達了朔方軍的大本營靈武。三天後,李亨在靈武南門的城樓上,舉行了簡單的登基儀式。此時的唐玄宗尚不知情,他還發布了一道旨意,“以太子亨充天下兵馬元帥,領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都使,南取長安﹑洛陽”。當靈武的使者抵達成都時,唐玄宗才明白皇位已被兒子奪得,這場父子之間的權力鬥爭算是告一段落。

參考資料:1.《新唐書》;2.《資治通鑒》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