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和李敏雖同父異母,但在最困難時期,李敏給予了妹妹很大幫助

燭下青史 2024-05-21 22:31:34

李讷是主席唯一一個一直帶在身邊的孩子,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她始終與主席親密無間,有著溫馨幸福的生活。然而一段婚姻之後,李讷的生活變成了一地雞毛。再當一場又一場風波襲來,她幾乎要支撐不住了。每當李讷回憶起那段黑暗的日子,心裏都是滿滿的酸澀。而唯有一人給她帶來了安慰,就是她的大姐李敏。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李讷和李敏間的故事。

毛主席:要好好和姐姐相處

與李讷不同,李敏很小就被送去蘇聯跟著母親賀子珍生活,爸爸這個詞甚至對她來說是有些陌生的。李敏1936年出生,因爲革命形勢動蕩,她曾被寄養在老鄉家裏。後來好不容易回到父母身邊,賀子珍又要去蘇聯。然而賀子珍在蘇聯的生活不如意,還夭折了一子,主席爲了讓她重新振作起來,把年僅5歲的李敏送去了蘇聯。

一開始,賀子珍與李敏的日子還算好過。可沒幾年,蘇聯爆發了衛國戰爭。李敏和賀子珍被迫分開,李敏被送去了國際兒童院,賀子珍則因想留下女兒與蘇聯工作人員爆發沖突被關進了瘋人院。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病痛、饑餓與孤獨是李敏生活的主旋律。直到王稼祥來到蘇聯從中調解,李敏才回到了母親身邊。

1947年,母女倆回國,可命運的選擇題又擺到了他們面前——主席已經有了新的家庭,李敏是跟爸爸還是媽媽?賀子珍輾轉反側,最終還是決定爲了女兒的前途要送她去主席身邊。

1949年5月,李敏要回北京了。主席爲此特意和小女兒李讷囑咐:“你姐姐要回來了,她在外面受了不少苦,你要好好和姐姐相處,並好好照顧她。”對李讷來說,姐姐的回來還是給她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變化。他們可以一起上下學,一起做遊戲,一起做很多很多的事兒,可他們也會因爲一件玩具的歸屬而吵架。

這時的主席就成了姐妹倆調和矛盾的關鍵,他會耐心傾聽完整件事,再勸解、教育他們。在主席的關心下,這對姐妹越來越親密,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失敗的婚姻

李讷的童年與少年時代有主席的疼愛,但到了青年時代卻是一地雞毛。20世紀70年代初,爲響應上山下鄉、貧下中農再教育,主席將李讷送到井岡山中央辦公廳“五七幹校”鍛煉。

在那裏她遇到了一見鍾情的人,農民出身的黨員幹部小徐。墜入愛河的他們迅速萌生了要結婚的想法,李讷特意寫信向主席報告了此事。主席是個開明的人,接到報告後很快就同意了這樁婚事,還特意派人送去了新婚禮物。

然而,過去的經曆和學識差距實在太大了,李讷與小徐間很快産生了矛盾。李讷的母親本身就對這樁婚事有很大的不滿,見二人如此更是加大了幹涉力度——兩人的婚姻到頭了。這段失敗的婚姻讓李讷有些心灰意冷,可更悲劇的事情還在後面——李讷懷孕了,她成了一個單親母親。

1973年,李讷帶著兩歲的兒子回到北京。組織照顧她給她安排了工作,但由于李讷身體不好無法到崗工作,只能拿著少得可憐的生活補助度日。

一年、兩年、三年……孩子越來越大,花費也越來越多。母子二人的日子不好過,時常揭不開鍋。可那時主席重病纏身,母親江青更是因爲政治問題無力顧及她,李讷根本無法向雙親求助。但李讷生活上的困境有一人默默關注到了,那就是她的姐姐李敏。李敏那時家裏也不富裕,但她還是朝妹妹伸出了援手。

李敏時常去探望李讷,給李讷母子帶些吃食或日用品。李敏怕直接給錢會讓妹妹難堪,還會偷偷在臨走前往妹妹的枕頭、書包等地方塞錢。李讷後來回憶起姐姐,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她說:“如果不是姐姐的幫襯,我不知道該怎麽渡過那段難關。”在姐姐的幫助和支持下,李讷的生活逐漸回到了正軌。

李銀橋是主席的衛士,也是在中南海裏陪伴李讷、李敏兩姐妹成長的長輩。後來形勢穩定了,李銀橋向李讷介紹了王景清——昆明軍區某軍分區參謀長。1985年,在李銀橋夫婦的撮合下,李讷與王景清走到了一起。這回李讷有了一個可靠的伴侶,又過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參考文獻:

[1]丁曉平.《真情毛澤東》系列之十 毛澤東和李讷[J].黨史文苑,2013(19):4-10.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