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沒人情味的城市,外地遊客很失望,有人說來了10年還像客人

未央史默事 2024-05-13 21:26:48

前言

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家鄉,前往外打拼。

正是五湖四海的人們進入異地他鄉,才讓一座座城市實現了經濟上的躍遷。

城市與人口之間形成了互補的狀態,成爲最靠譜、最默契的合作夥伴。

然而時光變遷,不少在外地打工人感慨:居住10年仍覺得陌生,中國這3個城市都沒有人情味!

這是怎麽一回事?人們口中沒人情味的城市到底有哪些呢?

北京

北京,這座舉世聞名的古都,自有其獨特的文化烙印。

自古以來,京城就散發著一股濃郁的煙火氣息,那些曲曲折折的胡同裏,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市井生活的點點滴滴,構成了這座城市獨有的人情味兒。

可是近年來,隨著北京這座城市的不斷發展,高樓林立,鋼筋水泥的森林逐漸取代了昔日的舊式民居。

曾經充斥著煙火氣的老胡同,也在拆遷的浪潮中慢慢消失,一座座現代化的商場、寫字樓拔地而起,取而代之。

對于外地遊客而言,來到北京旅遊的體驗著實有些失望,這座城市固然規模宏大、氣派非凡,但在高樓大廈的夾縫中,卻越來越難尋覓到市井生活的氣息。

他們在北京的日子裏,只能在商業化程度極高的餐飲街區覓食,很少能嘗到地道的老北京風味美食了。

夜市文化,本是北京生活的一大特色,從前的這座古都,夜晚來臨時,各處都是熱熱鬧鬧的夜市小攤,搖曳的燈火下,小商小販們高聲吆喝。

可現在,這些地道的夜市文化越來越難尋覓了,如今的北京夜晚,不過是星羅棋布的商場燈火通明而已。

就連購票遊覽北京的熱門景點,也變得頗爲麻煩,由于遊客過多,即使提前購票,仍常常大排長龍。

遊覽期間,景點內人頭攢動,許多遊客只能擁擠著疾步而過,根本無暇駐足欣賞,旅遊的過程不免變得單調乏味,像是在完成一項機械化的任務。

在北京街頭,高高聳立的現代建築無疑使這座城市增添了現代氣派。

但與此同時,曾經象征著市井生活情味的老街巷、胡同夜市,也在城市的拓展和現代化進程中節節敗退。

對于這座城市來說,擺脫煙火氣息的舊貌,獲得現代化整潔有序的新形象,代價是失去了那份沉澱在骨子裏的人情味兒。

無可否認,現代化城市建設的腳步勢不可擋,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同樣寶貴,兩者並非對立,而應該攜手並進。

上海

對于外地人而言,上海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一座冷冰冰的"魔都"。

琳琅滿目的霓虹燈光,密集林立的高樓大廈,以及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無不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機能。

但在這熙熙攘攘的都市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卻似乎漸行漸遠,缺乏真摯的情感聯系。

在這裏,大多數人的生活都被高壓工作環境所主導,他們每天披星戴月、風塵仆仆,以趕工夜班爲常態。

人們不得不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由此引發的生活節奏過快,使人們漸漸失去了與他人深入交往的機會。

在上海,很難看到鄰裏之間的噓寒問暖,即便是在同一個社區,大家也很少有深交。

另一方面,作爲經濟高度發達的國際大都市,上海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人才。

人口流動性極高,使得人與人之間難以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紐帶,每個人身邊的朋友、同事都時刻在變動,如同大河之水,汩汩流去。

在這座滾滾向前的城市裏,誰也無法紮根,人與人之間往往只能保持膚淺而疏離的關系。

但細心體會,你會發現上海本地人的熱情好客並未完全消失,只是被掩埋在城市生活的縫隙之中了。

譬如那些老弄堂裏,依舊能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兒,居住在那裏的老一輩上海人,依舊保持著熱情好客的傳統,雖然外表看上去沉默寡言,但心裏卻對陌生人充滿好奇。

只要你主動與他們問候,定能獲得滿滿的熱情回應。

再比如,那些星星點點的夜市小攤也是上海獨特氣氛的體現,每到夜幕降臨,小攤販們就會湧上街頭,在路邊擺攤做生意。

他們不無親切熱情,駐足細品,定能發現上海這座城市獨特的人情味,只是在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裏,人們往往視而不見了。

其實,上海並非是個完全沒有人情味兒的城市,只不過那人情味兒較爲隱晦而已,需要人們留出時間和耐心去用心體會。

在這座快節奏的都市裏,上海人似乎把人情味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只是被現代生活的浮華所掩蓋而已。

而對外地遊客而言,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魔都背後去發掘那人情味兒,才是領略上海別樣風情的不二法門。

不要被這座城市繁華的外表所迷惑,用心體會其內在的溫度與人文氣息,上海定能讓你感受到它別樣的魅力所在。

深圳

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正在以絕無僅有的發展速度傲視全國乃至全球。

這座新興城市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也因此彙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人口,出于工作和發展的需要,大量人口不斷湧入這座充滿機遇的都市。

然而,人口的高度流動性也給深圳帶來了一個不小的弊端--人情味的缺失,大量湧入深圳務工的外來人口,身後遊絲萬千,彼此間自然難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聯系。

他們只是他鄉過客,大多在這座城市的土地上留根無根,即便是在同一社區、同一單位,人們也很少能結交知根深蒂固的好友。

除了外來人口短期性聚居所帶來的人情疏離感之外,深圳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加劇這一問題。

在這裏,人們被工作的節奏所主導,非常重視個人事業的發展,他們每天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來培養人際關系。

與家鄉小城的熱鬧街坊相比,大城市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那樣遙遠,在深圳,很難見到熟人街坊互相噓寒問暖、相互照應的場景。

即便住在同一個小區,每家每戶之間也很少有交集,人與人之間缺乏親密無間的感情聯系,僅停留在膚淺的點頭之交階段。

更爲嚴重的是,深圳的貧富差距也在加劇著人情味的缺失,在這座城市,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空間是完全割裂開的。

一些高尚社區的富人區,與貧民窟僅一街之隔,有錢人住在豪宅,窮人擠在板房,雙方生活空間完全分離,造成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兩極分化。

富人忙于過上奢華生活,窮人則困于溫飽,雙方之間彼此漠視,很難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相互扶持、相互關愛的人情味。

最近幾年,隨著一些新興城區的開發建設,這種現象愈發明顯,爲了迅速開拓房地産市場,不少新興城區的開發過于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人文關懷。

這些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荒涼"、一片空曠、失去了生活的氣息,沒有社區文化、沒有鄰裏互助、更沒有人情味的存在。

深圳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正在逐步失去作爲一座城市應有的人文氣息和人情味。

結語

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城市原有的人情味和煙火氣息。

有人偏愛慢節奏的生活,有人則漸漸適應了快節奏的步伐,大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中,爲了文明理念,不少地方減少了攤販和夜市,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城市本來的煙火氣息。

參考文獻

大象微視——2024-03-14《中國哪個城市“最沒人情味”?5個地方呼聲很高,主要是沒煙火氣》

崆峒融媒——2024-03-13《我國哪裏“最沒人情味”?這3個地方榜上有名,主要是沒煙火味兒》

0 阅读:16

未央史默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