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發重磅指南,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業領域“雙碳”標准體系|最前線

36氪 2024-02-25 20:10:14

文 | 薛昱婷

編輯 | 雪小頑

2月21日,工信部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建設指南》(下稱《指南》),標志著我國工業領域“雙碳”標准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

《指南》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制定200項以上碳達峰急需標准;到2030年形成較爲完善的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加快制定協同降碳、碳排放管理、低碳評價類標准,實現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標准全覆蓋。

工業領域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目標的重點對象。此次新規聚焦工業領域,旨在大力構建適應工業發展的標准體系,加快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急需標准制定,進一步提升標准對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引領、規範和支撐作用。

新規有利于加強標准化工作的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指南》主體包括“總體要求”“建設方案”“組織實施”三大部分,提出了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框架,規劃了重點標准的研制方向,注重與現有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標准體系、綠色制造標准體系的有效銜接。

關于建設方案,根據《指南》,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框架包括:基礎通用、核算與核查、技術與裝備、監測、管理與評價等五大類標准。

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框架。來源:工信部官網

36碳查閱《指南》發現,我國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現行和在研標准項目共有166個,其中,基礎通用標准有四個,核算與核查標准有近百個。

核算與核查標准,包括組織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與核查、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核算與核查、産品碳足迹核算與核查、核查機構/人員資質能力要求等相關標准。

其中,核算標准是摸清工業領域各行業溫室氣體排放底數的重要基礎,也是評估溫室氣體減排量和評價行業、企業、産品碳排放水平高低的依據。

具體而言,組織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標准,主要包括工序/單元、企業、園區等組織層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標准。其中,在企業和園區層面,重點針對工業生産中直接能源消耗量大、電力熱力等間接能源消耗量大、生産過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的企業和園區,制定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標准。

核查標准是爲確保核算數據的准確性及真實性,對碳排放核算報告做出統一規範的數據核查。《指南》特別指出,核查標准中的“溫室氣體機構/人員核查資質能力要求”,主要規範核查機構、團隊和人員的資質和能力要求等。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技術與裝備標准,即“能夠有效降低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的相關技術和裝備標准”,具體包括溫室氣體的源頭控制、生産過程控制、末端治理以及協同降碳等四類。

其中,“末端治理標准”主要是指溫室氣體捕集、利用與封存相關的技術與裝備,包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直接空氣碳捕集(DACS)等方面。重點制定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捕集、分離、資源化利用、封存等技術與裝備標准。

在組織實施方面,《指南》強調要加強組織協調,推進宣貫實施,加強國際合作。具體來說,要支持各行業協會、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和標准化專業機構等組織開展工業綠色低碳標准的宣傳培訓,引導和幫助企業執行標准。此外,要建立標准實施效果評估制度,及時修訂相關標准,保證標准的實用性和時效性。

0 阅读:45