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小看“教研員”!雖沒有級別,卻關系老師們切身利益

大嘴侃學習 2024-04-27 07:40:20

文|大嘴侃教育

消息顯示,山東某地一教研員丁某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正在接受調查。

在各級教育系統中,從省、市到縣(區)的教育局,都設有教學研究室、教育研究中心或教育研究院,其中的工作人員被稱爲教研員,每個教研單位的人數編制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這是中國特有的從事學校教學研究和教學指導的特殊的教師隊伍。

教研員的主要職責是什麽?教研室的教研員沒有什麽級別,也不是官員,怎麽會涉嫌嚴重職稱違法?爲什麽很多一線教師說千萬不要小看“教研員”?

教研員的主要職責是什麽?

教研員是學科教學中的骨幹分子,他們負責指導任課教師任課,也是學科教研的帶頭人物,是將課程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關鍵人物。

教研員應該是在本學科一線教學10年以上,並擔任班主任5年以上,在本學科教育教學一線“摸滾帶爬”打拼出來的優秀分子。他們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指導能力,還要有著能夠說明問題的驕人的業績。可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的教研員並不都是如此。

教研員是國家課程標准的解讀者,他們是直接服務于學校和老師的國家教育政策執行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者,是學科教學質量的促進者,也是區域學科課程建設的領導者……。教研員是老師們的老師!

教育部門要求教研員定期到中小學任教,可現實卻是很多教研員長期脫離教學一線。

從教研傳統來看,教研員的主要職責是“研”,但是“研”應該是“教”服務,如果長期脫離一線教學,能“研”出什麽?“研”出的成果怎能爲一線教學服務?

教研員不上課,卻總是親臨一線專門負責指點別人,這肯定不合適。如果教研員總是坐在辦公室裏搞研究,閉門造車,也可能會出“成果”,但假大空現象嚴重,脫離實際教育教學的需要,只會是空中樓閣,沒有多大的使用價值。除了拿來折騰老師外,沒有什麽實際作用。

“教研員”雖沒有級別,卻關系老師們切身利益

給大家講一個有關教研員的真事。

某地每一年都要舉行中招備考會,備考會上某教研員總是給參會教師推薦一本輔導資料,當然,並非強制要求購買,是否購買全憑自願。可後來幾乎所有參會老師都購買了這位教研員推薦的教輔,爲什麽會這樣呢?

中招備考會後,有兩次統考,統考的試卷由這位教研員負責命題,他所命題的試卷中總是會出現他所推薦教輔的原題,是那種一個字都不帶變的原題。針對這兩次考試,很多學校都會把考試結果用來考核老師們的業績,結果關系到老師們的評先評優和職稱晉升。老師們敢不購買嗎?

剛開始的時候,並非所有老師都知道這件事,後來就心照不宣了。

“教研員”雖然沒有級別,他們卻能夠關系到老師們的切身利益。

教研員負責相關學科教學資料的編寫、印刷、征訂,考試試題的命題,考試閱卷的組織,教科研課題的申報,教研活動的開展,學科競賽的安排,教師公開課、優質課、教學能手的評選,教學論文的評定,名師工作室的籌建等。這些,都在教研員的一畝三分地內,只要手伸得長,就沒有抓不到的,拿捏不了的。

某一線教師爲了一張優質課證書,先是在學校範圍內競爭,勝出後又在全鄉鎮範圍內競賽,之後才獲得到到教育局參加優質課評選的資格,因爲課題是提前規定好的,這位教師反複“磨課”十幾遍,感覺勝券在握,優質課一等獎證書是志在必得,可辛苦了好久到最後卻只得了一個二等獎。

當她爲此悶悶不樂的時候,一位老教師問她“你是不是全憑實力,沒給教研員打招呼?”直到此時,這位老師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憑實力只能得個二等獎!

一個優質課證書就能有操作空間,更別說其他什麽教科研成果了!

寫在最後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乃研之基礎,研乃教之利器。

教研員是老師們的老師,他們責任重大,但現實卻是一些教研員脫離教學一線,“只研不教”,雖然天天各個學校跑,卻只是聽課之後,用幾句“高大上”的評課套話,換來年輕教師的些許仰望和敬畏。“研而不教”本來就有危害,如果教研員再利用手中職權便利,不斷折騰,那才是老師們的災難。

0 阅读:0

大嘴侃學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